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 波导造车受挫多元化



波导科技宣告退出汽车业,令前段时间轰轰烈烈的手机多元化浪潮受挫。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样的多元化之路最适合手机企业的发展

9月1日,波导正式从南汽撤资。

与一年前投资1亿以58%的股份控股南汽集团无锡汽车车身有限公司时的意气风发相比,现在有的只是黯然失色与痛苦无奈。在短短的一年里,又平添了一个多元化折戟沉沙的范本。

做企业的目的无非是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的途径主要是两种:要么是专业化,要么是多元化。多元化本无错,关键是企业在选择多元化战略时,如何衡量自身优劣,如何分清行业机会与风险,如何分配及整合自身资源,如何找到合适的模式,合适的人来运作。

波导之所以败走麦城,很大部分原因是没有冷静理智的思考,匆忙上阵造成的。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而波导进军汽车业时,失尽了天时、地利和人和,岂有不败之理?

错失良机的无奈

波导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战略,即“利润让位于产业升级”。可能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波导进军了汽车行业。姑且不论它是在国内手机库存严重过剩,价格大战一触即发的严峻形式下做出的无奈之举,或是企业想做大做强的未雨绸缪,事实上不管出之何因,进军汽车的绝佳时机已经错过。

波导涉足汽车业的合作伙伴南汽集团在中高档家轿上,无论是技术,市场还是管理上都毫无优势可言,而波导自身又无冲击中高档家轿的资金实力。因此,波导只有在低端市场上才可能有所作为,最终也还是选择了向下的发展策略。

然而,早在几年前,当中高档市场被国外国内一些合资巨头,一汽、上汽、东风所牢牢掌握的时候,波导进军汽车领域的最大对手——吉利就已经开始低端策略的构思了,在管理、技术、生产上尽量降低成本,坚持低端路线政策,并得到了很大成功,在低端市场上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这令外资巨头都不得不侧目以待。

尽管波导在手机市场上低端路线比较成功,但是要在一个陌生且已成气候的行业里,同一个营销渠道和营销模式以及对本土市场的领悟程度丝毫不逊于己的对手竞争,谈何容易?所谓先机已失,再去追赶,必定大费周章。

在地利方面,波导也不尽人意,在行业决策方面就是一个明显的失误。

 波导造车受挫多元化
如果说手机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汽车业又何尝不是如此?更何况汽车业是一个受行政干预、政府管制色彩很浓重的产业,一旦国家实现WTO的承诺,外资突破壁垒,其竞争激烈程度将可想而知,很有可能步家电、台式电脑的后尘,成为价格战的祭品。

由于受库存、产能和需求增长缓慢的影响,手机行业的价格战已经悄悄打响。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国产手机收入和利润大幅度下滑,作为国内最大的手机生产商,波导也没有能够幸免。今年,波导的收入和利润都下降了20%左右,这让波导不得不集中精力把主营业务做好,无暇顾及汽车。

没有了资金的优势,想要在汽车行业立足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行业巨头早就聚集好力量,准备随时给想分一杯羹的行外厂家予以重击。再加上行业门槛过高,使得波导在车业无丝毫行业之利可言。

环境糟糕,内部也冲突不断。最近就有消息称,由于对波导角逐汽车行业的信心不足,波导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动摇。

与手机行业相比,汽车行业是一个相对比较理性的行业。在中国,受收入和汽车价格的限制,消费者购车一般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决策过程。他们购买决策受“概念”炒作的影响比较小,这就要求有扎实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才能在汽车业大展拳脚。而波导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很难受到消费者青睐。

汽车行业需要的是资金、技术、企业实力,波导过去给人的感觉是小而灵活,这是它的优势,但是在汽车行业却很难发挥出来。因此,波导和汽车业巨头一起竞争,投资者自然会感到信心不足,犹豫不决。

无可共享的企业资源

企业走多元化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够恰当的整合企业的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在资本上,波导并没有可剩余的资本,而在技术上波导对汽车可说是一片空白,它有的只是在手机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后积累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

波导与其合作伙伴南汽签订的协议是,南汽负责生产,波导负责销售。然而,尽管波导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销售渠道,拥有近5000人的销售队伍和二、三级市场,但是手机上的销售模式并不能复制到汽车上去。

销售汽车需要对国家宏观政策,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有详细了解,对市场深入细分,准确定位。波导要想沿用旧的销售体系不可能走得通。

现代汽车制造商有很大一部分利润是从售后服务以及汽车零配件上实现的,南汽的管理混乱使得它在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上几乎是零,而波导的售后服务在它引以为豪的主业都没有做好,更何况是要求更高的汽车行业。如果,连这将来有可能是汽车业的主要收入来源的售后服务和零配件都丢了,那空谈汽车意义何在?

没有了资源的整合共享,波导想进军汽车,就必须从头做起,在这种外部环境极为恶劣,主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威胁的情况下谈多元化,是何其不现实!波导看清了形势,从南汽撤资也可谓是一种明智之举。

波导的多元化出师不利,让人为正在朝多元化的TCL、夏新、高科,深深地捏了一把汗,他们的多元化前景也让人堪忧。

而业内大多数专家认为,手机企业在制定多元化策略时,选择熟悉的并与主业相关行业发展多元化,取得的成功几率要大得多。国内外的营销实践也表明,那些扩充了业务范围,但仍紧紧地以自己原有的技术、管理特长为中心的企业,所取得的经营成绩比其他形式的企业好。

国产手机 敢问路在何方

“战斗机”波导遭遇“冷空气”,TCL、夏新、高科前途未卜,国产手机库存3500万部之多与产能继续增加的矛盾,价格战的即将爆发等等。这一切让人为崛起中的国产手机担心,而背后又隐藏着更深的痛心。国产手机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业内人士在分析种种利害后,提出:要想振兴国产手机,技术是核心,出口和服务是两个有利的武器。

2003年,国产手机首次占据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半壁河山,让人兴奋不已,然而,又有多少人看到了繁华背后的虚荣呢?在国产手机占据市场份额达54%之多的同时,国产手机的进口贴牌率也达到了50%,这两个数据让人有说不出的痛!

核心技术缺乏一直是国产手机的软肋,在过去的两年中国产手机与洋牌手机打了一场不对称的战役,运用国产手机对本土市场的了解和销售渠道的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随着摩托罗拉、三星等外资巨头稳定阵脚,由全国性的代理向二、三级市场渗透之后,国产手机毫无还手之力,销售收入和利润纷纷下滑。有传言,摩托罗拉、三星等外资巨头准备结成联盟,运用技术上的优势对国产手机征收更高的技术转让费。如此阵仗下,国产手机厂商的地位岌岌可危。

虽然,技术垄断是不可能的,商家不会那么团结,政府也不会坐视不理。但是,国产手机是该下大功夫去进行自主研究的时候了。否则,只能永远做个“代工”,一旦技术掌握者有什么风吹草动,自己就会坐立不安。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国产手机商在国外市场开拓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同时,在技术研发上,众厂家也纷纷投入资金物力,寻求一张真正有用的“牌”。

“与其在自己不熟悉的路上冲锋陷阵,还不如集合自身最大的能力,在自己的战场上厮杀一回。”夏新技术研发人员的话,细细品位之下,其实不无道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0777.html

更多阅读

拉动内需的绝招:让造车人都买车

车市结束了井喷开始平走或者低走,让汽车企业备感惊慌。于是竞相降价,实在无价可降,便开始降低配置,于是车市便出现了恶性竞争的苗头。恶性竞争,依赖对品牌力的透支来取得眼前的销量,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样的结果是不仅仅让自主品牌无路可

仰融 正道 仰融造车被疑“画饼”正道CEO全面回应

依靠投资移民融资、首批产品将于2013年投产、国内设3个生产基地……这些看似美丽的图景若与现实对照,很难不让业界质疑,尽管仰融在国内通过收购一些相关企业等一系列动作,看似逐步在推进其造车计划,也尽管王川涛一再强调 “融资完全没

李书福:吉利造车“三部曲”(3)

 6 第三阶段要靠“绝活“了   从2007年起,新开发车型,应该是吉利造车的第三阶段了:要作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汽车,要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2015年吉利要达到200万辆年销量,2/3出口到海外。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现在要靠绝活

疯子创造历史 民企造车第一人 汽车疯子李书福(4)

  吉利造车时的那把政策之剑一直就悬在那里,这个在临海800亩土地上建起来的汽车厂虽然搬到了宁波,虽然造出了两款汽车,但是它的主人的心也一直是悬在那里的。做大对于这个汽车“疯子”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梦想的实现过程,对于没有牌照的

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 民企造车第一人 汽车疯子李书福(2)

      不过,让路风感慨的是:“说来也怪,虽然不符合规范的设计程序,但生产出来的车却还是不错(反正是通过了国家强制性安全检查),而且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跑得太快,引起了江浙交通警察的注意。豪情果然是豪情万丈。”   从钣金工开始

声明:《波导 波导造车受挫多元化》为网友酒風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