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癌新药困局 欧莱雅中国困局



 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在中国的任务,就是市场第一。

  2003年,欧莱雅中国销售收入15亿元,2004年,则翻了一番,超过了30亿元人民币。欧莱雅在中国的发展,似乎进入了顺风顺水的快车道。

  但是,要实现中国市场第一的目标,欧莱雅并不轻松。当欧莱雅高调冲击中国市场之时,不仅严重威胁着本土化妆品企业,也引起国际巨头的严重警觉,他们的阻击和对抗,势必成为欧莱雅迈向第一的重重关隘,而欧莱雅本身的攻击力、爆发力还稍显欠缺。

  归纳来讲,欧莱雅中国夺冠之路,必须冲破下列重重困局:

  一、 金字塔

  7年来,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的总裁盖保罗(PaoloGasparrini),一直在构建一座美丽的金字塔。这座金字塔上,都是闪闪发光的品牌:兰蔻、赫莲娜、碧欧泉、薇姿、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卡尼尔、植村秀等等。

  所谓的“金字塔”,是盖保罗对欧莱雅(中国)品牌结构的一种形象比喻,是欧莱雅一贯的多品牌渗透策略在中国市场的复制。在金字塔尖,是高端或顶级化妆品,如兰蔻、赫莲娜、碧欧泉,低端则是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卡尼尔、小护士和羽西等。

  虽然,收购小护士和羽西之后,盖保罗高调宣布,他已经基本上建成了金字塔,但是这座金字塔还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车——

  欧莱雅在高端市场占有优势,但并不是没有对手;新收购的小护士和羽西,消化不良,整合顺畅尚需时日;品种相对单一,在广阔的基础洗护市场几乎是空白;伴随着大众品类的增多,资源分配僧多粥少;对大众市场还有水土不服的感觉……欧莱雅中国的品牌金字塔,需要擦亮、维系和养育的品牌太多,金字塔在建设、维护保养的工作很多,他的坚固无比、无坚不摧还需要一些时间。

  二、 宝洁

  欧莱雅中国的市场目标,同宝洁绝对冲突。

 欧莱雅中国困局

  在全球市场,宝洁的目标是打败欧莱雅,坐上化妆品市场第一的宝座;在中国市场,宝洁经过近20年的经营,成为中国市场的老大,决不甘心别人抢夺其市场第一的宝座(在欧莱雅攻击中国市场之前,宝洁同联合利华的纠缠打斗就是例证)。

  如今,欧莱雅在中国市场如此高调,对宝洁是一个巨大的刺激和挑衅,两者的碰撞,在所难免。

  碰撞,从羽西的收购已经开始。而现在的碰撞,已经发展到多个层次:从高端专柜产品开始,兰蔻同SK-Ⅱ、巴黎欧莱雅同玉兰油、威娜同欧莱雅美发,美宝莲的大众化和宝洁彩妆(covergirl)的对抗性引进,羽西和小护士对低端市场的的扩张,以及盛传的宝洁对国内某知名大众品牌的收购,欧莱雅和宝洁几乎在展开全面的较量。

  同宝洁的竞争,欧莱雅的布局具有优势,其品牌覆盖了高中低端,覆盖了专柜、商超和流通、有基础护肤也有彩妆;因为拥有了小护士和羽西,其产品的渗透力更强

  欧莱雅面对宝洁,也有明显的弱点。

  首先,是宝洁对中国市场更熟悉。从2004年整合小护士和羽西的情况来看,欧莱雅显然还不太谙熟中国大众市场的运作技巧;其次,宝洁的SK-Ⅱ和玉兰油,尤其是玉兰油的市场占有率,令欧莱雅羡慕不已(SK-II在高端化妆品市场的份额目前已经飙升到14.5%,与欧莱雅公司兰蔻19.6%的占有率相差不远);第三,是宝洁在中国发用品市场的占有率和绝对产值,是欧莱雅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发彩市场,欧莱雅占有微弱的优势,但是,宝洁5个洗发水品牌,在中国贡献了巨大的产值,远远超过欧莱雅。不仅如此,宝洁还通过品牌、广告和推广等手段,构建了强大的市场进入屏障。目前,欧莱雅的洗发用品,还没有开展大规模的销售、也不敢轻易碰这一块市场。第四,宝洁的品类更加齐全。宝洁不仅占有强大的洗发水市场,还占有强大的香皂、沐浴露、牙膏市场,而这些市场,基本上是欧莱雅的空白

  三、 小护士和羽西

  2004年初,爆炒各种媒体的“欧莱雅50天整合小护士、闪电收购羽西”,曾喧嚣一时;喧嚣过后,繁华落尽,是残酷的竞争现实——业内人士都感到,欧莱雅对这两个品牌的整合并不成功。

  对于欧莱雅来说,一旦接手这两个品牌,就想展示自己的品牌提升能力,就想给这两个品牌打上“欧莱雅制造”的印记,无可厚非;但是,欧莱雅显然对这两个品牌理解不深,对中国大众市场的特点理解不深,行动方案过于轻浮。

  2004年,首先是小护士高调出击,抛出了8个月销售15亿的市场目标。而为了完成目标,“新小护士”希望改变“老小护士”的形象和产品架构,通过大张旗鼓的终端改造和推广新品来实现。实际状况是,业内竞争敌手对此给予了深刻的关注,而消费者未能很快接纳“新小护士”——新的小护士改变太大了,定位过于年轻,让老的消费者彷徨不前,新的更年轻的消费者难于选择(选强生的可伶可俐还是小护士?)——她成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怪胎。

  新小护士推出一年,花费了大量的广告费、专柜费和终端费用,结果却是没有形成销售优势,更不用提15个亿的销售目标了。小护士品牌形象紊乱,销售人员不得不依赖批发市场冲击回款量,市场价格混乱不堪,经销商观望不前。

  2005年,欧莱雅的小护士开始压抑自己的浪漫和傲慢,走回头路,走老品的调性,大有放弃2004年品牌主张的趋势。但是,经过2004年的大规模折腾,老的品牌感觉还残存多少?一个伤痕累累的废人,能有多大号召力?

  2005年,小护士市场价格持续混乱,是否在提示欧莱雅,重新整合小护士!

  在羽西身上,欧莱雅犯了同样的错误。

  先是自高自大,拿到羽西之后,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开始了品牌改造。他们自认为非常理解羽西的品牌内涵,轻率的深化和放大羽西的“东方化、亚洲化和中国化”,用放荡不羁的草书来阐释“欧莱雅的羽西”品牌调性,把羽西从一个洋气的东方人,变成了一个土气的传统的文化女人——而中国消费者虚荣、崇洋,使用彩妆更是为了满足对洋气的追求,羽西一旦变得土了,谁还愿意购买?

  很快的,欧莱雅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重新规划羽西的品牌感觉,放弃了挥毫书写的传统风格,重新赋予羽西国际化、时尚化。

  通过小护士和羽西品牌的变动和市场表现,可以看到,小护士和羽西还没有成为欧莱雅征战中国市场的利器,这两个品牌要变成欧莱雅的天使,还需要更多智慧和勇气  

  四、 其他竞争对手

  欧莱雅面对的,不只是宝洁和自己,还有众多的国际品牌和国内品牌。

  首先,当欧莱雅在中国市场高高在上时,众多的国际品牌已经开始广泛的渠道占领和下沉。如今,联合利华、强生、妮维雅等品牌,在中国已经有了雄厚的基础,欧莱雅的扩张,势必引发同这些品牌的竞争。在中低端市场,欧莱雅并不比他们强大。

  在高端市场,欧莱雅面对宝洁之余,必须多头出击,其它的高档品牌如CD(14.8%)

  资生堂(14.2%)与兰蔻的距离并不太远,这也是欧莱雅为什么引进植村秀,以及还要引进阿玛尼(GiorgioArmani)和拉夫8226;劳伦(RalphLauren)两大国际知名男士香水品牌的原因。

  同时,当欧莱雅开始下沉时,对众多国内品牌形成强大的压力和侵略,因为大多数国内品牌生存在低端市场。国内品牌的优势不在于实力,而在于相对灵活的机制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很多品牌,拥有牢固的网络,他们必将反击和阻碍欧莱雅的扩张。  

  五、 欧莱雅的品种

  欧莱雅目前的品种,主要是膏霜和彩妆,香皂市场基本空白,洗发水市场基本空白,这种产品结构,势必影响欧莱雅的市场渗透能力,影响欧莱雅的市场占有率

  

  2003年,欧莱雅首次宣布在中国盈利,而2004年的收购和大肆市场投入,势必造成了巨额财务负担,虽然有30亿的销售收入,盈利几何,恐怕很难乐观。2005年的市场大战,宝洁异常亢奋,联合利华频频出手,众多品牌谁都不甘示弱,欧莱雅也不得不高调应对,迅速卷入广告大战、渠道大战和终端大战。

  费用越来越多,需要投入资源的品牌越来越多,产出会怎么样呢?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欧莱雅把更多的赌注押在了巴黎欧莱雅和美宝莲身上,对小护士和羽西攻城掠寨的能力,显然底气不足。

  欧莱雅(中国)纵有万千光环,对于其目标而言,还是难逃困局;2005年,欧莱雅向第一迈进的步伐,也许无法太大。  

  孔明臣 实战营销人士,历任著名企业市场总监和总经理,现为脑白金策划公司[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0450.html

更多阅读

业界动态:欧莱雅扩容中国市场举措

  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集团正在有意拓展其超市这一销售渠道,以此全面扩容中国市场的销售网络。     该集团中国公司总裁盖保罗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今后几年,欧莱雅将带领旗下包括巴黎欧莱雅、小护士、卡尼尔、

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要当中国市场第一

作为全球最大化妆品集团的中国区总裁,盖保罗这次又咄咄逼人:“以中国化妆品市场而言,欧莱雅并不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更大,但是从发展来看,欧莱雅的增长状态更快,成为第一只是时间问题。” 这并不是盖保罗第一次提到要当龙头老大的问题。业

宝洁和欧莱雅 美丽决战中国—欧莱雅如何完胜宝洁

不甘人下的宝洁和欧莱雅,在中国一场“美丽”恶战不可避免。而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如果欧莱雅采取正确的策略,很可能全面超过宝洁,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新老大。       过去的2004年,欧莱雅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翻番,而宝洁近两年在中

声明:《中国治癌新药困局 欧莱雅中国困局》为网友親親我寶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