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跨国公司在西欧各国的裁员力度要远甚于在其他地区,由此凸现出了许多欧洲国家存在的经济疲软以及结构问题,这些问题也吓跑了不少投资者。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IBM))近期的一项举措就是最新
的例证。7月末IBM表示,将裁减14,500名员工,其中70%来自欧洲,主要在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这三个主导欧元区经济的大国。瑞典家用电器生产商伊莱克斯(Electrolux AB)正在对27家工厂进行评估,看是否有必要将其关闭,这是公司业务转移战略的一部分,公司计划将生产重点从高工资的西欧转移至工资较低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东欧和墨西哥。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rp.)目前也在削减欧洲的员工数量,包括裁减德国32,000名员工中的近1/3左右,裁员力度大于其在美国采取的同类举措。Barclays Capital驻伦敦的首席经济学家朱利安·卡洛(Julian Callow)称,这显然是一
个地区性的趋势。由此传达的一个基本信息就是:全球化正在不断深入,而在此过程中,欧洲越来越被各企业所忽略。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劳动力成本问题,包括工资、沉重的所得税、以及严格的劳动法等。
与美国相比,欧洲工业部门在与中国等新兴制造大国的竞争中劣势更为明显。以伊莱克斯为例,该公司正削减在欧洲的生产规模,为的就是跟上那些已将生产转移到低工资国家的竞争对手们的脚步,其中也包括最新来自中国的竞争。公司发言人雅各布·布罗贝里(Jacob Broberg)称,这完全是由消费者推动的,消费者不
愿因为产品在某个特定国家生产而支付额外的费用。他表示,在购买冰箱等家用产品的时候,消费者往往只关注价格和品牌。除了减少在西欧的生产规模,伊莱克斯可能还将关闭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少量工厂。欧洲消费支出持续疲软也是造成跨国企业寻求在该地区缩减业务规模的另一个原因。欧
洲汽车销售停滞不前,各厂商不得不依靠价格大战来抢夺市场占有率,这让生产成本较低的亚洲汽车制造商以及中东欧的生产商占据了优势。自90年代末以来,德国等地的高成本让通用汽车、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等业内巨头们深受其累,日本、韩国等竞争对手乘虚而入,抢占了不少市场占有率。由于总体经济增长乏力,市场对商业服务的需求也一蹶不振。IBM第一季度欧洲市场收入
的大幅减少就是明证。公司发言人约翰·布库文斯基(John Bukovinsky)表示,公司在欧洲大幅裁员是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定的,公司欧洲业务的组织机构过于臃肿。不过,公司将把管理工作集中到几个全球业务中心,这些业务中心多分布在美国、中欧、中国或印度,而非在劳动力成本最高的西欧。出于同样的原因,索尼公司(Sony Corp., 又名:新力公司)也将关闭位于威尔士的一家
、日本的两家背投电视生产厂,而保留那些低成本地区的工厂。由于等离子电视机价格已大幅下跌,背投电视的销售面临著巨大的压力。美国大量的制造业职位也在向低工资国家流失,在过去的4年中,美国制造行业的雇员数
量减少了16%,而欧洲只减少了6%。Barclays Capital的卡洛称,在欧洲,由于劳工法更为严格,同时有更强大的工会支撑,因此延缓了欧洲制造业被掏空的进程。欧洲制造业空心化的过程可能会比美国更为痛苦,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美国的劳动力
市场和资本市场更为灵活,有助于将资源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行业;与此相反,在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欧元区国家,由于监管严格,新公司要想挑战电力、法律等服务领域的行业巨头十分困难。今年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取消对跨国服务行业的监管,这一提议即遭到了从柏林到巴黎等各国的反对。另外,美国经济还受益于近期政府支出的增加,推动了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许多欧
洲政府为了遵守欧盟的赤字限制,纷纷减少开支或是增加税收,这些都压制了市场需求。部分经济学家进一步指出,由于美国金融和抵押贷款系统更为灵活,在低利率推动房价
不断攀升的今天,消费者得以更大胆地消费。然而在欧洲,由于传统的抵押贷款市场刻板僵化,消费者要想按照房屋价值获得便宜的贷款则较为困难。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将重组的目标集中到欧洲。以钢铁行业为例,中国和印度
钢铁产量的飙升压低了全球范围的钢铁价格,而相对较高的欧元汇率却正在损耗欧盟钢铁生产商的利益。几家欧洲钢铁生产商已经表示,他们将在第三季度削减产量。卢森堡的Arcelor SA是仅次于米塔尔钢铁公司(Mittal Steel Co.)的第二大钢铁生产商,该公司上周表示,在未来几年内,公司将减少在比利时、德国和法国的钢铁产量,而增加在巴西、阿根廷以及中国的产量。如今不少跨国公司在西欧各国的裁员力度要远甚于在其他地区,由此凸现出了许多欧洲国家存在的经济疲软以及结构问题,这些问题也吓跑了不少投资者。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IBM))近期的一项举措就是最新
的例证。7月末IBM表示,将裁减14,500名员工,其中70%来自欧洲,主要在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这三个主导欧元区经济的大国。瑞典家用电器生产商伊莱克斯(Electrolux AB)正在对27家工厂进行评估,看是否有必要将其关闭,这是公司业务转移战略的一部分,公司计划将生产重点从高工资的西欧转移至工资较低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东欧和墨西哥。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rp.)目前也在削减欧洲的员工数量,包括裁减德国32,000名员工中的近1/3左右,裁员力度大于其在美国采取的同类举措。Barclays Capital驻伦敦的首席经济学家朱利安·卡洛(Julian Callow)称,这显然是一
个地区性的趋势。由此传达的一个基本信息就是:全球化正在不断深入,而在此过程中,欧洲越来越被各企业所忽略。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劳动力成本问题,包括工资、沉重的所得税、以及严格的劳动法等。
与美国相比,欧洲工业部门在与中国等新兴制造大国的竞争中劣势更为明显。以伊莱克斯为例,该公司正削减在欧洲的生产规模,为的就是跟上那些已将生产转移到低工资国家的竞争对手们的脚步,其中也包括最新来自中国的竞争。公司发言人雅各布·布罗贝里(Jacob Broberg)称,这完全是由消费者推动的,消费者不
愿因为产品在某个特定国家生产而支付额外的费用。他表示,在购买冰箱等家用产品的时候,消费者往往只关注价格和品牌。除了减少在西欧的生产规模,伊莱克斯可能还将关闭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少量工厂。欧洲消费支出持续疲软也是造成跨国企业寻求在该地区缩减业务规模的另一个原因。欧
洲汽车销售停滞不前,各厂商不得不依靠价格大战来抢夺市场占有率,这让生产成本较低的亚洲汽车制造商以及中东欧的生产商占据了优势。自90年代末以来,德国等地的高成本让通用汽车、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等业内巨头们深受其累,日本、韩国等竞争对手乘虚而入,抢占了不少市场占有率。由于总体经济增长乏力,市场对商业服务的需求也一蹶不振。IBM第一季度欧洲市场收入
的大幅减少就是明证。公司发言人约翰·布库文斯基(John Bukovinsky)表示,公司在欧洲大幅裁员是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定的,公司欧洲业务的组织机构过于臃肿。不过,公司将把管理工作集中到几个全球业务中心,这些业务中心多分布在美国、中欧、中国或印度,而非在劳动力成本最高的西欧。出于同样的原因,索尼公司(Sony Corp., 又名:新力公司)也将关闭位于威尔士的一家
、日本的两家背投电视生产厂,而保留那些低成本地区的工厂。由于等离子电视机价格已大幅下跌,背投电视的销售面临著巨大的压力。美国大量的制造业职位也在向低工资国家流失,在过去的4年中,美国制造行业的雇员数
量减少了16%,而欧洲只减少了6%。Barclays Capital的卡洛称,在欧洲,由于劳工法更为严格,同时有更强大的工会支撑,因此延缓了欧洲制造业被掏空的进程。欧洲制造业空心化的过程可能会比美国更为痛苦,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美国的劳动力
市场和资本市场更为灵活,有助于将资源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行业;与此相反,在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欧元区国家,由于监管严格,新公司要想挑战电力、法律等服务领域的行业巨头十分困难。今年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取消对跨国服务行业的监管,这一提议即遭到了从柏林到巴黎等各国的反对。
另外,美国经济还受益于近期政府支出的增加,推动了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许多欧
洲政府为了遵守欧盟的赤字限制,纷纷减少开支或是增加税收,这些都压制了市场需求。部分经济学家进一步指出,由于美国金融和抵押贷款系统更为灵活,在低利率推动房价
不断攀升的今天,消费者得以更大胆地消费。然而在欧洲,由于传统的抵押贷款市场刻板僵化,消费者要想按照房屋价值获得便宜的贷款则较为困难。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将重组的目标集中到欧洲。以钢铁行业为例,中国和印度
钢铁产量的飙升压低了全球范围的钢铁价格,而相对较高的欧元汇率却正在损耗欧盟钢铁生产商的利益。几家欧洲钢铁生产商已经表示,他们将在第三季度削减产量。卢森堡的Arcelor SA是仅次于米塔尔钢铁公司(Mittal Steel Co.)的第二大钢铁生产商,该公司上周表示,在未来几年内,公司将减少在比利时、德国和法国的钢铁产量,而增加在巴西、阿根廷以及中国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