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织中,“成熟”已经成为了评价一位管理者个体能力和价值的最常用术语。伴随这个趋势也出现了一系列把成熟概念具体化的品质,比如:“倾听”,“耐心”,“虑事周全”,“三思而行”,“体谅他人”等等。但是,不知不觉中人们竟被这些“好品质”引入了歧途。
因为人们通常习惯通过把某些品质或行为特征打上“好”与“坏”的烙印,从而使行为方向变得简单明确。但这恰恰是不成熟的。
用“好”与“坏”或“对”与“错”去界定一对相互对立的概念存在巨大风险,因为作为价值的标准必然高度依赖情境,是不可能绝对化的。同时,一项品质的价值意义随情势也可能发生转化。
有些被一致视为不成熟的品质正好可能是年轻人的固有特征。一个角度看,它就是“冒失”,换个角度可能就是“一往无前的勇敢”;一个角度看是“自以为是”,换个角度可能就是“自信”、“果断”;一个角度看是“刚愎自用”,换个角度可能就是“意志力很坚定”。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矛盾出在了哪里:我们正在做出的是出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的意义就在于情境,脱离了情境就会陷入矛盾困惑之中。因为没有绝对的价值!
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各自的优势与问题。老年人经历挫折沧桑可能变得老练、厚重,也可能变得保守、固执。通常可以肯定的是,若年轻人没有太多经验底蕴,却表现“老成”并非好事,表象下面他可能缺乏的是内在的激情与批判和创造的活力;同样,老者如果表现缺乏感悟而做事乏虑,会是危险。
其实一位成熟的老者恰容易缺乏的就是年轻人的果敢、想象力与激情;年轻人缺乏的恰就是老者的谋略与智慧以及沉稳厚重。然而历史上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个案,年轻人做出历史性贡献完成了重大观念瓶颈的突破;也有老者奉献了辉煌思想指引人们几个世纪。
各种品质在具体的情景中都有其价值!老子讲:“大器晚成”并非指老年人身上消磨光了激情与斗志,而是讲老者积累了非凡感悟并仍然能够保有孩童般赤子之心境的状态。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历程,从幼到老,年轻人不必急躁寻求“年轻有为”、“早有所成”;老年人呢,不仅要拒绝世故保持活力,更要保护年轻人的斗志,并以善意传授感悟、帮助扶持为己责。
另一方面,聪明的年轻人故意保持稳重以避免失误;老年人故意与年轻人为伍以保持激情活力。这种补偿思路,在民间叫做:“老要张狂少要稳”。
无视具体情景,僵化地从价值观出发去评价别人的行为特征不仅会错估了他人,也狭隘了自己。脱离情境而指责年轻下属的某些性格“不成熟”的领导者,自己是不成熟的。
使年轻人变得成熟是年龄的责任,必须“经历”的过程。爱护下属的信心,提供平等多角度的思考才是帮助的态度。领导者也必须意识到组织中有时也需要年轻的“寡虑”“勇猛”带给大家斗志。组织中老中青的结合符合平衡性格的补偿之道,造就的是平衡的组织人格。
我曾接触过一些不明智的领导者,他们以师爷自居:他们经常把下属做事的风格、思维模式当成把柄训斥,他信仰存在一种属于真理的“标准行为规范”,他是在努力使下属变得“完美”,并把这当成原则或领导使命;也有人把下属的某些观点绝对化(而不是体察具体情景)然后加以挞伐。其实任何人的观点被绝对化之后都会漏洞百出,然而只有结合情景,道理才会立即出现。这实在是让人郁闷的领导。
结合了情境,设身处地你会发现:品质的价值乃是在情境中的具体作用;看似矛盾的品质其实相生互赖可以合二为一;价值的对立面可以转化。
成熟是什么?成熟就是接近事实(近乎道)。因此成熟不是你的某项品质,成熟乃是指使你的思维、行动更加符合实际的能力。就是古人所讲的“中和”。
脱离具体情景,出现的只能是“伪道学”,这样的组织头目是僵化的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