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国企改制过程中,关键的任务和障碍是什么?答:国企改制应该解决关键问题,为解决关键问题应该克服主要障碍。因为国有企业在经营规模、经营状况、历史包袱、文化素质、政策环境、上级意图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很难笼统地回答关键问题和主要障碍是什么,对具体企业要做具体分析。搞国企改制不要先忙着制定具体方案,而应该先把关键问题和主要障碍搞清楚。国企改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因此,对这样的事要舍得花精力专门研究。
问:研发机构转变为公司,可以利用哪些融资资源,使用什么战略和机制?
答:研发机构转变为公司之后,最重要的工作是抓好两件事:一是很好地搞一下功能定位,二是很好地搞一下机制创新。把这两件事抓好了,其余的事情就比较好办了。我不了解贵单位的具体情况,如果问“可以利用哪些融资资源”,我只能笼统地回答三句话:第一,搞清楚本单位的核心能力是成功融资的重要条件;第二,最可能的融资对象可能是具备一定规模和财力的民营企业;第三,不一定把融资作为改制后首要的和主要的工作。问:创业的过程本身固有的性质就是混乱、不可预测、不可计划,在此动态过程中,需要什么技能和思路?
答:首先建议这位朋友不要把创业过程看作是“混乱、不可预测、不可计划”的,因为创业是存在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我们虽然不可能预测未来的偶然事件,但总可以预测许多方面的发展趋势;虽然不可能把一切事情都计划周全,但总可以把基本的、主要的、关键性的工作计划好。创业需要许多技能和思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定好位、用好人、走好步。问:为了抓住市场和商机,所需的最少资源是什么?具体该怎么做?
答:为了抓住市场和商机,最省钱、最有效的办法是用好互联网,是通过互联网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网上有价值的信息不但多得很,而且几乎用不着花钱,或者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关键是会不会在互联网上搜集信息。用好互联网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巧,为增加这方面的知识技巧,既要重视自学、自练,也要接受培训。问:我如果制定个人或团队的“创业战略计划”,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要素?
答:创业战略与创业计划虽然有联系,也有许多共同点,但毕竟不是一个东西。创业战略是对创业的谋略,为了创业成功要谋划好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的东西,把这些东西谋划好了,再制定创业计划。创业计划讲究具体,如果创业战略不正确、不准确、不高明,创业计划制定得再具体也没用。制定创业战略,首先要了解战略知识。在了解战略知识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市场到底潜在需要什么和自己到底有什么特长。不把这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搞清楚,就不要盲目投资。投资是为了赚钱。盲目投资不但赚不了钱,而且还会赔钱。这方面的沉痛教训太多了。问:作为一个研发部门,技术转让年度额从100万到200万,再到500万以上,管理者寻求市场关键转折点在哪里?
答:研发部门要加强研发战略研究。要善于用研发战略指导研发计划,用研发战略措施落实研发创收目标。每一个行业有每一个行业的市场转折点,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市场转折点,再加上引起市场转折的因素很多,所以对这个问题很难笼统地回答,笼统地回答问题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在这里只能讨论共性问题,不能讨论个性问题,所有个性问题都需要专门研究。问:一个人为把自己培养成为创业者,需要哪些最重要的技能、价值观、才智、能力和思维方式?
答:我认为,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位优秀的创业者,最需要修炼的是五个字,即德、神、胆、智、毅。德是道德、神是精神、胆是魄力、智是智慧、毅是毅力。德、神、胆、智、毅是创业成功最基本、最主要的素质条件。除了加强这五个方面的修炼,还要善于专注于一件事,善于用新办法干新事,善于高标准地干事,善于团结众人干事,善于循序渐进地干事。问:工作中员工的要求和决策层不统一时,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如何平衡团队的思维?
答:平衡团队思维的关键是中层自己要有科学主见。高级的中层干部不是只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不是只会听上级的话和让下级听话,而是还会影响上级并接受下级的影响。在企业不能只讲究上下,也要讲究对错。发扬民主、实事求是,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问:不断降低成本是企业管理制度永恒的主题,应采用哪些有效的办法?
答:不断降低成本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降低成本的办法很多,例如使用先进设备、先进工具、先进技术、先进工艺,使用新材料,采用新的布局和流程,提高专业化程度,加强对生产、供应、外协的管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加强对营销和办公费用的管理,实行联琐经营,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等。成本管理要善于抓重点,只有抓住重点才能有效降低成本。由于企业的情况不同,所以成本管理的重点不同。因此,对成本管理重点也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问:无论哪一个层次的管理者,都要不断地向部属、员工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才是负责的态度,才能突破经营的瓶颈,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针对国企员工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答:对员工提要求应注意五点:第一,要努力使自己提出的要求合乎事理、合乎情理。如果不合乎这两个理,或者不是特别合乎这两个理,他们就不听或不大愿意听。第二,要发挥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上行下效。第三,要善于把某些要说的制度化,让制度替自己说话;第四,要重视机制创新,许多方面的机制都要创新。存在决定意识,各种机制改变了,员工的意识及行为也就逐渐改变了。第五,要加强人事调整,该引进的就要引进,该撤换的就要撤换。经常提要求虽然能够改变人,但不能改变所有的人;对不可能改变的人就要撤换,省了让他们误事并影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