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生命力的公司,其卓越之处在于:公司的“裂变”总先于社会经济风向标的转变。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能活70多岁。在40岁时它要用150天的时间把老的喙、指甲、羽毛拔掉然后重新等它长出来,然后开始剩下30年的自由飞翔。
企业的命运也是如此。我们常常把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信息万变的市场中把握机会,以变求生的;第二类则是不知如何变化或者根本不想变化,结果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回顾企业历史,杰出公司之所以杰出,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比别的公司更主动地掌握了变化的机会并能够自己提前变化。这个结论看起来很简单,也是所有管理书籍和理论反复阐明的道理,然而真正这样去做的企业并不多见,所以杰出企业少之又少。
所以我一直在寻找像老鹰一样的企业,一直希望中国有鹰一样的企业。
老鹰一样的企业就是我们称之为能够“裂变”的企业,这些企业总先于社会经济风向标转变,而不是自己盲目地扩张和成长。中国不缺扩张及成长的公司,但是没有“裂变”的公司、一个能够让自己的扩张与成长推进公司对于环境和社会的理解,并引领产业导向的公司。
这样的公司需要有:
第一,关注产品的生命力。 企业成长的核心就是产品质量的持续完善。迈克尔·波特在研究典型亚洲跨国企业时,非常惊讶地发现,亚洲企业家把办企业完全看作是在做生意,而不是创造新产品和服务,但是一个不能够首先想到发明产品、创新产品的企业家是不可能把企业发展下去的。三星打动我的第一个地方是他对于产品的专注和偏执,它曾经大刀阔斧地剥离非核心业务,认准数码方向全力以赴,结果成功。在中国虽然海尔已经是一个对产品非常专注的企业,但是海尔的多元化令我非常的担心。
第二,致力于核心能力的累积。
核心能力难以模仿,无法替代,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获取丰厚利润,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能为企业发展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所以企业的扩张如果不是累积核心能力,扩张就会失败。 第三,极强的危机意识。中国文化如果说有什么会让企业难以面对成长的话,其中没有危机意识是最可怕的原因。事实上,企业的发展,不管路途如何,企业管理者总是要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在中国,华为的冬天是被我们广为传播的一个管理故事,我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并没有准备好过冬的棉袄。
第四,重视对社会的回报。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企业对于社会的理解,也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家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企业家的胸怀,也决定了企业家职业的生命周期。一个成长型的企业,无论其选择何种扩张方式,对于社会的回报将成为扩张的一个关键要素。在企业可以扩张的时候,企业自身的生存已经不再取决于企业自身,而是取决于社会对企业的支持和理解,如果一个不肯回报社会的企业,很难得到真正的成功。
达尔文在其物种进化论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能够存活下来的,不是最有能力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对变化反应最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