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市场化 警惕“泛市场化”倾向



在我们这个时代,与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相比,有两项花费,高昂得离谱却又无可奈何。一是教育费用,一是医疗费用。一般的老百姓,无论平时生活如何富足小康,一旦摊上这两项费用,便要小心算计,否则就可能倾家荡产,“一夜回到解放前”。在我们的生活中,因病返贫,因贫辍学的悲情故事时有见闻。尽管教育和健康,历来都是我们政府工作报告中,始终强调要高度重视解决的两大社会公益问题。但现实的状况却很不理想。不能说我们的政府说话不算数,根本原因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泛市场化”的涡流之中。汹涌澎湃的变革浪潮,泥沙俱下,涤荡了腐朽的沉渣,也淹没着丰美的良田。二十多年来,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乎所有领域,都发生着新旧观念的更替。当转型成为时髦的话题,一些标榜思想解放的所谓激进派,为了迎合(讨好)西方强权国家,便竭力推动着一股“泛市场化”的思潮。于是,我们不知不觉就将市场经济错误地理解为市场社会。将市场化、资本化、利润化升格为全社会追逐的目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逐渐演化为“让全社会向钱看”。

 警惕“泛市场化”倾向

“泛市场化”思潮实在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危险的倾向。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安全等领域的市场化论调和行为,已经使中国社会阶层最广大的群体深受其害。近期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的10年间学费猛涨20倍,还有医疗行业高收费、医生兼职创利,甚至疫苗接种也任由中介机构操办牟利的现象,还有安全环保质量等监管职能也转交给以赢利为目的的非政府中介机构操作,乃至问题奶粉、苏丹红、煤矿爆炸、环境污染、食品中毒、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这些本该属政府直管的社会公益和基本保障问题,最终都成了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祸害和生命安全的杀手。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这样在“市场化”的泛滥中决堤溃毁了,就连温饱、受教育、安全健康这些最基本权力都难以保证。这能说是变革的胜利吗?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罗斯福,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那些将毁灭美国的东西,是不惜一切代价的繁荣,不惜一切代价的和平,安逸第一而非责任第一,对柔软生活的迷恋,以及迅速致富的生活哲学。”这个伟人对经济超级大国的忠告,我想也同样适合我们这个正在渴望成为经济强国的民族。当市场化的洪流在中国大地上惊涛拍岸之际,我们依然要一刻都不能忘记,在汪洋大海中还需要有几个岛屿,还需要有几个宁静的港湾。那就是,我们绝对不能把国家的责任推给市场,社会公益事业决不能蜕变为逐利行业,政府构建的安全福利体系决不能瘫塌。医疗是今天的民生,教育是未来的希望,安全是人权的根本。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对自己民众的承诺,是任何一个政府都要直接承担的责任,没有任何借口推脱回避。否则就是背离天理,就是腐败无能,就可能招致“覆舟之灾”。曾几何时,在“发展”的幌子下,“市场化”成为许多政府官员和学者们鼓吹的一个口号。一些地方甚至将市场化理解成了全社会私有化,理解成政府甩包袱。于是,所谓“国退民进”、“医疗体制市场化”、“教育产业化”、“安全生产市场化”等论调尘嚣直上,将我们的政府官员搅得晕头转向。很多地方出现了将“经济市场化”理解为“全社会经济化”、“全社会市场化”的错误倾向。市场经济扭曲为“市场政治(权钱交易的官场腐败)”、“市场文化(万众追星的低俗娱乐)”、“市场教育(高价择校的等级化招生)”、“市场科技(抱怨造导弹不如卖鸡蛋的浮躁心态)”、“市场福利(唯利是图的有偿服务)”、直至“市场国防(枪杆子里出效益的经商风潮)”。总之,一切行为都可以折成钱来理解。凡是“国有”的东西,通通“卖光”或干脆“送光”。于是一些贪婪的投机者在资本的逐利天性驱使下,像苍蝇般寻找有缝的鸡蛋,戴着收购、控股、托管之类的面具,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政府则成了无为而治甚至隔岸观火的看客。而教育、医疗、安全这些政府必须履行的神圣责任和社会公益体系,也在“泛市场化”的浪潮中沦落为少数营利机构的摇钱树,甚至连军队都一度为解决资金问题而“刀枪入库,马放市场”。结果是,读书成了贵族的特权,治病成了富人的福利,侵略者可以在我们领海领空耀武扬威,而老百姓最基本的吃喝住却成了高风险行为。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崇高的事业理想和奋斗目标都变得虚幻渺茫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性优越性又从何体现呢?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经济是坚定不移的道路。我们建立市场经济国家,也是寻求与世界经济接轨,实现民族富强的必然选择。但是,市场经济决不是整个国家机器的市场化,一个先进政党的社会责任决不能被“泛市场化”的潮流席卷一空。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足安康,是为了让老百姓拥有更好的权益保障,让全体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安全美好的国度。诚然,我们的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并将其视为政绩考核的最高标准。但任何事情做到极端便会好事变成坏事。比如,政府为支持引导企业发展,每年划拨几千亿资金进行各种补贴;而真正需要财政开支的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却经常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试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财政资金流向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政企分开的思想?是否有“劫贫济富”的嫌疑?我们觉得,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民众、监管社会,建立一个公平、安全、富强、尽责的国家。政府可以按市场经济规律给企业自由发展的政策,可以指导银行实施有效的融资激励来支持企业发展,但不应该把财政拨款直接投向企业。那些钱应该花在全社会民众都能享受到利益的公共事业上去。如果我们的政府将教育、医疗、安全、环保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将关乎国家民族未来希望的责任置之不理,那么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及我们党“三个代表”思想,都将受到质疑。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将动摇。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豪迈气概就可能荡然无存。

今天,我们欣慰地看到,我们党在经过对20年改革开放的总结反思后,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曾经风靡一时的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等“泛市场化”论调也被紧急叫停,那些疯狂侵吞国有资产的“吸血鬼”正受到法律制裁,国家安全环保质量等监管职能也逐步回归到了政府体系。这些举措过都是顺民意,得民心,安社稷的。但愿那些在“泛市场化”歧路上铤而走险的人都能迷途知返,重新回到关爱民生、造福社会的慈航上来,成为“筑广厦千万,庇天下寒士”的善良使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2252.html

更多阅读

人民币汇率及利率市场化改革 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

近日,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建议“中国央行应逐步淘汰存款准备金制度,提高银行体系资金配置效率”,与此同时,他建议央行应该制定并公布一个明确的短期政策目标利率,以稳定市场利率,避免市场对央行的政策举动有错误理解。任志刚2009年被任

探索再就业小额贷款政策市场化运作的有效途径 市场化运作

探索再就业小额贷款政策市场化运作的有效途径日期:2006-10-09 12:08:12点击:23上传者: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主任来源:《中国金融》2005年第19期自2002年以来,重庆市加大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贷款覆盖面不断扩大,取得较好成效

利率市场化与余额宝的兴起 余利宝和余额宝的区别

利率市场化与余额宝的兴起高善文姚学康尤宏业2014年3月24日内容提要本文第一部分介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利率市场化现状,以贷款利率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为前提,构建利率市场化模型,作为对现实条件下中国银行体系运作的近似,分析存

声明:《环卫市场化 警惕“泛市场化”倾向》为网友沉默如谜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