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山东联通和山东移动闹得沸沸扬扬的“系列冲突事件”,在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据了解,导致系列冲突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山东联通正在开展名为“搜城行动”的员工直销活动,在短时间内效果显著。根据联通拟定的计划,到明年年底,联通的用户总量将超过山东移动。而山东移动迫于山东联通“搜城行动”的压力和攻势凌厉的“超越计划”,采取了一系列的回应。业内人士指出,这个事例说明,虽然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的职能,已经渐成社会共识。但是,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改善公众形象、重视“泛股东”的利益,却尚未得到许多上市公司的应有重视。随着竞争的加剧,作为公众瞩目的上市公司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不只靠自身的实力,还要兼顾自己的社会责任。(所谓泛股东,是指所有能够影响到企业的人群,以及企业能够影响到的所有人群。重视泛股东的利益,是欧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方兴未艾的公司治理思潮。)业内人士认为,部分公司出于纯粹的经济利益的考虑,忽视了社会责任、公众形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过于急功近利,结果很可能反而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品牌形象的战略发展,对长期战略型股东的长期利益很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当年壳牌石油公司借着其与尼日利亚军政府的特殊关系,垄断了该国石油产业,其对特权的滥用,造成了当地环境的严重破坏,并造成了与当地居民的严重冲突。而欧洲许多地方的公众,发起了抵制壳牌的运动,为此,壳牌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同样,沃尔玛、耐克、菲利普莫里斯等世界巨头,要么由于“血汗工厂”、“童工”问题,要么因为对公众健康与知情权的漠视问题,在公共关系和企业形象上均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也使其长期发展蒙上了阴影。

另外,在投资者方面,尽管会计报表、财务利润是国外机构投资者的重要考虑对象,但是,国外机构投资者出于种种社会压力和道德伦理观念,会对某些“不良企业”作出回避或者谨慎考虑。如有的基金坚决不投资烟草公司(因为对消费者的健康有害)、有的环保主义者只买某几家造纸公司的股票(因为这几家造纸公司不砍树,还种树)、有的基金决不投资军火股(军火公司发的是战争财)。更有层出不穷的与社会公益、社会责任相关的各种股票指数,如“多明妮400指数”,在排除了酒精、烟草、赌博、核能、军火等公司后,再用环保指标、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劳资关系等多种“虚”的指标来衡量。事实上,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并非欧美管理学界的首创。《论语》中孔子曾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与欧美学者更强调“法”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制约相比,中国古代用儒家的“礼”来约束竞争中的人的欲望。假如上市公司们漠视社会责任,而法律又不能对其加以足够的制约,那么,市场经济真的可能陷入“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的可怕丛林中去。无论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需要企业在考虑纯粹的经济利益的同时,重视社会责任。值得庆幸的是,从国家的治国方略,到消费者、投资者,这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