天下制度一大抄
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上下都认识到了,但目前在企业里流行的“天下制度一大抄,却又是企业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出在许多人面对随处可见、应有尽有的制度范本实行“全盘笑纳”的做法。许多管理网站里,从企业筹建的可行性报告、章程,企业经营长、中、短期规划及战略方案,再到企业管理的各类规章、流程、说明书甚至表单等等,全都可以找到。而且这些范本,要么是世界500强的现行本、要么是世界级管理大师的著作、要么是著名高等学府的教材、要么是中国本土著名企业的经典---,这些垂手而得的资源,足以让许多处于发展中企业的经理人高兴的眩晕,它帮助许多经理人解决了平时最头疼的“写制度”问题,从“写”变成“抄”,这是一种捷径,省时省力又高产,而且抄来的制度总是那么面面俱到完美无缺。
其实,照抄照搬制度对企业管理是一种很深的伤害,造成的结果是企业制度越多而管理越乱。道理也很简单,如果我们只要看到漂亮或是名牌的衣服都将其买回家里,肯定是浪费钱财,这当中可能十件还挑不到一件适合自己穿的,原因就是没有量体裁衣,也没有参考自己年龄职业等,若非要将这些衣服穿在自己的身上,自己就不是原来的“自己”。企业制度也如此,如果都将看起来很漂亮的制度,任是往自己的公司套,而不针对自己公司的具体情况的话,这种套就是“乱套”。
而且,目前民营企业的现状是管理滞后现象都比较明显,一般不是先将管理体系规划好、各种制度制订好后,再来应对企业可能发生的问题,而经常是等到企业管理遇到棘手问题的时候,领导才愿意安排你来订制度,这种情况很像我国的没“事”没法律,有“事”订法律现象,也就是国人的老思想:“轻预防、重看病”。在很普遍的这种情况下,企业病一旦爆发都挺严重,而不是一般的“的感冒”或“中暑”,如果经理人想少费心思给他两瓶成药了事,那就是昏医所为,只有进行“问、闻、观、切”后,再对症下药,才能标本兼治,下面我来谈谈制订制度的三步曲。
充分了解企业现状
充分了解企业现状是订制度的前提和基础,订具体的某份制度前应该了解的范围有:公司在这之前有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规定或文件等;调查以往涉及到本制度方面的问题,都是如何处理;调查与本制度有关联的其它制度是否存在及内容规定;调查公司目前对本制度出台后,可能产生的反应情况特别是可能继续违反本制度的情况等等。总之,在动笔写之前,就要考虑本制度颁布后,对公司的覆盖性、与以往相关政策和今后续订的其它制度的衔接性、对公司目前及今后的适用性、针对的问题得以解决的彻底性等。也就是在写制度之前,把本制度所涉及到的素材收集全了,把要写的制度的框架先构思好了。
把握制度张驰等尺度
首先,写制度时要考虑本制度合理的强度。如果公司以往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规定,那么在订这种制度时,就不能要求过严,否则,就可能会因为大多数人思想跟不上、行为一下子改不过来而适应不了,无法接受;如果所写的是涉及到事务性多的制度,也要考虑到公司员工的惯性能否及时调整的过来;当然,如果新出台的制度制约力太小的话,又解决不了领导期望解决的问题,造成制度失去应有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甚至导致公司在某些方面反而打开一个管理松懈的缺口,让原来靠自觉守纪的员工变成了按新制度去放松要求,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制度的张驰程度应该看情况而定,但如果新出台的制度能得到大部份人拥护或观望,只有极少数人反对时,就基本可以确认为适合了。如果所订的是公司决策方向性的制度,这种制度是带有强制性的,只要听取专业人士和领导的意见就可以了,去征求很多人的意见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其次,在写制度时,要注意制度中共性与个性的相容。共性是指制度要求的起码底线,是所有这种制度范本中都具有相同规定的东西,是一种公共性通用性准则;而制度个性是指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背景、历史长短、规模大小、基础强弱、素质高低、老板理念、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不同,在制度中就要有本企业个性化的东西,才使本制度得以解决企业个性化的问题。
再次,写制度时要结合企业原有基础、尊重企业管理顺次关系。如果企业的管理基础极薄弱,连书面文字性的规定都非常缺乏的话,我们就不能急于去搞量化管理;假设物料出入库都还没有执行单据管理,我们就不能想一步到位去推动ERP;如果企业目前基本的岗位职责都没有制订,我们同样不能去赶什么绩效考核的时髦。先手工化后自动化、先粗放后细化、先定性后定量、先口头后书面、从宽到严、从少到全等等,该走的程序要走。比如说,有些很敏感的涉及到个人利益方面的制度,就有必要分几个阶段来完善。好制度就像一条软鞭子,永远是不留痕迹地抽打在极少数后进人员的身上,鞭策着他们前进。
参考范本来完善制度
我们写完制度的初稿后,这时就有必要看看关于本制度的其它范本,目的就是用于检查我们写的制度是否全面、是否有重要的条文遗漏、制度要求是否过轻或过严、制度共性内容都包括进去没有,格式、行文、措词等是否完整等。有了详细的比较,就能找出自己所写制度的差距并得以马上改正,这样,既满足于解决企业特有的问题,又确保了制度的完整性,这种做法是以身作则来尊重制度的严肃性,实践制度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是先看其它制度范本后,再来起草公司制度,我们的思维就会受到先入为主的导向,思路就难以展开,这时,任我们如何努力也难于突破制度范本的框框,难于针对企业的个性化问题去制订个性化的条款。
眼下有不少企业经理,他们对“自己制订”的刚发布的制度条文,在别人还没有领会的情况下,他们早已“忘记”其中内容了,别人问起某个条文的指意,他们根本无法解析。“制订”制度的人都不知制度所云,又能要求谁来了解制度、掌握制度和遵守制度呢?现在,许多企业里制度不少,但都是一纸空文,“抄制度”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制度重要,写好制度更重要,有好制度才能让执行力得以体现,有好制度才能让企业有好秩序。好制度是将企业资源进行最佳整合的粘合剂,是优秀企业文化诞生的基础,是企业发展最根本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