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经过与机构投资者沟通,招商银行推出的最新筹资方案是,将原不超过100亿元的发行规模调整为65亿元。与此同时,推出了定向发行35亿元次级定期债务的计划,债券期限设在5年以上。 2003年8月招商银行发布的100亿可转债发行计划,遭到基金经理们的激烈反对,这件事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成为2003年末资本市场最具戏剧性的一幕,最后致使招行的发债计划推迟。当时的情况是,招行上市筹集资金107亿元后,资本充足率迅速抬高到17%,然而当年新增资产超过1000亿元,一下子又把资本充足率拉低到12%。急需提高资本充足率来扩张规模的招商银行,以为靠上半年取得的良好业绩可以轻松让市场通过其100亿可转债发行计划,但遭到只占总股本6%的基金的狙击。
经过与机构投资者沟通,招商银行推出的最新筹资方案是,将原不超过100亿元的发行规模调整为65亿元。与此同时,推出了定向发行35亿元次级定期债务的计划,债券期限设在5年以上。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最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招行要发展,一定要满足资本充足率,但资本不是信手拈来的,不是你想发展就发展的。现在招行要做的是,既要保持一定的扩张速度,以便在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之前占领足够多的阵地,又要保持身体的高度平衡避免跌倒。
科学发展观
招行内部正在宣传“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马蔚华告诉记者,这是那场风波给招行带来的最大收获。
马蔚华认为,实际上去年的可转债事件,是以基金为主要代表的流通股股东对资本市场现存的某些制度缺陷的反对。这一事件也促使招行管理层展开更深刻的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在法人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寻求平衡。“今年在资本运作上将采取措施,节约资本,发挥资本的最大效益,既要满足流动性,又要满足效益性,对我们银行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马蔚华说。
尽管招行能够在这样的危机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并迅速有效地应对,不过,“未来三年,我们将面临两大危机与挑战——国际银行进来,国有银行改制。”马蔚华说,“我们从去年到现在天天都在研究这个问题。过去中小银行之所以发展快,是因为沾了机制的光,我们的规模网点都不如四大国有银行。现在国家全力支持国有银行改革,如果它的体制好了,既有本土优势又有规模网点优势,对我们将是很大的挑战。”
“温总理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三年完成这场输不起的改革。而根据WTO协议,再过两年多,中国将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市场。”马蔚华说,招行必须寻找自己的特色,才有生存的空间。“而时间可能就是这三年。”
马蔚华说,招行已经完成的五年规划,提出招行生存发展之道的三点突破:
第一要有品牌,要使每个产品都像“一卡通”、“一网通”一样耳熟能详。招行正在大力推广其新的理财产品——金葵花理财、点金理财等;第二要有特色,要有特定的客户群、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市场,别人进不来;第三是追求社会认知度。
马蔚华指出,与国内大银行竞争,招行将走差异化产品与服务的道路。而与外资银行竞争,则在强化本土优势的同时,尽快赶上外资银行的产品与服务水平。招行最为自豪的是IT在个人业务上的应用水平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2002年招行就已站在国际电子商务大会的演讲台上。
“花旗200年的成功经验,有一些是我一个月就可以拿来学会的。”马蔚华说。
关注风险
2003年招商银行的年报公布之后,除了创出新高的34.45亿元利润之外,还有两个指标引起了市场的注意:2003年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27.2亿元,不良率为3.15%,较年初下降了2.84个百分点。2004年1月,银监会公布的数字是,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为2.4万亿元和15.19%,分别比年初下降了1574亿元和4.69个百分点。
据业内人士介绍,降低不良贷款比例不外乎有两个途径,一是扩大资产规模,稀释不良贷款比例;二是提高资产质量,减少不良资产数量。有业内人士认为,去年国内一些过热行业吸引的银行贷款就起到了稀释不良贷款率的作用。
马蔚华说,靠高速发展,用扩大资产规模来稀释不良贷款比例不是根本途径,如果新增贷款的质量没有改善,那么在资产规模增长的同时,不良贷款数量也迟早会增加。
“去年金融界就提出一个经济过热的市场问题。全国增加贷款3万亿,是前一年总规模的一半,如果遇到调控加剧,去年发生的贷款是不是会成为不良贷款?”马蔚华有这样的担忧。曾在1990到1998年担任过央行资金司副司长和海南人民银行行长的马蔚华对过热和经济周期深有体会。“全球60%的钢铁和氧化铝都跑到中国来了,现在这些行业都能赚钱,而且供不应求,一旦这个形势转变,银行贷款怎么办?”
马蔚华说,去年银行增加贷款的条件很好,银行有钱,资本市场不行,老百姓都把钱放到了银行,储蓄突破10万亿。“利润和不良资产率这两个指标好就可以贷款,贷款可以稀释不良资产,表面都是好的。但到底好不好现在还没法衡量。”
据称,针对房地产和某些行业过热,招行在延续过去一直坚持的对房地产贷款实行控制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比例控制的政策以收紧贷款规模。
风险控制部门去年的几笔风控运作更成为这家银行非常得意的事情。去年5月30日,在“农凯系”事件曝光的当天,招行就立即对农凯系集团及其系统企业的信贷业务进行调查。在确认该系子公司华亭进出口公司在招行有253万美元的贸易融资开证授信贷款后,次日就确定了收回贷款的三套方案,并于6月11日将该笔信用证融资贷款全额收回,成为上海同业中惟一一家在“农凯系”事件中零风险的银行。据介绍,2003年内,招行不仅成功化解了近20亿元的重大系统风险,而且在让许多银行备受煎熬的房地产、票据业务等热点行业中,招行2003年全年都没有发生重大系统风险。
但不是没有令招行管理层担心的事情。马蔚华说,由于货币市场的变化日益复杂,银行业面对的市场风险已经越来越大。“过去是信用风险,从去年到现在更多是市场风险,是操作上的风险。”马蔚华说,市场的变化、外汇汇率的不确定因素使银行的操作变得更加谨慎,去年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经给市场带来风险。这种预期使外汇存款下降,如果外汇贷款不能很快收回,就会面对流动性风险。“如果人民币没了可以再贷款,可美元没了怎么办?”
此外央行对货币市场的调控力度加剧也令银行出现操作风险。去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尽管对一些中小银行的影响只是几十亿,但拆借成本提高了很多。“现在我们担心的是市场风险,必须保持流动性。贷款过度,存贷比过高,完全靠拆借是不行的。”马蔚华说,“问题似乎更加错综复杂,必须要我们运筹帏幄。”
据说,招行最近成立博士论坛,目的就是促进准确公平决策。临退休的老同志也被聘请成立专家委员会,一些IT专家和经济界的资深人士的意见,被列入招行重大决策的参谋机制。
管理制度扁平化
记者在招行采访时,马蔚华正在和他的同事商议如何进行今年的人事调整。马蔚华说,这次调整和过去每年例行的调整不太一样。招行的这次干部调整交流是机构改革、管理制度扁平化发展的第一步。
中国银行业过去直到现在基本上都是宝塔式的机构设置,依据某种授权,各地分行成为地方割据的“诸侯”。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在风险控制力上欠缺,由于很难从专业化方面进行管理和考核,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也不太容易有作为。
马蔚华告诉记者,2004年,招行计划按照垂直型、专业化的方向进行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垂直派驻审贷官制度,推行支行设置审贷官制度,实行专业化审贷;抓紧推进信用评级系统的开发与实施,实现风险成本的量化和初步应用未来招行的改革目标是管理体制的扁平化,通过制度变革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创新动力。
“这将是一场革命,我们要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完成这件事。”马蔚华说,改革的操作难度并不乐观,并不是说变就变,要有准备。第一是技术的准备。转移定价系统、成本核算系统、信用评级系统,构成扁平化的科学基础。去年招行已花巨资引进系统;第二是思想基础,全行员工的全局意识。马蔚华说,尽管每次调整,招行的干部没有人不愿意,但作为管理者,必须把每个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设计好。
在业内以创新著称的马蔚华解释这次制度设计时说,如果和国外银行相比,过去国内银行许多创新其实好多都是在国外已经用了许多年了,如果不能从制度设计上创造主动创新的机制,未来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之后,就不再有创新的时间差了——过去招行还可以借鉴国外银行的做法,在与保守的国有银行竞争中以快人一步的办法获胜,将来不会再有这样的环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