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何去何从



[本期主题]   

   编 辑 指 引 

   长期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都是中国金融业的焦点问题,而现在,112家城市商业银行所暴露出问题的严重性已经不亚于四大行——扩张和发展受限,112家城商行的总资产还不及中国工商银行的三分之一,内部管理和执行能力不佳,运营效率低下,此外,遗留问题和政治约束也限制了它的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困境越来越引人关注。城市商业银行该如何消除痼疾?该怎样选择未来之路?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由美国银行业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入手,预测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并提供了四种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家》:待解的四大难题

   只占银行总资产近7%的112家城市商业银行所面临问题的严重性绝不亚于四大国有银行 

   文/赖淑珠 罗 曼 孔令戟 杜 霞 

   近期,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和发展的纲要。 

   在中国的银行机构中,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在中国银行业所占地位小且缺乏影响力,但近几年已开始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长期以来,对于银行股权的结构性改革和公司变革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四大国有银行以及11家股份制银行的身上,无数的媒体都在探讨占有中国银行总资产70%的四大国有银行的改制问题。虽然112家城市商业银行目前只拥有银行总资产的近7%,但是,这些银行所面临问题的严重性绝不亚于四大国有银行。 

   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金融服务改革的副产品,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处理有问题的地方信用合作社并进行重组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目的主要是化解城市信用合作社积累的金融风险,维护地方经济繁荣、保障金融稳定。 

   在1995年成立后的10年中,城市商业银行拥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扶持地方经济、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资金以及服务于地方居民。 

 城市商业银行何去何从

   基于由国务院所赋予的特定社会责任,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至今,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 扩张和发展受限 

   * 亚规模:城市商业银行普遍规模都较小。112家城商行的总资产约为14620亿,还不及全国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的三分之一。 

   * 地理上的限制:城商行中分支网络最大的上海银行拥有200家左右的分支机构,但也仅为国内分支网络最大的中国农业银行的0.6%。全国城商行共有5200家左右分支机构,地理上的覆盖规模也仅大致相当于11家股份制银行的规模总和(5500家左右分支机构),与四大国有银行中规模最小的中国银行相比,还未及其三分之一。 

   * 业务组合缺乏多样化:城商行平均有四分之一的贷款给了政府和国有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仅占2.2%,剩下的是给中小型私有企业。贷款组合缺乏多样化,风险集聚在特定的行业,对所在区域及当地经济的依赖性过大。 

   ★ 内部管理和执行能力不佳 

   * 资本充足率:城商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6%左右,与法定的8%还有一定差距,新的资金注入迫在眉睫。 

   * 公司治理:由于当地政府多数是控股股东,政府官员和银行管理者身份重叠,公司治理结构不能达到优化,因此就降低了股东和战略合作者注入新资本的吸引力,对扩充资本相对增加了难度。 

   * 组织架构:城商行通常是根据银行的传统操作流程将组织架构按照功能为原则进行设置,而不是以客户需求或市场导向为原则。在这样的架构之下,管理团队缺乏市场意识,从而不能应对快速的市场变化。 

   *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绝大多数城商行仍然在使用过时的风险管理体系,先进的技术还未被广泛地开发和应用,巴塞尔协议要求还无法在近期内被完善。 

   * 人力资源管理:城商行的平均员工生产率仅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一半,在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人才方面,城商行还无法与全国性银行和外资银行相竞争。设计并实施基于绩效管理的薪酬和考核体系变得日益重要。 

   ★ 运营效率低下 

   * 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由原有城市信用社的运营模式、内控机制和IT系统发展而来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很多方面都无法跟上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更无法支撑其业务的发展。 

   * 管理和业务流程: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流程都较繁琐,包含着很多不必要的操作手续。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日益增加的内控要求,新的流程堆叠在旧有的流程之上,导致组织缺乏灵活性、对市场变化反应缓慢。很多流程因此而变得无用、高成本或错误的结合,既不能支持新的战略方向也无法支持新的企业价值观。 

   * 分支结构:由于缺乏有效的网络覆盖计划和机构开展规划,城商行的分支机构在吸引贷款和存款方面效率低下。平均来看,股份制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吸收贷款和存款方面的效率是城商行分支机构的2.5倍。 

   ★ 遗留问题和政治约束 

   * 政治和社会责任:由信用社演变而来的城市商业银行在由市场驱动的决策方面缺乏弹性,通常不擅于开发新的市场和商业机会,有时也不免沦为当地政府填补财政赤字的工具。 

   * 公司价值观和文化:基于原有的城市信用社之间的合并与整合,城商行拥有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员工,使得银行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 不良资产:基于政策性贷款、关联交易以及信用社遗留问题的延续,城商行的平均不良资产(按五级分类的后三类)仍占到14.5%,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平均仅为7.9%。目前城商行仍有1,160亿的遗留问题贷款需要管理者高度重视,且需要花大力气去调整和清算。 

   在以上问题中,有一些是中国所特有的,只能通过时间来慢慢解决,同时还依赖于政府的让步以及平衡当地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的相关措施;另外一些则是全球范围内的共性问题,国内的城商行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帮助自己解决现存的问题。 

   现今的美国银行业之所以如此发达、稳居全球统领地位,正是其经历了长达二十几年的重塑和变革之后才获得的结果。 

   (本文作者赖淑珠、罗曼均为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金融行业合伙人,孔令戟为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金融行业高级项目经理,杜霞为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咨询顾问)

 

《中国企业家》:美国银行业发展的借鉴

  美国银行业二十几年的重塑和变革经历,可能是中国银行业未来所要面对的

     文/赖淑珠 罗 曼 孔令戟 杜 霞 

   中国与美国在银行业的发展轨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两者都采取过严格的措施以规范银行业,扶持本土经济并确保社会安定发展。在各自经济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内,它们都由不同的事件触发了一系列银行业管制和解除管制的措施。在美国19世纪30年代后期,经济大萧条及储贷危机引发了管制措施的出台,在之后的20年间,管制愈趋严格,直至70年代才得以放松。而在中国,计划经济导致了对金融业的管制一直延续到中国加入WTO。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遗留政策约束以及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并存,而这些正与我们在美国80-90年代所看到的状况相类似。 

   美国银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 

   历史上,政府的举措通常都会对国家的金融稳定、巩固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萧条期,众多银行相继破产,将近4000个金融机构于1933年倒闭。自那时以来,联邦和州政府就担任起保护人的角色,开始控制商业银行的各种活动,监控的结果造就了美国金融服务体系框架的形成。 

   观察美国二百多年的历史,金融服务领域在20世纪初才刚刚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受到政府的关注。基于对政府管制方面的分析,我们将美国银行业的演变和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保护性压抑阶段:在30-40年代,由于紧随大萧条期而来的众多银行的倒闭,政府管制主要集中在存款保险,以及紧锣密鼓的检查与监督上,以此来避免更多的倒闭现象发生,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控制中求发展阶段:在50-70年代,银行发展日趋稳定并且积累到相当的数量和规模之后,政府将重点转移到规范银行的扩张上面,包括对区域和产品扩张进行限制。政策明确限定了银行可以在哪里设立办事处、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可以按何种利率收取或支付。直到19世纪80年代早期,商业银行的操作性定义一直保持得非常简单——“商业银行就是接受活期存款和提供商业贷款的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为规避这些限制而成立提供特定服务的银行就不足为奇了。 

   ★市场觉醒和自由化起步阶段:伴随经济发展的加速和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水平要求的日益提高,银行面临着产品多样化和渠道多面化的巨大压力。受市场需求的驱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立法开始放松,对银行在产品和定价上的管制逐渐解除。 

   ★业界整合和问题遏制阶段:到80年代早期,美国银行业受到第二轮倒闭的严重冲击。这一次,部分原因是经济不景气,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度草率的发展而引起的不良贷款问题,存贷业务都受到了严重打击。我们看到银行倒闭再次发生以及并购和重组也随之火热起来。到了90年代,很多全国性商业银行继续遭受着资产质量低下和倒闭的冲击(见图一)。立法者继而重新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管制以减少损失。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管制的要点主要仍围绕着解决储贷危机以来的遗留问题以及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管制解除的全球化阶段:立法者关注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长达10年之久,9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才又重新将目光聚焦在金融服务业的自由化上。此时,美国金融业开始面临全球的竞争压力,而美国股市的回暖则提升了公众投资非银行金融工具的意识,因此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项法案规定,只要银行能够操作充足的资本,就允许其扩大服务范围和拓宽业务领域。从此美国银行业终于实现了全面自由化。 

   法规管制的影响 

   正如上面所讨论的,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在引导和培育美国银行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他们的努力,众多的管制条款被通过、修改或废止,慢慢形成了今天的美国银行业。由此可见,政策制定者必须对市场变化和结构性危机及时回应,同时必须能预期政策推行的后果和波及效应,并制定相对的防范措施,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回顾美国银行业的发展,McFadden 法案、Glass-Steagall法案以及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可以看作是最有冲击效应和影响力的三项法案。它们决定着美国金融机构的运作框架长达70年之久。1956年通过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案限定了银行的经营活动。1933年通过的Glass-Steagall法案创建了三个不同的行业——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政府在这些行业之间设置了很大障碍来阻止多样化的大型金融公司成长过大而漠视公众利益,甚至超出政府的操控范围。尽管规避这些法规有很多创新的途径,例如建立银行控股公司和非银行子公司等,但因为法规规定银行业产品提供不能多元化,造成银行的相对竞争力下降,不能为他们的客户提供全套的金融服务。只有到了20世纪末期,当简单的银行产品已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需求、同时国外银行和国内其它金融机构已开始蚕食银行市场份额的时候,政府终于在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案废止了Glass-Steagall法案,修订了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并准许了全新的金融控股组织的设立,它可以从事保险业并经营有价证券,可以经营商业及投资银行的业务、投资和开发房地产以及其它相关的活动。这标志着自1933年来Glass-Steagall法案中对美国的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间跨业经营所设限制的解除,从而扩展了金融服务领域里的发展机会,并促进了银行之间甚至金融业间的友善并购。 

   另外,1927年通过的McFadden法案限制了银行的跨域经营。因为该法案的影响,许多只能在限定的区域内经营且提供有限的产品及服务的小规模银行构成了美国的基本银行体系。禁止跨州设立分支机构使得商业银行被定义为“单元银行”,除在自己的州内经营业务外,在其它州没有任何一家分支机构或办事处。这个法案造成了许多社区银行的形成,并在渠道拓展上增加了许多成本(见图二)。 

   限制持续了大约70年之后,随着1994年Riegle-Neal Interstate Banking and Branching Efficiency法案的实施,政府开始允许银行跨州设立分支机构。自开放跨州经营之后,跨州分支机构的数量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而银行总部的数量则逐年减少3.5%。到2001年底,美国的所有州全部实施了跨州设立分支机构的政策,McFadden法案此时终于成为历史。 

   美国银行业的架构 

   由于历史的影响和政策的演变,美国银行业高度分散。我们可以看到三类银行: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和贷款)银行、以及信用合作社。 

   商业银行在三类银行中居主导地位,今天已拥有着80%的银行总资产。在最近20年内,虽然银行数量减少了40%,但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长超过3倍,大银行成长的趋势愈发明显。由于限制逐渐取消,商业银行总体上经营范围拓宽,并更倾向于规模性扩张。 

   储蓄银行历史上主要从事房地产贷款,如为个人消费者提供住房贷款。在过去的20年里,储蓄银行已积累了雄厚的财力,因为是储蓄性银行,它们必须将超过65%的资产用在与住房相关方面并且用在企业贷款上的比例不能超过10%。这项规定使得储蓄银行的业务都集中在零售业务上。 

   信用合作社是非营利机构,因而是免税经营。信用合作社与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相比规模非常小,最大的信用合作社,美国中央信用合作社(US Central Credit Union)(260亿美元资产),资产还不及美国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5%(见图三)。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商业银行操控着美国80%的银行资产,其他20%由储蓄银行及信用合作社拥有。但在这约8000家商业银行中,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还不足10%,这些银行的资产总和几乎占全美银行总资产的70%,业务量巨大且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它们通常隶属于某个拥有众多金融附属机构和多样化产品组合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我们把这些银行称作“跨国银行”,如花旗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全国性银行”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如美国银行和美商富国银行(Wells Fargo Bank);“超级区域性银行”则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提供广泛的金融业务,如美联银行(Wachovia)和美国第一银行(Bank One)。它们是禁止跨区经营政策的产物,在McFadden 法案放松之后,通过扩张性并购而逐渐成长起来。“区域性银行”通常具有中等规模,更加局限于地域,如东南部的地区金融银行(Regions Bank),以及BB&T(Branch Banking & Trust Company)。最后,“社区银行”是规模较小、资产不超过10亿美元的银行,这类银行在全美共有5000多家。 

   未来中国银行业大规模发展将可能类似于美国 

   按照7%-8%的GDP增长率,中国的经济将在2015年超过日本,2040年将超过美国。尽管还有35年的差距,但银行资产(若年增长率保持20%左右)的快速增长使其仅需10年就能达到美国水平,而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四倍,中国的人均银行资产拥有量将在20年后超过美国。我们预期在未来几年里中国的银行体系的发展将在几个方面与美国近20年的发展历程相类似。 

   ★银行规模和服务能力将成倍增长 

   GDP增长速度在7%-8%,金融领域的增长势必要跟上节奏以确保增长的稳定性。除了开设新的金融渠道之外,银行借贷将依然是多数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考虑到货币供应的效应,银行借贷应至少保持15%的增长率,才能维持8%的GDP增长。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目前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但是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4倍,加上许多潜在的客户需求尚未被开发,中国银行体系需要数倍的扩张才能服务于社会并支持经济发展。 

   ★并购与联盟将继续加剧,尤其针对城市商业银行 

   中国的问题银行还没有面临马上倒闭的危险。但是由于不良贷款的原因,一些问题银行已经强迫被合并或收购。政府不希望也不会让银行倒闭,所以政府对问题银行的干预将不可避免。并购早已在进行中,我们预期友善并购将继续增加,这样不仅能解决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也是规避跨区经营限制的一种方式。 

   我们预期中国的并购不会像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一样大规模而遍及各地并以降低成本为主要考量。美国国内的并购创造了几个全国性银行和跨国银行;但是,中国已经拥有了较大规模的全国性银行,通过并购再形成更多的全国性银行也很难为社会及银行业创造更多额外的价值。不同于美国银行业那些为了取得成本的协同效应以创造股东价值的并购活动,我们预期中国的并购将主要以成长、多样化、扩张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为导向。毕竟,中国经济还在快速成长,尚不需要银行采取成本控制或者其它紧缩性的战略。事实上,近期发生在美国和世界上的并购已经重新定位于以收入的协同效应为目的的并购,而不再只是关注成本的协同效应。例如,JP摩根和美国第一银行的并购被认为创造了4.7%即22亿美元的成本节省。如果这个合并将目标纯粹定位于节省成本,JP摩根将不会为此项交易去花费30亿美元的并购成本。 

   ★未来大范围的合并还未被预见 

   一般来说,中国目前还没有过多的银行或过多的分支机构的情形。以银行的覆盖程度而言(用每百万人口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的银行分支机构来衡量),中国尚不及许多发达国家。在美国,每人拥有的银行分支机构选择是中国的3.8倍。并且,与在法国相比,在中国一个人要行走两倍的距离才能得到一家银行分支机构的服务。 

   但是,我们也不能被这样的分析所误导,因为这仅仅说明中国的银行和分支机构平均来看并不过多,但不意味着每个城市都是同样的情况。目前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泛北京地区。内陆省份相对来说并不发达,服务水平也比较低。伴随中国财富的增长、积累和进入内地省份以及人民对服务水平意识和产品需求的提升,银行服务中心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都会在全国更加平均地扩大并提升。 

   ★银行将呈两极端,一是规模,二是独特性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每个国家至少孕育出一家跨国性银行,例如美国的JP摩根和花旗银行,德国的德意志银行,英国的汇丰银行,法国的巴黎银行,以及日本的东京三菱银行等。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并支持它的私有企业到海外发展,就必须培育一家或数家跨国银行。不久前中国政府透过汇金公司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入450亿美元的资金,二者都开始与潜在投资者进行积极的对话以寻求未来在国际市场上顺利进行公开上市,据此,两家基于中国的跨国银行逐渐浮出水面。同时,许多小型但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已经开始处理遗留问题,并且为追赶领先企业而开始新的个性化发展。

 

《中国企业家》:美国社区银行模式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 

   美国第一银行的成功商业模型,对于具有相同规模、面临类似限制的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下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赖淑珠 罗 曼 孔令戟 杜 霞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与美国的社区银行相似,它们的规模普遍较小(资产不足10亿美元),在它们所属的区域内通过低成本的分销工具为客户提供基本简单的金融服务。它们专门为低收入的个人消费者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小型企业以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便利;将存款作为贷款资金;并致力于提高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的生活质量。但是,它们又有着不同点。美国的社区银行既不是开发银行,也不是政府的福利机构。因此,它们不会提供有政府导向性的业务;不会在政府机构的影响下经营;不会优先运作基础设施的项目;不提供特许的利率;也不会把社会的目标置于银行的财务目标之上。 

   美国的社区银行占全部商业银行资产的22%,类似的,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约占中国的商业银行总资产的30%,中国的商业银行包括三大类: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和112家城市商业银行。 

   一般来说,虽然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然而一家银行的规模大小并不是银行赢利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社区银行仍然可以是一种赢利性很高且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商业模型。根据美国的情况,赢利性最好的是那些资产在10亿-100亿美元的银行(相当于国内杭州、南京以及大连等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以及资产在3亿-5亿美元的银行(相当于葫芦岛、焦作以及马鞍山等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令人惊讶的是,最稳定(亏损企业百分比最小)的银行仍然是资产在3亿-5亿美元的那些小型银行(见图一)。 

   美国第一银行是全美第六大银行,2004年1月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收购前,它拥有71200名雇员,在14个州拥有1800家分支机构。在它的业务组合中,它拥有全美第三大信用卡公司,也拥有领先的零售银行、高质量的企业银行以及一流的投资管理公司。在历史上,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扩张、重组以及东山再起。 

   美国第一银行成立于1929年,由当时的国家商业银行和国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形成了它的前身——国家城市银行信用公司。1967年,国家城市银行信用公司成立了控股公司俄亥俄州第一银行集团,后来在1979年更名为第一银行。80年代以来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兼并和联合,不断进行跨州扩张,1998年兼并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之后,更名为现在的美国第一银行。新公司由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拥有40%的股份,其余60%的股份被第一银行掌控。 

   当合并之后的资产管理出现问题时,公司开始了重组的过程。公司发展了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但附属公司仍然保持各自的经营业务和信息系统,从而使总部的管理变得非常困难,也造成工作的重叠及绩效追踪的困难。为减少公司机构的臃肿,美国第一银行于1999年裁员5%,卖掉了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的房贷业务,并将高风险贷款业务出售给Household International公司。 

   2001年,美国第一银行改制成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从而将业务扩展到保险、信用卡和基金的领域。它通过收购Congress Life Insurance公司而进入保险业,后来又收购了苏黎世人寿保险公司在美国的主要业务。为发展信用卡业务,公司将美联银行的信用卡客户收归旗下,因此而增加了280万的用户和80亿美元的信用卡应收款,接着又购买了西尔斯公司308亿美元的信用卡业务单元。2004年初,经历了20年的快速增长(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20%)之后,公司成功地将资产扩充至2900亿美元,并以58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摩根大通银行,收购价为公司净资产的2.7倍,溢价14.5%。 

   回顾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美国第一银行通过几次重要而及时的战略性决策来确保它从一家小型的城市银行演变为一家超级区域性银行,进而被跨国银行溢价收购。这些战略性决策包括:成立银行控股公司来跨过禁止跨州经营的限制,收购信用卡业务来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重组有问题的业务单元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建立金融腔股公司来扩展产品及服务范围从而进入诱人的基金管理业和保险业。从美国第一银行近百年的战略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一系列的经验。 

   ★战略创新 

   银行拥有非常清晰的远景和发展战略,这些理念被高层管理者认同。当遇到障碍、限制或挑战时,银行及其管理者依靠团队精神、采取创新性措施共同克服困难。在市场和产品上的战略性发展没有因法规限制而停止,例如成立控股型公司来规避区域发展限制以及加强并购战略的实施来快速扩张规模。 

   ★塑造核心竞争力 

   尽管不断地扩张,美国第一银行永远遵守公司一直以来的目标,做大四个核心业务。并购是为了支持公司的核心业务发展战略,同时当某项业务不再支持它的核心竞争力时,银行会毫不犹豫地及时剥离该业务。 

   ★主动进取和价值导向 

   基于我们的经验,70%的并购行为并没有为股东创造价值。许多银行面临隐藏的问题,只有当新的所有者接管之后才暴露出来。美国第一银行采取了主动而及时的行动措施来重建它的并购组合、创造共享的后台支撑系统和削减公司赘余。这些决策往往让具有这类资产规模的大银行花更多的时间来应对,而美国第一银行则是在第一时间做出快速的应对决策。 

   ★适时的退出 

   2000年,Jamie Dimon 接替McCoy成为公司第四代CEO。他用自己的钱从新股东的手中购买了5800万的股份,每股28美元,以显示他重建美国第一银行的决心。当公司与JP摩根合并时,他成功地将公司股价增加到51.77美元,几乎创造了一倍的股东价值。由此可见,一家公司不需要永远都做收购者,有时候也可以成为被收购的对象。合并双方可能是平等交易,也可能对被购者更加有利,因为被收购的结果是建立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实体,就像美国第一银行与JP摩根合并之后成为全美第二大银行、从而成为世界金融界的领导者一样。如果美国第一银行坚持要做收购者,那它将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才能达到今天美国第二大国际性银行的地位。 

  总而言之,美国第一银行是一家反应迅速的决策型和创新型银行。它的商业模型非常成功,特别是对于区域性的城市银行的未来发展而言,需要通过创新的工具来达到地域上的扩张和产品上的多样化的目的。这对于具有相同规模、面临类似限制的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下一步将如何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企业家》:未来战略的四种选择

   这些战略选择并非相互排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对自身的竞争力和经营状态进行清楚地分析,也需要制定一个适宜银行发展步伐的规划来根除问题 

   文/赖淑珠 罗 曼 孔令戟 杜 霞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任何规模的银行都有机会在这场发展大潮中获得成功。尽管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规模很小且目前不具有差异化的竞争力,但它可以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定位,发展有别于大型银行的独特竞争力。 

   由于竞争和资源的限制,就算不考虑跨国银行,现有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很难只通过内部成长而发展成为全国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应有自己的独特之路,从而区别于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外资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最有可能演变成为一种独特的社区精品银行,或是泛省份的银行,还可以成为跨越省份的超级区域性银行。例如,“西部银行”可以通过西部省份某些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合并联盟来形成。 

  根据这些潜在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预期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可以有四种战略选择。 

  通过积极的并购战略,发展成超级区域性银行 

   如同美国的情况一般,由于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大,想要通过纯粹的有机成长而快速壮大是不太可能的。 

   想要成为一家超级区域性银行,首先,它必须是至少具有中等规模的城商行,且有一个强劲发展的城市经济为后盾。城市经济和财务水平的稳固发展是城商行向城市之外进行扩张的重要基础。强劲的家乡经济是成长的基础,是并购的资本,它使得城商行在向外扩展的同时无后顾之忧。 

   其次,为解决跨区经营限制的问题,它可能需要成立一个地区性金融腔股公司来支持分支机构的成长。控股公司的架构不仅有助于规避政策限制,也是拓宽银行服务范围的工具。 

   最后,它需要灵活地运用地区资源,分散地区业务组合风险,以及通过共享化的后台服务达到规模经济和节省运营成本的目的。 

   有机成长,成为一个社区精品银行领导者 

   对于规模略小但财务健全的城市商业银行,在自身尚未成长稳健时就采取跨区经营或并购的举措通常都会有一定的风险。为了建立社区精品银行的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是其不可缺少的发展条件,包括富有的省份或城市、相对稳定而多样化的经济组合以及较高的居民可支配收入。 

   这个战略方向的目标是建立并巩固社区领导地位,增加灵活管理信贷风险的能力,以及开发和保有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这一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是差异化的竞争、在各个方面做深做细。 

   银行必须付出额外的努力去服务于它的社区、客户和员工。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绩效考核都应当保持一致,即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精品产品和服务。我们并不是鼓励银行孤立自身,相反地,一旦社区领导地位形成,银行可以积极地与相邻城市和地区的银行互相联合,并在此过程中操控主导地位,共同为社区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在与外资银行谈判的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 

   出售,并入大银行平台 

   成长战略应当充满创新性和灵活性。一家银行并不一定非要成为并购者,相反,有时成为被并购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那些缺乏并购经验、受资源所限的银行可以考虑联合一家较大的品牌从而获得更多可利用的资源。对于一些银行,它们所在的区域经济规模过小,发展滞后,不利于保持银行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仅定位于本地市场并非长期生存之道。 

   因此,联合一家大型银行或控股机构可以协助其快速实现自身的扩张、产品的多样化以及管理人才的获得与提升。 

   例如台北银行,一个总部位于台北市、由市政府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近期以账面价值的1.72倍出售给与花旗银行联盟的台湾第四大金融控股公司——富邦金融控股公司,并与它的附属银行富邦银行合并,富邦银行的资产为台北银行的三分之一。尽管这是一例小吃大的反并购,但这项交易被看作是相当成功的,股东们获得了28%的溢价,相当于高出同类市场并购案例的20%。 

   台北银行作为一家传统的银行,从富邦的附属机构那里获得了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包括保险、证券、基金管理等,通过交叉销售,巩固了客户关系并激发了潜在的客户价值。这项并购加强了更名后的台北富邦银行在台北的领导地位,使得城市性的台北银行跃入金融控股公司的平台。

     改造,使银行走上正轨 

   对于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它们几乎不得不在考虑其它选择之前,先考虑这个选项。所有权结构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先前步骤之一。没有一个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任何变革都会无力。 

   一家银行需要有一套合理而详尽的改进计划,清晰明确的目标改进优先次序,还需要确保强有力的执行能力来把理念变为实际行动。同时,变革不能是贸然的,因为仓促只会在员工当中制造混乱,员工对理念不熟悉,很容易变成阻碍势力。 

   变革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根据银行自身文化及接受度不同,一次变革的执行可能需要持续数年,至少也要一年的时间。当然,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可以加强变革的内容并确保与国际领先做法接轨,但是实际操作与落实仍然落在银行管理层与员工的身上。 

   上述这些战略选择并非相互排斥。一家银行可以首先选择变革改造,然后再转向城市外的扩张或者寻找战略合作者。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对自身的竞争力和经营状态进行清楚地分析,目前很多银行甚至还没有透明的财务汇报体系,因此也就无法了解自己的根本问题所在;另一方面,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也需要制定一个适宜银行发展步伐的规划来根除问题。 

  变革改造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毅力、行动和时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2276.html

更多阅读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 地、县级城市商业地产风险大

      昨日又遇朋友求助,话题是一个县级市的新建建材市场如何招商?经了解获悉该建材市场位于县级市市郊,市场建筑面积可称当地最大,因而想打造称当地最高端的建材市场,但眼下的招商却出现困难,当地的建材商不想再扩张的居多,而上一级城

大城市交通问题与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新论

营销,人才,战略,还是管理,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答案也许是管理。  客观来说,中国很多本土医药企业,营销表现并不差,甚至能玩到极致。医药行业各种营销手段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推广方式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概念更是满天飞舞。但我们却悲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与控制问题,对资本金使用和对外融资的利益收取问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定义为,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均使变化波

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 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地方政府、地方企事业单位和城市居民入股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至今,城市商业银行在规模和实力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中具有显著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声明:《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何去何从》为网友叫哥就给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