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中国汽车工业命运如何?中国人关心,外国人也关心。在国家经贸委不久前公布的《汽车工业“十五”规划》里,人们看到了详尽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思路。近日,总部设在德国的世界著名战略管理咨询机构 - 罗兰贝格公司,公布了“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十大趋势研究报告”。 罗兰贝格公司称:他们历时120天,调查了中国10家整车制造商和90家零部件供应商,同时对南美、欧洲和美国资深的汽车行业专家进行了专访,在占有大量数据材料的基础上,写出了近100页的报告。 由于主旨不同、视角不同、身份不同,洋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迥然不同于国产报告,他们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值得人们借鉴参考。
入世后,中国政府的“地方保护”仍发生作用。 罗兰贝格公司说,贸易保护主义的减退和瓦解是一个渐进和持续的过程,还不乏受到本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即使关税下调了,非关税的限制也还会存在。日本早就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但日本的汽车市场一直以来受到保护,美日间的汽车贸易战时有发生。法国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对韩国产品也采用配额制,并未完全放开。 根据中国实情,中国政府的政策和措施的执行,在地方上相差甚远,这更为地方保护主义提供了可乘机会。总之,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不同地区的贸易壁垒不可避免会发生,贸易自由化是渐进的过程。 一地方政府官员说:“如果社会稳定或政治制度受到威胁,有关WTO条款的任何承诺都将受到质疑。” 一外资汽车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称:“地方政府有足够的理由不去执行WTO条款。” 10年内,中国轿车市场在全球增长最快 罗兰贝格公司分析,10年内,中国将是全球轿车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2005年前能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此后更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私人购车逐渐成为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车型的私人购买比例不断地攀升,一部分地区的私人新车购买数量已经接近或超过50%。罗兰贝格预计:“中国轿车市场销量在2005年将达100万辆,2010年将达200万辆,其中增速最快的将是排量1~2升的私人用车”。中国巨大的轿车市场让国内外的汽车厂商垂涎三尺,10年内,不断有新的“汽车厂商”出现在大众面前。 5年内,中国汽车的生产能力仍然大大过剩 罗兰贝格认为:尽管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能力总利用率远低于50%,但未来5年内仍将有40万辆生产能力的扩充计划,而目前轿车价格仍然比国外的同类产品高出一倍多。 产量不断增加、价格远高于国际价,必然导致国内轿车价格持续下降。同时,新产品涌现,也使老产品价格下滑,利润缩小。 罗兰贝格预计:“假设此后没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的扩张,产能过剩现象至少要到2005年才能有所缓解,此后整个行业将经历一场大规模整合。持续降价必然进一步加大小规模整车制造商的压力”。 国际汽车制造商加速深入中国市场 罗兰贝格公司称:先进入的国际汽车制造商已开始利用先入优势,不断向销售环节和供应采购环节渗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品牌为中心转移。他们正准备在中国开创汽车消费信贷的新业务。新进入者正通过不同方式加紧进入中国的计划,为入世后的中国汽车市场打下一个基础。 罗兰贝格指出:“面对新挑战,先行的制造商已开始调整其产品、采购、品牌运营及分销战略,而新的进入者正在加速他们的市场进入步伐”。 10年后,4~6家制造商主导中国轿车市场 罗兰贝格指出:目前,中外合资轿车厂股比都是50%?50%,将来在这方面会有所变化。因为双方同时控股都不能完全贯彻各股东集团的战略计划。罗兰贝格预示国内轿车市场上会有两种发展情况,中外方的股比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一种是区域化,类似中国的家电市场的演绎过程,中国汽车企业经过与国际品牌的较量后,在生产、市场、技术等方面有了相当进步,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并在中国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直接与跨国公司竞争。 另一种是全球化,跨国汽车制造商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在全系列产品和细分市场上占主导定位,带动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球营销网络,最后惟有跨国公司生存下来。
罗兰贝格认为这两种状况的混合局面最有可能发生。一旦入世后,市场开放,国内汽车制造商将与国际品牌同台献艺,大量的整合和兼并不可避免。中国的汽车工业将出现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同时发展趋势。罗兰贝格预计:整合过程不可避免,“2010年后,中国轿车市场将由3?4家全系列和1~2家针对细分市场的制造商所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