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的现代演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国营销理论在继承国外先进营销经验和通过自我摸索,积累了一大批市场营销新的理论基础,其中,一个几乎所有营销人都耳熟能详的理论,就是木桶理论。

其实,就木桶理论在中国,特别是在管理领域,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内涵已经 超过当时的定义了。

木桶理论的最初含义:木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板的长度。

营销学上刚引进的木桶理论的含义,就是指:木桶的最高储水量取决于木桶最短板的长度。他设置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水就是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能储多少水,代表的就是有多少竞争能力。而不管这水是怎么来的,如何保持储存,如何使用……等等。

这个理论最初在策划咨询界、广告公司非常流行,用于与企业的项目洽谈上提出,多少让企业感觉新奇,以此拉个把业务倒是挺管用。

后来,由于市场的竞争加剧,木桶理论越来越显得其深度上的苍白,许多企业开始真正理解并思考该理论的实际作用,而不是挂在咨询公司嘴上漂亮的口号。于是木桶理论也经过了众多的补充和演变,内涵也越来越丰满。

演变一:木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的直径大小。

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一个木桶,因此,木桶的大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直径大的木桶,其储水量自然要大于其它木桶。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初,他的起步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有的基础扎实,有的基础局促,有的资源面广,有的资源面窄,这都对企业的最初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演变二:在每块木板都相同的情况下,木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形成木桶的形状。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在周长相同的条件下,圆形的面积大于方形的面积。因此圆形木桶是所有形状的木桶中储水量最大的,它强调组织结构运作协调性和向心力,围绕一个圆心,形成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圆。

因此,从做企业来说,企业的每一块资源都要围绕一个核心,每一个部门都要围绕这个核心目标用力,作为总经理来说,偏颇任何一个部门都会对木桶的最后储水量带来影响。

有一句话说得好,结构决定力量,结构也决定着储水量。

演变三:木桶的最终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的使用状态和相互配合.

每个木桶总会有最短的一块板,最初的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的储水量公元前决于最短板的高度。不过,在特定的使用状态下,通过相互配合,可增加一定的储水量,如有意识地把木桶向长板方向倾斜,其储水量就比正立的木桶多;或为了暂时的提升储水量,可以将长板截下补到短板处,从而提高储水量。

木桶的长久储水量,还决定于木桶各木板的配合紧密性,要有衔接,没有空隙,每一块木板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顺序,不能出错。如果每块木板间的配合不好,出现缝隙,最终只能导致漏水。

一个团队,如果目标有良好的配合意识,不能做好互相的补位和衔接,最终储水量也不能提高。单个的木板再长也没用,这样的木板组合只能说是一堆木板,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木桶、一个团队。

如果把木桶比作企业竞争力的支持元素,那么储多少水就是企业的真正竞争力,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静止的并且是理想的一种假设为前提:即所有木桶都是放在同等的取水状态,比如是下雨的天气,所有木桶都在接收落下来的雨水,并且不管接住的雨水用于何处、如何使用等等。

因此,这样一种学术平台,本身就是缺少实践的土壤。

其实,储水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做企业、做品牌,也并不仅仅是一个储水的过程,不是储水越多越好。其实最重要的还在于如何更有效率地储水和如何使用所储之水。

首先,在储水前要清楚这样一个疑问,是先有水还是先有桶?先有大木桶还是先有小木桶?按照木桶理论,必然是先有木桶,再有水,然后为断调整,从小木桶到大木桶,从短木桶到长木桶,没有哪只木桶一开始就非常大非常长的。然而在实践上,也许是先有水再有木桶,或者是先有不成形的木桶,甚至只有几块木板,而不是桶,然后通过这几块紧缺的垄断的木板资源,赚到第一桶金,然后才做出第一仆木桶。

其次,储水量的多少是动态的,目标储多少水,决定做多少长的木板,而不是越多越好。多了是浪费投资,少了是不求上进。

储水量的多少,有时并不是企业竞争的全部,市场竞争并不是所有木板都超过对手,有时为了竞争需要还故意卖个破碇给对手,而以自己的优势集中攻别人的弱势取得胜利。就如田忌赛马。当敌众我寡时,就需要集中一点予以击破。这就是相对竞争优势。

我们认为,所有的储水过程,都是为了让水得到最大的使用价值,是可资使用的。

一个木桶,首先它至少要有二个最牢固的木板装成提柄,以能轻松提取。这二个长板必须能负荷起整个木桶的重量。这就是板块的明星效应:光光这木桶的板全一样长,只是说明你有这个储水潜力,如何发挥潜力及把它运用出来,必须要有一定的借力点运用提或拉的动作操作起来。

君不见,无论中外的影视明星走到哪,镁光灯就会闪到哪;这就是明星效应,中国难得有几个好的影星,却有几百上千的媒体记者走到哪跟到哪。明星的效应:就是制高点的效应,它具有以点带动面的导向效应。

从木桶本身来说,一个木桶至少要有两块木板比其它更长更牢固些,才可以在上面装上借力的提柄,在装提柄地方的木块要特别经得起提拉,所谓提纲挈领就是此意。作为企业,必须要培养核心竞争优势,以这一二点核心优势能够统领整个公司的发展。否则只是作为一个光溜溜的木桶,实在无法将之提起。

同样,一只太深的木桶,却装着太浅的水,这必将将影响木桶的使用的效率。这同样也不是一个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

 木桶理论的现代演变

最后,我们认为,世界上没有所有木板都一样长的完美木桶。这样的木桶,只有存在于理论当中,做企业,不仅仅是做一只木桶这么简单,要不然,所有木工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0431.html

更多阅读

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探索和理解 理论探索杂志

本帖最后由 三阳开泰 于 2015-3-18 07:54 编辑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探索和理解教 育 教 学 新 理 念 的 阐 释http://www.360doc.com/article/4091167_62986403.html一、教育教学新理念产生的理论支柱“理念”的涵义:理,指理性、理论

2.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商业管理公司经营范围

2.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管理都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在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中大致经历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演变 新经济增长理论

自亚当·斯密以来,整个经济学界围绕着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争论了长达200多年,最终形成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要素(TanziandZee,1997,p.180):⑴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性资源的积累;⑵在一国的

会计演变历史 会计假设的历史演变及未来发展

     一.会计假设理论的历史演变  Paton早期在Accounting Theory中提出的假设。会计学家Paton在其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会计假设名词,他认为现代会计必须有一些基本的前提和假定来支持会计人员对价值成本收益等作出特定结论。

木桶饭的做法 “木桶”与“长枪”的较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必然有自己的短处。有个很有名的“木桶理论”,说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有多长,而是看最短的那块木板有多短。木桶理论的另一个说法是“短板效应”,认为一个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是由企

声明:《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的现代演变》为网友回首释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