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评述三一
![全球并购大局:东与西“双向行”](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231589658043.jpeg)
全球并购大局:东与西“双向行” 如果把三一的国际化路径作为一个案例来分析,也会是个很有趣的案例。无论是做产品贸易还是绿地投资,从第一轮到第二轮,三一都是基于临近国家和地区,或者说和自己相近的新兴市场开始,然后才是发达国家市场。如果把全球市场比喻为一个阶梯的话,三一采取由下而上一步一步往高层级市场走。在这一点上,恰好和发达国家的市场拓展方向相反。 三一这么做,显然是发挥其所长。具体而言,这样两点决定了其战略方向:其一是已有的资源优势匹配邻近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而且,工程机械行业的产品体积都比较庞大,出口之初,邻近市场可以节省物流成本;其二是发达多家和地区的产品和服务等准入门槛较高,发展初期的三一,基于自身的产品质量、人才贮备、管控能力、服务水平等,应当选择和自身发展阶段更匹配的市场。 进入到并购阶段,目前普茨迈斯特的CEO成为三一的高管层,从人员组合来看是迈出了第一步。此外,据悉三一在德国的绿地投资,原计划用于产品研发和生产,因为并购可调整生产安排。并购普茨迈斯特带给三一的最大收益,在于研发。 从企业全球化的历程来看,出口产品阶段对企业的要求相对较低,关键在于研发和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但是从绿地投资阶段开始,企业还必须进行本土化,从软件到硬件,如人才、采购、物流最终都要依靠本土解决。比绿地投资还要复杂的并购整合阶段,企业将面对整合这一最大难题,这个过程也可能发生很多摩擦,直接关乎并购成败。 晋升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与美国卡特彼勒这样的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三一的优势是其制造能力和海外营销。当然,服务和零配件也非常关键。我曾经参观过三一的服务展示中心,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三一显然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在对液压器等供应商选择上,三一全部选用世界一流的供应商,保证整个产品品质和服务。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整体要化解的一个风险,应该是来自价格竞争方面的,这主要是因为其零首付、低首付的竞争策略。这其实也是一种价格竞争,本身是行业激烈竞争和产品供大于求的体现,首先带给企业的便是财务压力。由于产品直接和工程、房地产、建筑行业相关,而这些行业本身需求波动很大,所以自然给制造企业的研发、生产、库存等造成压力。若制造企业依靠纯粹的价格竞争吸引,只会把自身置于风险之巅。为此,建议这些企业在产品差异化和增值服务上想办法,差异化甚至还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产品议价能力,摆脱纯粹的价格竞争。 结语 2011年初,撰文给英国《金融时报》时西蒙教授写道:“三一重工不是一家典型的中国企业,但它代表着未来的方向。”论及三一并购普茨迈斯特时他说:“这笔交易可能预示着——金融危机给大多数企业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这样的话,三一并购普茨迈斯特之后,更多类似的交易将会到来。中国和印度的公司,将会在未来收购中扮演重要角色。全球并购现在已经改变了方向,或者说同时在向两个方向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