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2005年的PC产业已经是帝国斜阳,摩尔定律的逐渐失效,价格战、规模战的日益惨烈,无疑使整个行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整体利润的不断稀释,使整个PC行业已经挣扎于边际负利润的临界点。
而另一种稍显边缘的观点则认为,PC虽已不复当年之盛世,但也不会没落,PC会成为一种稳定的产业,值得长期耕耘。当2005年年底,联想和HP的PC收入及利润都相当可观的消息传来时,似乎又为这种观点提供了充实的佐证。
TCL电脑的看法显然也属于后者,而且,在借鉴手机、汽车等行业由标准化向细分化转变的必然发展历程之后,TCL果断提出“PC也要分男女”的观点。于是,当其他PC厂商在为同质化破局一再高举价格屠刀时,TCL以唯美个性演绎极致的女性电脑在细分市场上另辟蹊径。2005年3月8日,TCL向全国100多家媒体率先发布了全球第一台完全针对女性用户的台式PC“S.H.E”,在市场上一炮走红……
三节 对PC的未来展望新摩尔定律
在IT产业里有两个摩尔定律:一个是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总结的广为人知的关于芯片性能每18个月倍增的定律,另一个则是由杰弗里·摩尔创立的关于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定律,这里称为新摩尔定律。后者可能不如前者那么简单、明了,却指导着高科技公司的发展。
摩尔认为,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大略可分为早期接纳期、鸿沟期、保龄球道期、旋风期、主街期(Main Street)、衰退期。
而PC市场也正从主街期步入衰退期,因此,这也是IBM放弃PC部门,转手联想的重要原因,而在PC市场进入衰退期的同时,新的产品诞生,又将重新开始一个新的技术产品生命周期。
后PC时代
在3C融合的趋势日渐逼近的时候,PC也开始浮现了一些新产品的特征,即将进入下一个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接纳期。
客厅。进入客厅!——英特尔贝瑞特在谈。微软盖茨在谈。优派朱家良在谈……而几乎所有PC厂商也都跟在后面嚷嚷,“我们关注消费市场,我们有Media Center PC(媒体中心电脑),我们要进入客厅……。”从各大厂商对客厅的关注和投入可以看出,PC产业有待在客厅焕发新生。
客厅,对应着一个全新领域——消费电子。一下子把PC从产业发展的“窘境”中拯救出来。IT厂商对消费领域这个“香饽饽”趋之若骛。从2005年的CES 展参展厂商的规模就能看出,IT厂商已经大肆进军客厅。这个时候,PC已经不再是我们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PC,它的功能远比传统意义上的PC更强大。
2005年,也许将是PC场上的“客厅”元年。
细分战略,PC时代与后PC时代的过渡战略
PC目前的状况正是在衰退期徘徊不前,这时期特征是企业利润增长较缓慢、占据很大市场份额。这一阶段用户会受到更新的技术的诱惑,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对产品进行小改进,保持对用户的吸引力。因此,为了拖延PC产品衰退期加剧的时间,赢得研发下一代新PC产品的时代,细分战略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细分战略可视为是一个从旧产品的衰退期与新产品的早期接纳期之间空挡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性战略,它通过对消费者的深入研究,从中挖掘出有可能会成为新产品早期接纳期的早期用户群,为新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的轮回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TCL电脑的细分策略对于旧的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逝去无法阻挡,但是细分战略仍然很有可能帮助企业赢得未来,这是因为——
n 细分策略不仅能够给TCL带来好的利润值,也能带来较为忠诚的用户群,而在未来,能否抓住重点消费群是成功的基本;
n 细分策略能使企业更注重创新和研发,尤其是ID工业设计和基于消费者需求的创新,这在未来的消费电子时代都是主要的竞争要素;
n 基于消费者的区隔能使TCL电脑将来能够广阔地利用外部资源而不局限于内部,而未来的竞争实际上是产业链上资源关系的竞争;
n 细分策略使TCL电脑能够逐步走向以不同消费群的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的品牌管理机制。
简而言之,TCL电脑的未来任务既艰巨又精采,成功与否,将取决于TCL电脑能否将细分策略发展为品牌核心价值,以及从产品创新到资源整合的竞争优势。
不是尾声
今天,我们又收到TCL电脑公司的战略文件书:2006年他们提出新的战略主张:“转型笔记本,做精台式机”。据包文青透露,他们的“做精台式机”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细分精品,主要定位就在时尚的城市年轻人,那些希望享受科技的,享受视觉、听觉、触觉的消费者。在这方面,台式PC不谈什么配置价格,谈的是生活时尚和娱乐,满足消费者追求“美学价值”与“身份认同”的内心需求;二是大众精品,主要定位在一般工薪家庭、中小学生家庭,他们同样渴望市场上的精品,但决不是奢侈品,而是价格适当的精品台式机。
2005年的11月20日,TCL在广州的长隆酒店——一个充满自由和激情气氛的风格酒店举行了海盗2代的发布仪式。现场烘托的不是各种技术参数,而是陆风越野车!现场制作的宣传物料上,机器配置已退到角落,只是以小小的字体作个说明。据现场的市场人员介绍,他们会在时机成熟时,彻底抛掉产品的配置表。他们希望通过用户通过图片尽情体验到产品的价值而下决心购买,而不像过去那样把配置价格仔细比较过才下购买决心。
因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以往消费者选购家用电脑时偏重于“理性”的各种规格和电脑运行的速度。而现在大量的个人电脑出现同质化趋势,在产品功能与品质相差无几的情况下,CPU工作频率又或硬盘转速,对消费者来说早已不像过去那么重要。而产品外观、个人使用感受则日益受到关注。至于选择电脑的话语权,也逐步由原来的专业人士,交棒给普通的大众消费者。毕竟,个人用户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感官,而非来自权威人士的数据。感性诉求日益战胜理性指标,令偏向于个人需求的“美感”体验,成为了决胜未来的要素。
专家点评:陈一枬(威汉环球伙伴机构创办人)
应该说PC市场是一个很难做的市场,不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品牌传播,都似乎走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经历了若干年的激烈竞争后,真正记得的PC经典案例其实只有三个:
第一、IBM在推广“易用性”的卖点时,试图打破陈旧而中规中矩的形象,因此采用卓别林作为代言人,推出一系列广告,开创了IBM个人电脑的发展高潮。而后期随着IBM从个人化使用到整体解决方案的策略转变,才终止了该方向。
第二、Apple,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完全改变了PC行业的定义,从脍炙人口的“1984”传播战役,苹果一直致力于创新,直到今天依然被认为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品牌。
第三、Dell,不同于前两个品牌,Dell的经典在于颠覆传统商业模式,去除零售环节的障碍,改变购买PC的习惯,提供定制性的产品和服务。
应该说TCL推出女性专属电脑的想法,与历史上几个重要的革命性PC时刻相比,并没有那么的进步,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以市场需求来区别品牌定位,也是市场上首个提出专为女性制造的电脑。PC市场已经很同质化了,不论是功能还是设计都很难在市场上真正的独树一帜。而TCL就很聪明的从感性角度入手,创造自己的竞争差异性。
虽然整个想法听起来很新鲜,但案例并未介绍得非常深入,除了一些产品命名和功能介绍以外,还有其他什么是专为女性而生的呢?产品是否真正研究过女性的想法和感性需求?为什么女性电脑会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其实女人是有很多种类的,很难以一种PC概念而满足所有女人的需求,因此在此方面应该有更多可以挖掘的空间。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但还是有颇多角度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比如说更好的解析女人的需求,发现开发新产品和传播角度的机会点等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协作顾问机构与21世纪报社合编的《中国十大品牌战国策》一书,所选取的十个中国品牌案例,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与Interbrand公司联合评选的“2005中国品牌建设年度十佳案例奖”。不同于其他品牌奖项之处是,本书更关注中国经济变局与西方经验交汇中的品牌建设方法。本书即将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这里特通过中国营销传播网首发百度、蒙牛和TCL电脑3个案例,欲了解详情,请登陆 http://www.china-te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