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港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广东的发展与演变;接着从产业分工趋势与未来的产品市场定位的角度探讨了港资制造业在广东的发展路向,从广东对香港服务的潜在需求与粤港服务市场的发展方向的角度探析了港资服务业在广东的发展路向。分析结果表明,港资企业在广东的产业分布领域将会更加广阔,产业链将会进一步强化,产业分工方向将会密切体现各自的优势变动轨迹。在当前双方经济所面临的新内外环境下,在当前双方比较优势发生了巨大变动的情况下,粤港的经济互动将会更加紧密、深刻与平等。
[关键词] 港资企业;广东;产业分工;发展路向
一、引言粤港之间的经济合作源远流长,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两地之间的经济接触和合作更为紧密,这进一步促进了两地关系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持。香港一直都是广东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而广东省乃香港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从1979年到2003年5月,广东的外商投资企业98429家,合同投资额2062.49亿美元,实际投资额1299.47亿美元。其中港资企业有74067家,合同投资总额1394.36亿美元,实际投资总额888.05亿美元,所占比例分别为75.25%,67.61%,68.34%。“前店后厂”式的跨境制造带旺了香港的生产服务,反过来又提升了内地制造业的生产力。粤港这种合作模式涉及精巧的分工,在过去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成效显著。但是,随着中国内地更多的城市和地区对外开放、中国加入WTO和CEPA的实施,粤港双方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香港对于内地的作用和地位在逐步削弱,广东也面临着中国内地其它地区在吸引港资方面更为激烈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双方比较优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动的今天,港资企业在广东的产业发展策略又将面临怎样的路向选择呢?二、港资企业在广东的发展与演变
香港公司在广东地区投资的领域非常广泛,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均有渗透。至今为止,香港在广东地区实际投资额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上,下面的分析将集中于港资企业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与演变。(一)港资制造业在广东的发展与演变
香港公司对第二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上,主要是一系列出口导向型的加工产业,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服装、塑料、机器和家用电器等。20世纪80年代,香港制造业步入成熟期,以轻工业消费品为主的香港工业产品,随着全球市场的迅速开拓和需求量的急剧增长,香港的弹丸之地以及有限的劳动力,已无法适应其发展的需要。适逢当时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到内地投资发展加工贸易生产。这就为香港制造业的向外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吸引香港制造商大规模向内地搬迁。香港公司首先将它们的工厂从香港转移到了广东,然后在这里将它们的生产基地扩大和升级。80年代初期,港资公司主要从事诸如玩具、衣服、塑料产品和五金等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80年代末,新的投资深化、并扩展了港人控制的生产基地。传统产业中的生产向纵深方向发展,包括投入品、零部件和半组装制成品。产业基础也扩展到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90年代,生产基础进一步扩展到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组件和配件、通讯设备、精密仪器、智能玩具和精细化工。到2000年,设立在广东的港资公司中,大约有70%从事于纺织品、服装、电子、玩具、金属制品、塑料和其它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品的生产。大约有80%至90%的香港塑料工业、大约85%的电子工业和90%的手表和玩具工业转移到了广东。这些工厂的绝大部分通过出口加工的OEM或ODM从事出口业务。“前店后厂”式的分工令广东能够充分利用其土地、资源和低成本的劳动力,结合来自香港的投资、管理、技术和市场知识进入国际市场。与香港毗邻的广东地区,便因此建立了庞大的制造业基地。而香港在自由市场环境下孕育而成的市场优势,令其成为设置总部以管理广东省生产活动的理想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制造业和与制造业相关的贸易行业中,粤港两地内部的分工也在不断演变。总的来看,香港公司将生产前和生产后的活动都放在香港进行,比如设计、规划、市场营销、销售和物流活动等,以及高级管理和金融活动;而将生产和与生产相关的活动分散到广东。或许,从广东省内香港拥有的或是香港投资的制造业和相关的贸易公司的活动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时的分工。目前在广东省有业务的公司的香港办事处主要担当财务管理、地区总部、销售及市场推广和资讯科技管理。
图1 各项业务的地点选择资料来源:《珠三角制造——香港制造业的蜕变》,香港工业总会研究报告,2003年6月,P32。这份报告的有关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在2002年4月邮寄给所有122809间在香港登记为制造业或进出口公司的机构,共收回2579份合格问卷,其中三成为制造业公司,七成为进出口公司。图1的数据来源于上述调查中的1109间在广东省拥有工厂管理及经营权的公司,有关问卷在2002年11月邮寄给这些公司,结果收回481份问卷。
(二)港资服务业在广东的发展与演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开展,香港公司在广东服务业的投资也逐步展开。广东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开放服务业的地区,今天,广东的大部分服务业都有外资渗入。但是,由于对服务业中的外国投资者在诸如资产、销售收入和注册资本等方面都有限制性规定,导致外资对这一领域的介入要比对制造业或者贸易的介入浅得多。广东许多服务行业的海外企业都是大型跨国公司。许多公司进入中国的目的,是为它们在该地区有经营活动的跨国制造业客户提供服务。尽管大部分跨国公司并非来自香港,但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在香港有区域性的经营功能,或者是从香港协调管理在广东的部分业务或者为其配备人员。中国加入WTO以及CEPA的实施,降低了香港的服务业以及从事服务业的人员进入内地的门槛,这促进了香港的服务企业进一步向广东地区渗透。三、港资企业在广东的发展路向分析
广东强大的产业优势和香港强大的金融、贸易、物流、资讯和专业支援服务优势以及两地在产业、市场、融资和人才等方面的互补性使港资企业在广东过去二十余年的发展中成效显著。但是今天广东地区本身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意味着粤港未来的相互影响将比过去更为深刻和平等。对于未来港资企业在广东的发展来说,广东的活力带来的应该更多是机会、而不是威胁。香港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物流枢纽地位,使之可以从广东地区蓬勃而多样化的产业发展与贸易中获益;香港的服务业优势,正好与广东巨大的服务需求相匹配。香港的专业人士已做好准备,去满足广东对管理、会计、市场营销和专业咨询的需求增长;香港的开发商和建筑公司在广东的几个大型发展项目中,都起到了龙头作用;香港的营销商、物流和零售公司,也将从该地区消费者需求的迅速扩张中受益。能够在广东地区成为优胜者的港资公司,将是那些理解该地区的发展轨迹,并找到可资利用的方法,进而融入这一发展过程的公司。港资企业在广东未来的发展路向必将继续体现粤港各自的优势变动轨迹。(一) 港资制造业在广东的发展路向
1. 港资制造业在广东的产业分工趋势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基本集中在中国内地,对香港企业、广东本地企业和跨国公司来讲都是如此,因为他们要寻求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一方面,香港企业与跨国公司一起,将把越来越多的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经营活动,如采购、包装、质量控制和仓储等,直接转移到广东。另一方面,CEPA为许多原产香港的商品进入内地市场消除了关税障碍,可能引发钟表、时装、化妆品、珠宝等部分高增值产业回流。根据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对一百一十四家香港公司的调查显示,近一半被访的制造业公司表示在CEPA正式实施后,将会考虑在港投产部分生产工序。①大多数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活动将继续保留在香港。一个共识是,作为与外国客户联络和互动的平台,香港具有压倒性优势。但是,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性以及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一些直接针对海外客户的市场营销活动也会逐渐转移到广东。或许,从广东地区内香港拥有的、或是香港投资的制造业和相关的贸易公司的活动演变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两地的分工趋势(见图2)。这些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活动很可能进一步北移至广东省。
图2 未来两至三年各项业务的地点选择资料来源:同图1。
2. 港资制造业未来的产品市场定位从产品出路来看,目前香港在内地的制造业活动乃高度出口导向型。港商在内地工厂生产的产品中平均有71%供出口,19%用于转厂作进一步加工,只有10%供内销。以出口比例分析,估计约49.3%的公司,其在内地制造的产品全部供出口。②上述数据证明香港在内地的制造业活动乃高度出口导向型。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港资企业的产品定位将与今天有较大的不同。从扩大产品市场的角度出发,随着内地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商品需求量的不断扩大,香港的制造业在广东的产品定位应该是立足于国内外两个市场,在鼓励出口的同时,积极发展满足中国内地市场所需要的工业部门和产品。从促进产业升级和改善贸易条件的角度来看,港资企业会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立足于品牌,加大产品设计、原创开发力度,在擅长的行业做细做精,占据世界市场前沿地位。利用香港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产品设计与宣传的成功经验、市场和竞争意识,结合珠三角的人力资源和产业集聚的优势,努力走向世界市场。
(二) 港资服务业在广东的发展路向
相对于制造业而言,香港服务业在广东投资的比重不高。随着香港与内地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WTO及CEPA的实施,分隔内地与香港市场的关税壁垒和准入限制被逐步撤除,贸易和投资进一步便利化,为两地在服务领域上更为密切的互动提供了实质机会。1. 广东对香港服务的潜在需求
广东对香港服务提供商高质量服务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广州中山大学在东莞进行的一项关于“企业对生产性服务需求”的调查指出,香港是东莞企业生产性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特别是在贸易和与贸易相关的服务领域(见表1)。但是,如果市场开放的话,香港的服务提供商可以进一步提供服务的范围更为广泛。特别是,香港服务提供商在专业服务、信息、中介以及金融行业的份额,要远远低于其在贸易和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中的份额,同时也远远低于香港在这些行业被期许可以达到的份额,因为香港现有的技能和实力十分强大。因此,人们应当关注的是这些以及其它行业对香港和以香港为基地的服务提供商开发的潜力。资料来源: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关系研究”,《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经济互动研究》,2002年4月,P37。
在一份香港贸易发展局对内地私营企业的调查报告中,珠江三角洲被访者认为,香港的服务商适合内地企业的需求的比例高很多(见表2),这种差异表明,未来香港和香港企业可以有比今天更多的机会服务于内地企业。
资料来源:香港贸易发展局。
2. 粤港服务市场的发展方向
未来港资服务业在广东的发展方向将与今天有较大的差别。先前由于市场分隔和一些制度壁垒,香港服务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比例不高,两地服务业的合作也就更少。香港的服务业和内地的服务业基本上分别服务于两个分隔的市场。CEPA关于对香港提前开放部分服务业市场、降低注册资本和资质条件、放宽地域、经营范围、领域和股权限制等,极大地便利了香港服务业和专业人士更多地进入内地;而广东的服务业需求大,发展势头猛,投资热点多,营商成本低等优势又进一步吸引了香港的服务业进入。其自然结果应该是,香港和广东的服务市场可能向整合的方向发展,粤港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将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香港服务业将从为广东第二产业服务拓展到为广东第三产业服务。香港公司会强化粤港服务产业链:在香港,金融和专业服务等高端服务部门会扩张;在广东,港资公司将会将一些劳动密集型服务流程转移进来,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基于降低成本和靠近客户的考虑,一些与广东制造业配套的支援服务业也逐步向广东转移。四、结论
通过对港资企业在广东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路向的探析,我们发现港资企业在广东的产业分布领域与范围将会更加广阔,产业链将会进一步强化,产业分工方向将会密切体现各自的优势变动轨迹。在当前双方经济所面临的新内外环境下,在当前双方比较优势发生了巨大变动的情况下,粤港的经济互动将会更加紧密、深刻与平等。新时期两地的经济合作与分工必须建立在对具体形势的了解与认识,对整体合作模式的统筹与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获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