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和双赢的关系 开启企业与媒体的双赢关系



序:让媒体成为你和你企业的一部分

  当今社会,传媒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传媒的方式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广播,随着网络媒体及其它新兴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使新闻传播的速度能一夜之间,传遍全球。网络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电视、报纸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第一时间使信息全球化,网络化,透明化。无论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大小事,还是发生在地球的每个角落的重大事件,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把人们关注的新闻最快的向全球传播。可以说,网络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使企业处于全球新闻透明化的包围中。因此,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可避免的要学会和各种媒体打交道。

  无论你是否愿意,媒体都已经成为你和你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很多企业老板和经理,平常不愿接受媒体采访,不愿让媒体了解,更有甚者,在南方一些企业打出“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标语。可见,许多企业对媒体的误会之深。把企业与媒体的关系看成了是防备的关系,害怕记者采访,害怕记者曝光。这是许多发展中的企业和单纯依靠生产加工发展的配套企业最初的真实想法。但害怕与媒体打交道,不愿和媒体打交道,并不代表你永远不和媒体打交道。很多人认为,我又不做企业广告和产品宣传,媒体又不是我的客户,我干吗要和媒体建立关系?无论你是直接和媒体打交道,还是要间接打交道,你总离不开媒体的支持。试问今天哪个企业还不会利用互联网进行办公、发布信息、交流等活动。互联网就是新兴的媒体。和媒体打交道并不代表只和媒体做广告和宣传。媒体也是正常运营的企业,我们日常看报、看电视、看杂志、上网等其实都是在和媒体打交道。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媒体的客户。媒体也是我们企业内部的客户,我们要学会和媒体打交道,才能利用媒体获得更多的支援和支持。和媒体打交道也是我们企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 站在战略高度看媒体。

  看待企业和媒体的关系,需要企业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媒体关系。企业与媒体关系,决不仅是广告和宣传那样简单。有时,媒体并不能对企业帮什么忙,但关键的时候,如果你不重视媒体关系处理或者没有应对媒体关系的经验、策略,媒体很可能给你帮倒忙。中国有句古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当今媒体传播手段多样化、网络化的时代,要让你和你的企业的负面新闻事件,一夜传遍全国、世界都是很容易的。在中国这样一个企业环境发展还不健全的国度,一次危机事件处理不好,就会倒掉一个企业。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在我国,创办一个企业是不容易,能成为名牌企业的更不容易。但因一次危机事件毁掉一个企业却很容易。一次媒体危机报道的升级,使当年销售额达80亿元的三株保健品帝国倒闭了,使中国知名食品企业冠生园倒闭了,使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巨人集团坍塌了。太多令人叹息的企业,因为不能正确处理媒体关系而破产倒闭。

  由此看来,媒体也是生产力。处理好了,可以扩大企业的效益,处理不好,就会给企业带来破产、倒闭。企业在进行销售渠道建设的同时,不防把媒体关系也纳入渠道建设的一部分。媒体通路建设也是一种生产力。著名策划人赵强在策划“矿泉壶大战”、以及出任名人电子词典销售副总的时候,就提出了媒体通路的重要性。靠他个人在全国媒体的关系和影响,迅速使名人后来居上,并为企业节省许多广告费。深谙媒体通路建设和媒体操作的还有格兰式公司副总俞尧昌、奥克斯市场总监李晓龙等。当然最重视媒体关系的企业当数“海尔集团”。据说,海尔总部用于企业宣传和媒体研究的专职人员不下几十人。

  2、 建立媒体通路和关系,就要熟悉媒体内部运营规律和潜规则。

  媒体也是有自己的运营规律,学会和媒体打交道,建立媒体通路,就要熟悉媒体内部运营规律和潜规则。只有熟悉这些,才能和媒体编辑记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潜规则是新闻圈内大家都比较熟悉和不愿挑破的事情。比如:在开新闻发布会时,企业要给被邀请参加的媒体编辑、记者送红包、礼品。与媒体记者、编辑建立联系的公关费用、进行日常、节日关系维护、沟通等的消费、危机稿件的公关费、软新闻稿件的写作和发布费等。大部分媒体也是靠企业化运作来生存和发展的。这些潜规则是不能拿到台面上的。这很多是大家形成的共识,媒体本身却是不允许,并严格禁止的。针对记者、编辑收受红包发现后就要处分,严重的开除。媒体的主要收入是广告费。但媒体的采编流程和记者、编辑的权限特点,使媒体不可能完全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何种情况下记者编辑能收你的红包,何种情况下不能收,这里面有许多技巧。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哪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编辑记者解决问题?哪种情况下只能通过主任、总编解决问题?这也有很多讲究。如果不懂玄机很可能把事情办砸。所以,国外的媒体服务公司就不一定能胜过国内的公司。总之,能先通过媒体记者、编辑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先去找领导解决。这样,就能通过事件处理,与编辑、记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使企业获得第一手媒体信息,获得更多变相采访报道企业的机会,通过正常途径宣传报道企业,引导舆论方向,避免危机新闻的发生。

  3、 正确认识媒体对企业的重要性。

  媒体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企业可以通过媒体广告和宣传迅速建立企业品牌和影响,现在很少听说:企业的产品不靠广告宣传就能销遍全球的。企业可以通过广告手段和策略,利用媒体,扩大产品销售,实现企业利润,传播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但并非加大广告投放就能达到这些目的。如何投放广告,防止宣传浪费,更是一门学问。诚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媒体宣传,但媒体对企业也是一把双刃剑,盲目投放广告不仅会浪费企业大量广告费,还会为企业带来媒体危机,打破媒体平衡。而且企业知名度越高,广告投放越多的企业,危险系数就越高。当年三株一年在全国媒体投放的广告费不知道有多少,在全国各分公司、办事处也建立了负责媒体关系公关的市场专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媒体网络。但还是因为媒体广告投放过烂,引发媒体平衡危机。一篇负面新闻迅速被全国转载,导致三株产品短时间销售量下滑,资金链断裂。从新闻效应出发,越是能引起人们关注的大都是知名企业。知名企业的一件小事,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企业的大事。所以说,企业和媒体关系,不仅是广告和宣传那样简单。企业和媒体可以选择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策划企媒合作,引导媒体舆论,开展新闻营销,进行危机公关预防和新闻传播。企业只有把媒体关系看成是内部沟通的一部分,把媒体关系看成是内部客户关系,把媒体关系拜访列入企业客户拜访计划,建立全国性的媒体通路,及时与媒体保持联系沟通,才能防止不良信息传播,扩大影响。

 4、 要像了解客户一样了解媒体

  媒体是什么?媒体的分类?媒体的性质?不同媒体的采编模式是什么?侧重点有何不同?如果企业对媒体不作深入研究,就不可能了解媒体,把握媒体,运用媒体。更谈不上有效的媒体传播。

  好事传千里,实在不容易。企业希望媒体能把企业好的一面,呈现给消费者,不好的隐瞒下来。事实上,媒体做不到。这是媒体的性质决定的。媒体是什么?是带有一定教堂色彩的信息传播机构。不同国家的媒体,都有一定的定位和信仰。有自己的职业精神和生存法则。媒体对于企业而言是传声筒、扩音器,能把企业的声音通过放大,传播的更远,知道的人更多。是企业问题的探照灯,放大镜。也能把企业的问题放大。媒体追求的是读者关注,轰动效应。媒体记者整天惟恐天下不乱。如果从来没发生过什么事,媒体的生存空间也就没有了。因此,媒体才经常发生对企业造成伤害的失实报道。

  媒体有什么分类呢?大致可以分为:报纸媒体、杂志媒体、电视媒体、电台媒体、户外媒体、直投媒体、网络媒体。还可以分为: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有声媒体、文字媒体、视频媒体等。不同类型的媒体,性质不同,定位不同,内容要求不同,发布形式不同,影响大小也不同。所以媒体的侧重点就不同。但各个媒体又是互相面临竞争。因为媒体的激烈竞争,改变了媒体的脾气,生存法则。媒体对新闻的争夺,使企业可以利用新闻资源制约和平衡媒体。企业如何在媒体投放广告?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对媒体受众做详细的研究。

  以网络媒体为例:SINA网、SOHU网、YAHOO网、博客、人民网、新华网、地方报业集团网等各种网络媒体数不胜数。他们网站的内容和要求、特定客户受众、影响范围、大小都不一样。以报纸媒体为例:综合性的新闻媒体全国影想较大的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专业性的媒体如经济类媒体: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等、还有晚报类媒体、周末类媒体、地方党报媒体、文娱类媒体、文摘类媒体。根据媒体发行量和大小,可分为区域影响力的媒体,也分全国影响类的媒体。以电视媒体为例:按级别可以分为中央电视媒体、地方电视媒体、港澳电视媒体、海外电视媒体等,按传播方式可以分为卫星频道、地方频道。按电视性质也可以分为都市频道、经济频道、娱乐频道、影视频道、公共频道、新闻频道、法制频道等等。企业要想不浪费广告费就要对不同的媒体进行研究,制定媒体投放组合策略。达到媒体投放的针对性、有效性、受众影响最大化。不同类型的媒体特性不同,记者、编辑的类型偏重也不同,企业要学会和各种各样的媒体记者打交道。避免媒体失真新闻的报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媒体记者往往从媒体的要求理解被采访人的语言,所以我们会看到同样一段采访和新闻发言,不同的媒体报道的偏重点就不一样,标题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同样一句话,理解也就有偏差,这就是企业认为媒体报道失真的主要表现。

 开启企业与媒体的双赢关系

  媒体为什么会报道失真呢?原因何在?为什么会屡屡发生对企业的新闻伤害事件?本来一件很正常的小事,经媒体记者渲染放大,就变成了大事件。对企业的形象造成了损害。企业和媒体有时会因为这种误解对簿公堂。媒体报道失真一方面有媒体记者自己断章取义的结果,记者根据自己对新闻点的选择和判断,进行写作。也有企业发言人与媒体沟通不畅,或由于发言技巧引起的不良信息误导。因此企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先和媒体记者进行深入沟通,选好媒体对新闻的判断点,掌握媒体报道的新闻规律。有的放矢,防止不良信息传播。

  5、 如何接受媒体采访?

  企业主动接受媒体采访是最好的与媒体沟通方式。逃避媒体采访、拒绝媒体采访有时更能引起媒体和公众的误解。因为在媒体面前,企业有权选择沉默,有权拒绝采访,有权追究记者采访报道失实的权利,但面对媒体你无法做到让媒体保持沉默、发表看法、影响公众。因此,企业只有主动利用采访机会,开展与媒体合作,把风险降到最低。近阶段,我们不断看到“雀巢奶粉”事件,就是因为不配合媒体采访,特别是对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记者的采访4次中断对话,以及逃避采访的消极态度,终于使全国媒体群起攻之。引发大规模报道危机。类似危机情况也同样发生在我国一些大型知名公司、国际公司。对于如此简单的危机事件处理,显得没有条理,简直不可思议?

  那么,在与媒体保持联系的时候,企业应遵循哪些接触的原则?采取何种沟通的途径和方式?与媒体建立怎样的合作流程?这些企业都应该有一套具体的方案和策略。并要对企业新闻发言人、企业负责人作新闻采访技巧的培训和训练。目前,政府机构也都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也加大了对政府人员的新闻知识培训,显然,在这方面,我们的许多企业都没有引起重视,发言人制度没有建立,企业领导、部门负责人随意接受媒体采访,懈露公司机密。使无效信号传播造成企业负面新闻。缺乏接受媒体访问技巧,对报纸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采访的技巧和禁忌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巧妙拒绝媒体采访。比如:哪些人是可以接受采访?哪些人无权接受采访?企业都要有规章制度保障。在采访中哪些话题是可以谈的,哪些是不可以谈?毕竟我们企业有些是上市公司,有着严格的要求,新闻也是信息资源,不能随便披露。

  6、 关注和培养媒体关系要从日常做起。

  企业和媒体建立良好的通路,有利于企业形象的传播。但媒体通路和关系不是靠一两次新闻发布会、节假日的例行拜会来维护的。企业要有专人负责对当地媒体关系的建立、客情跟踪、媒体信息鉴控、资料收集、公关类新闻稿的撰写、以及媒体关系日常拜访。不能等到发生危机新闻了,才有所察觉,才想到媒体的关系,才想去花钱公关。那时就非常被动。应该把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与不同媒体要保持不同的关系。利用媒体之间的竞争来平衡媒体关系。如果有必要的话,最好请媒体公关公司做顾问,媒体顾问公司,不仅有专业优势,还有媒介关系人脉。

  7、 企业新闻发布会的策划与实施

  在各种市场活动手段中,新闻发布会无疑是应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无论是公司成立、战略发布,还是新品的推出,抑或是项目的签约、开通等等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事件,发布会都是一个常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当发布会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活动时,其新闻性也就大打折扣了。

  一些大的企业每年都要举行几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也是媒体所期待的一种新闻信息获得渠道。在一次全国性的媒体调查中发现,媒体获得新闻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新闻发布会,几乎100%的媒体将其列为最常参加的媒体活动。由于新闻发布会上人物、事件都比较集中,时效性又很强,且参加发布会免去了预约采访对象、采访时间的一些困扰,所以通常情况下记者都不会放过这些机会。 

  发布会的作用并不仅仅是“给个说法”这么简单。现在已经是体验经济时代了,发布会的功能除了传递新闻信息外,越来越多地在起着提供体验、感受的作用。我们不妨将发布会的要素概括为内容和形式这两个层面,如果说“给个说法”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内容层面上的话,那么发布会的形式则能够更充分地表达、展示一个企业的性格,为受众提供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体验。而一个成功的发布会,一定是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目前普遍存在于新闻发布会活动中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误区之一:没话找话,没事找事。有些企业似乎有开发布会的嗜好,很多时候,企业并没有重大的新闻,但为了保持一定的影响力,证明自己的存在,也要时不时地开个发布会。 

  误区之二:内容与形式两张皮。新闻性的缺乏使得组织者往往在发布会的形式上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热闹倒是热闹了,效果却未见得理想,如果过于喧宾夺主,参会者记住了热闹的形式,却忘记了组织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误区之三: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不清。发布会最忌讳重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 

  那么,组织一个成功的发布会,需要有哪些要素构成呢?

  首先要有完美的现场效果。既然发布会重在现场体验,那么现场效果自然不可忽视,如鲜明的发布会主题、主持人的开场白、发言人的演讲煽动力,背景版、灯光、音乐的设计情况,记者问答时的互动气氛等等细节,都会给记者一种直观的感觉。简短、轻松、有趣、沟通随意的发布会是记者所欢迎的。很难想象,在记者看来是一个粗糙、现场零乱的发布会,他能写出对企业来说很有利的新闻出来。 

  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要突出,宁缺毋滥,如前面所说,如果主题不明确,为了开发布会而开发布会,效果会适得其反。另外发言人是发布会主题的载体,选择一个反应敏捷、演讲能力强的发言人会使发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厂商喜欢事先安排好媒体提问的问题,以防止媒体问到尖锐、敏感的问题。媒体都是明眼人,如果常这么做,厂商在媒体心目中的可信度会下降。“没有不好的问题,只有不好的发言人”,应该在媒体应答上下功夫,而不是投机取巧。 

  新闻发布会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在调查中发现,报社的例会大都在周一、周五举行,并且大部分的媒体不喜欢在上午和晚上参加发布会,不喜欢把会议时间拖得特别长,所以建议可把发布会的时间尽可能安排在周二、三、四的下午为宜,会议持续1-1.5小时,这样可大大提高记者的出席率,以保证发布会的现场效果和会后见报效果。 

  此外,在时间选择上还要避开重要的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媒体对这些事件的大篇幅报道任务,会冲淡企业新闻发布会的传播效果。 

  在地点选择上,除了要考虑与主题内容贴切外,还要考虑地点的交通便利与易于寻找。 

  发布会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以适当的形式服务于内容,有助于提高媒体对发布内容的高度兴趣,同时会带来非常有趣的、积极的报道内容。例如,在为某著名国际客户举办新闻发布会时,西岸奥美建议现场表演川剧变脸,结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多媒体把“变脸”的内容写到报道中去,如“某某厂商变脸”,使发布会的主题与变脸的形式达到了统一的效果。但是也切忌过分形式化而脱离了发布会的主题,这就要靠在会前策划时把握好尺度。 

  另外,适当地制造悬念可以吸引记者对发布会新闻的兴趣,这有助于把现场效果推向高潮。一种可选的方式是开会前不透露新闻,给记者一个惊喜。“我要在第一时间把这消息报道出来”的想法促使很多媒体都在赶写新闻。如果事先就透露出去,用记者的话说就是“新闻资源已被破坏”,看到别的报纸已经报道出来了,写新闻的热情会大大减弱,甚至不想再发布。这就是西方媒体熟悉的news embargo(新闻封锁)。但是,是否使用新闻封锁,里面有许多的门道,务必慎用。 

  媒体邀请的技巧很重要,既要吸引记者参加,又不能过多透露将要发布的新闻。在媒体邀请的密度上,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有时一个会议,一家媒体可以邀请两个记者,有时需要严格控制只请一个,其中奥妙多多,需要谨慎处理。 

  发布会后安排的专访有时是很必要的,因为发布会毕竟只能达到广泛告知的功效,如果想做一些深度的宣传,只有现场或者会后专访才能担当此重任。同时发布会也会激起一些媒体想深度了解的好奇心,媒体可能现场要求专访。有准备、亲和力强的领导人接受媒体专访,是发布会的一个坚强后盾,可使发布会所发布的新闻素材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8、 建立预防机制,防止媒体宣传危机

  企业大都不希望发生媒体危机,有时,危机事件突如其来,难以预料。最重要的是建立危机机制,而不是等危机事件发生后再做反映。“印度洋海啸”应该说是人类最大的危机事件了,但在海啸发生前就有国家预警,但许多国家为了不影响当地旅游,“宁肯信其无,也不信其有。”最终发生了惨剧。企业在发生危机前,并不是没有先兆,而是没有预警系统和反应措施。说白了是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制。缺乏预防机制。不要以为企业只要建立了全国媒体通路,就万事大吉。企业要学会掌握新闻危机发生的 原因、规律和影响。建立危机预防机制,制定企业危机事件处理的程序。注意媒体危机公关的处理方法和技巧。防止危机事件的进一步扩散。即使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要学会让“坏事变好事,好事传千里。”

  我们可以通过“2004年三鹿奶粉危机公关的事件”看危机公关的如何处理?

  2004年1月16日,安徽阜阳临泉县吕寨镇勇庄村村民张广奎,投诉所购三鹿婴儿奶粉有质量问题。3月29日,阜阳劣质奶粉坑害儿童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全国上下开始全面围剿“空壳奶粉”。在阜阳市的围剿中,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个别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失误,把假冒三鹿婴儿奶粉的检测结果按三鹿婴儿奶粉为不合格产品上报,并公告在4月22日的《颖州晚报》上。该消息立刻被国内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之后,三鹿奶粉在全国多个市场被强迫撤下柜台、封存,损失过千万。 

  一、诚信宣言:危机变商机

  4月22日当天,三鹿总部的高层管理者获悉情况后,立即带队赶到阜阳市,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交涉,并与阜阳市达成了“是相关人员工作失误”的共识,阜阳市也同意就此事道歉。4月24日,三鹿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以及全国地级市以上的媒体都接连进行了纠正报道。4月27日,三鹿与数十家国内知名品牌乳品企业,在多个城市召开诚信座谈会。主题为“抵制‘杀人奶粉’,倡导诚信经营”,共同呼吁加强行业自律,倡导诚信经营,培养理性消费意识,并联合发布了“杀人奶粉”事件发生后全国第一份“乳业诚信宣言”,承诺坚决不生产和销售劣质乳制品。4月28日,在中国儿童食品专业学会的组织下,三鹿与 9 家食品安全信用试点企业,向阜阳市捐赠了 4985 箱婴幼儿奶粉,以帮助在伪劣奶粉事件中受害的婴幼儿家庭。在短短几天内,三鹿就把品牌危机给化解了,维护了其品牌美誉度,并利用此机会巧妙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通过这个事件,充分显示了三鹿品牌抗危机抗风险的能力。

   在处理此次危机事件中,三鹿的一线销售人员快速反应,积极作为起了很大的作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从促销员----经销商—业务代表---办事处经理---企业总部。将消息层层上递。危机管理系统立即启动,反应之快,值得学习。在获得危机消息后,总部立即启动危机处理程序:遵循当天行动法则----理智分清事件轻重---挺身而出进行广告宣传---积极搞好与当地政府关系---趁热打铁开展后续公关活动。为三鹿危机事件圆满解决创造了可行性。

  当今社会,企业生存在一个透明的媒体舆论的环境里。企业离不开媒体的支持,更应学会处理好媒体的关系。只有开创企媒双赢的良好关系,才能为企业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贾福春:营销培训师、资深营销经理[email protected],0371—6534693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2368.html

更多阅读

房地产销售技巧和话术的十大要领 楼盘销售技巧和话术

房地产销售技巧和话术中,有一些必须注意的要领,要求置业顾问掌握,现在谋之刃就接受给大家。 ?房地产销售话术的第一要领:将最重要的卖点放在最前面说 ??根据首因效应这个销售心理学的理论,最先和客户介绍的卖点将获得最有效的效果,也将

企业与投行是什么样的关系 牛津大学和投行的关系

一个普通周末,把当当网联合创始人李国庆彻底变成了一个新闻人物。同时火起来的还有两个所谓的负责当当上市承销的摩根斯坦利的“女员工”,昵称“大摩女”。(具体事件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0f29e0100oces.html。)既然

企业合作实现双赢 企业与媒体如何实现双赢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企业为了顺利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需要通过各类媒体获取信息,同时,为了将本企业的信息告知进而影响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借助媒体渠道传播企业相关信息。而媒体出于内容和经营的需要,也离不开企

声明:《信任和双赢的关系 开启企业与媒体的双赢关系》为网友薄情狗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