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几个银行的朋友聊起营销,他们听了我在快速消费品市场做的一些品牌规划以及市场策划活动,感觉我说的营销跟他们银行做的营销是两码事,譬如,兴业银行的信用卡营销,他们招聘了不少新业务人员,运用各业务人员的关系,把一些原同事、亲戚和朋友纳入信用卡销售范围,他们问我,这样不对吗?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告诉他们,这有点象安利刚到中国时采取的手法,总之,不是一个具有诚信品质的品牌所为。
想起本土银行,我的眼前立刻就会浮现豪华的花岗岩门面和金碧辉煌的金字招牌,营业大厅内出纳们端庄整洁却少有微笑的脸与高高柜台外焦虑等待的顾客形成强烈的对比,而据我身边的朋友反映,目前顾客普遍对银行的服务有意见,感觉没有真正把顾客当成上帝,每次去银行办一次交易,起码要浪费半天时间,光排队得花下几个小时。深圳有个朋友一次去商报后面的一家交通银行办一张交通缴费卡,这本来只需要3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硬是要他在十几个人的队伍后拿号排队等候,最终耗去了整整1个半小时。这之后他再也不去交通银行办理业务而选择去招商银行……这一切便是当前中国本土银行的真实写照。
其实2000年之后,本土银行也开始重视起广告和促销了,从店堂里各种精美的宣传小折页到街头的灯箱广告招牌;从改善整个银行员工的服务态度到推出一系列针对顾客的便利服务措施,如招商银行在店堂内专门设立流动服务人员,针对排队等候中的顾客详细询问服务项目而建议填写什么类型的表单,以使顾客减少因误添表单而带来的麻烦……但这一切也只是局限于以零散的(点)形式而并非是以整体营销战略的意念(面)介入的,由此也使得银行的品牌传播表现不够创新,促销手法也显得过于单一,整个宣传看上去零敲碎打不成气候。
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策略主张企业的一切营销传播行为必须将各种传播工具和方式进行一元化整合,并采取"一个声音、一个面目"的整体表现。整合营销传播必须具备两个特性,即战略上的高度一致性和战术上的层次性和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传播信息都围绕着品牌的核心价值来展开,无论是高空广告还是地面人员接触,整个传播活动都是一致的模样与个性,其目的在于建立强有力的整体品牌形象。麦当劳、肯德基以及花旗、汇丰、渣打等跨国银行就充分利用了品牌整合传播塑造品牌形象,综合运用广告、公关、新闻、促销等多种战术,在全球各地进行整合营销传播活动,使其"五湖四海为一家"的整体形象深入人心。
国内银行以往的各项宣传是零散的,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在各种媒体上做的广告形象各异;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也不一致;即使在进行同一项宣传时,总、分支机构在各种媒体传播的信息和形象也很不统一,甚至在CIS系统的基本规范的执行上(如各网点的门面装修等)也是各不一致。社会公众因此产生不是一家银行的错觉。导致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未能达成品牌价值积淀。笔者分析了一下国内银行业的营销现状,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缺乏战略营销布局 中国的银行在长期的业务运营中,一直处于绝对卖方市场。一方面银行业为国家垄断,长期作为国家财政政策的附属物;另一方面银行数量少,行业领域分明,因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没有竞争也就不注重营销战略的系统布局,甚至不需要从战略意义上去考虑银行的营销行为。
2、思维和观念陈旧 近年来,随着银行商业化的进程和银行数量的增加,银行开始研究市场和客户,并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但其观念只停留在产品的推销阶段,而不是完全按照市场角度去考虑顾客的实际需求并提供优质服务,尤其是一些主管贷款的银行高级职员,依然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气势对待有求与他的客户,也就是说,国内许多银行的经营导向还停留在以银行为中心,而非顾客为导向,这是思维和观念上的落后。
3、不重视科学的营销策略 由于银行机制及国内金融市场的相对平稳,银行业普遍不重视营销,并缺乏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他们对营销既不理解也不注意,只是简单地在服务态度上作些改善,如微笑、礼貌待客等等,银行业的市场竞争远没有其他企业那么激烈,因而也促使银行不主动出击市场,依然是一副朝南而坐的架势。也可以这么说,营销这个词,远远没有其他行业那样在整个企业运作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而被充分重视。
4、缺乏营销专业人员 银行招聘员工注重的是金融专业,很少有营销专业人员进入银行尤其是专业的品牌经理,即使负责市场的职员也是从其他部门调来做做简单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没有运用营销的力量来推动银行的业务进程,造成国内银行形象宣传上的单一和不协调现象,营销人才的匮乏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
5、不能灵活运用而随需应变 到银行去办事排队等候早已成了习惯,似乎不排上几个小时反而感觉意外了,尤其是中午,大部分白领和一些市民,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去银行办理业务,但到了银行才发现,越是中午,排队等候的人更多,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的银行工作人员却比平时更少得可怜,通常都只开一个窗户,其他人要么出去吃饭了,要么吃饭后在后面休息,有的干脆在柜台内的写字桌上打盹,根本不管你外面这么多人等着排队。这样的服务,怎么能令人满意?为什么不能采取换班制?这些送上门来的客户都没有服务好,我们又花这么多钱大做广告,其实际的意义又何在?
|!---page split---|眼下国外许多著名的国际银行已经进入中国,并开始了它们熟练的品牌攻心战术,近日观看冬奥会,VISA的信用卡广告就起用了中国著名运动员,而我们的本土银行却无动于衷,仅仅依靠人员搞“安利”式的亲情战术是远远不够的。
在银行品牌营销落后于国外的情况下,国内银行必须进行思维和观念的大调整,先要在品牌形象上做足文章,树立新型商业银行概念,因而在广告宣传上也必须运用品牌整合传播策略,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树立具有亲和力的银行品牌形象,整合运用各种传播工具和手段,进行形象一致的传播,让公众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对银行品牌形象的一致信息,从而加强传播效果,塑造出强有力的品牌形象。
现今许多企业进行营销传播时仍采取一种由内而外导向的策划模式,做广告时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并采取"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推销模式,企图靠广告的"狂轰乱炸"来占据消费者的心。这种传播方式,既不切实际而又徒劳无功。而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整合营销传播则提醒企业,在进行营销传播前先要"注意消费者",而不是"请消费者注意",也就是要先从消费者或潜在客户着手,努力找出他们的需求,通过收集整理消费者提供的信息来找出产品、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点,从而达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双向的情感诉求。这就是由外而内、企业与消费者双向沟通的营销传播的策划模式。
从上述情况来看,中国的银行虽然目前已经开始感觉到市场经济带来的威胁,但依然普遍存在着不知如何着手的迷惘状态,相应作出的服务改进措施也没有过分独特的地方,所谓营销活动也只是着眼于企业形象的宣传,缺乏从整体上把整个银行运作纳入品牌运作机制,从而制定出适合银行竞争发展的品牌战略目标。
对整个银行业来说,树立具有独特印记的品牌形象是第一的,这也是顾客选择你而非它的核心标志之一。银行的品牌传播,从充分贯彻完整科学的品牌理念到科学地实施品牌整合传播计划的过程之间,品牌管理体系的确立和有效的市场运作是关键。笔者认为,本土银行业要适应现代市场的竞争机制,打造独具亲和力的品牌形象,必须建立银行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关系,以客户需要为导向加强服务规范和品牌管理。说说容易,真正要做到也不是一桩简单的事,但只要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我想国内银行能经受国外同行业的竞争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1、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顾客导向的确立
定位不等于形象的塑造,而是银行按照实际业务范围区别与其他银行的一种市场策略,使自己的银行成为某一细分市场中最佳的银行,定位的目的在于帮助顾客了解竞争银行之间的真正差异,这样顾客就能明确挑选他们最适宜的、能为他们提供最大满足的银行。不可忽视的是,要从根本上扭转固有的思维模式,确立完全以顾客为导向的银行经营观念。要让顾客清晰地辨认出,你的银行主要是以什么见长,那些方面是与其他银行根本不同的。
2、建立战略性营销计划体系
即在市场调研和正确的市场定位基础上,确立业务目标,进而形成由业务开发计划、市场推广计划、人力资源计划、融资投资计划、财务、保障及辅助计划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有效的控制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并将战略任务分解落地,执行到位。
3、建立有效的营销管理组织体系
与企业一样,银行也应该设立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承担起市场调研、业务规划、对策建议和业务信息沟通等工作。同时在调研、资金计划、财务各业务部门建立定期的沟通制度,对业务运营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调整,解决现实问题、排除潜在问题,保证计划的实施并修整计划。
4、建立随需应变的服务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绝对不能成为一句时髦的空话,我们必须规范银行业务流程,流程的设置导向必须集中于顾客的满意度。如节假日是银行业务更忙的时候,银行必须要确保假日期间的正常服务水平,不能以任何理由怠慢顾客,以实际行动让顾客感受到自己得到了重视。
5、运用整合营销传播树立银行品牌的亲和力
大凡成功的企业,几乎无一不是着意将企业的各种要素整合提升为一个独具特色而又一以贯之的形象,这就是品牌核心价值的高度提炼,所谓核心价值是指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服务能力与竞争对手产生差异,而这个差异的最终效果能给顾客产生真正的利益,差异是顾客选择的理由,而利益却是顾客采取购买行动的动力;品牌核心价值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它可以挖掘之来自顾客的需求和自我主张,如麦当劳的“我就喜欢”就是站在顾客的立场,帮助顾客喊出自己的生活主张。
6、全方位完善服务系统提升服务质量,让顾客进入银行接触银行品牌时能有意外的体验,从而产生由衷的信赖和爱戴。如办理烦琐帐务交易和办理简单手续的顾客给予不同的照顾,开设便利通道,不要让办理一件只需5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交易,也要拿号排上几个小时的队。
总之,本土银行只有通过系统的整合营销策略,使银行的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在顾客心目中凸显、积累和沉淀,从而赢得公众的喜爱和信赖,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制高点。对银行来说,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品牌亲和力塑造在金融市场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银行产品和服务具有极强的同质性,很容易被模仿。因而有效地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始终用一个声音说话,使顾客对围绕产品的附加信息如银行形象等产生认同、信赖,这样才能真正造就一个独特亲和力且牢不可破的银行品牌。
原载:《销售与市场》3月中旬刊
沈坤:营销硕士,精锐纵横广州公司总经理、首席顾问,高级培训讲师;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商业评论》等多家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96年涉足市场,曾担任两家集团公司营销总监职务,99年进入营销咨询业,7年来一直专注于民营企业的管理变革与营销突围,尤其擅长快消品的渠道管理和品牌传播策划。咨询电话:020—85617155、85617156;移动电话:13500031578,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