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电视台报道了“光明变质奶回收事件”后,全国的多家网站、报刊纷纷追踪该事件和国内乳业的发展,川内媒体《华西都市报》于6月9日和6月10日连续报道此事件,在业界和消费者心中影响强烈。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不少媒体和消费者开始质疑乳业界了。其实,不仅是乳业,整个食品行业这两年似乎是“多事之秋”,从“阜阳奶粉事件”到“海城豆奶中毒事件”、“苏丹红事件”、“雀巢典超标事件”,这些事件的不断暴露,如今加强食品行业监督和管理已势在必行。 对于上述事件,我们应深层次的看待这些问题、寻找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停于表面层次,就如何规范行业,而不是把哪个行业置于死地,才是解决问题的本质。媒体的监督是没有错的,如果过分炒作就失去了媒体的本质,这几天“光明事件”把乳业炒得太热了,也不知是不是王佳芬董事长的一语惊天使很多乳业了“下水”,导致许多企业都与光明划清界线或明哲保身否认有回收奶罐事件发生。是否有无,我们暂无需过多评论。但近日有些企业做法实在令人厌恶,“光明事件”好像真的与本企业无关,于是暗暗高兴,甚至某些个别企业把图片和剪报满街发,一时使得“洛阳纸贵”,什么经销商的门市上、CD店口,还有其他竞争同行的促销员在给客户讲时就散发给顾客看,只为了一个销量而损低别人,试问这种行为何有理性?试问自己行为又不卑劣吗?当别人出事后,暗自一旁庆幸这种行为实则也伤害自己。我们呼唤诚信行为,却更需要理性理智,制造劣质食品的人是卑劣的,法律自会制裁他,道德会约束他,市场经济会唾弃他。但相反,是不是有的企业通过反面宣传来就会真正打倒了一个竞争对手,自己的日子是否就真正的好过?我看对此我深深的持怀疑态度。
这两天有媒体朋友要我发表看法,我说得最多的就是:“各行业都要讲职业要道德”、“如何规范监督机制和行业自律”的话题,在这里我们要呼吁:“企业做品牌的企业、做百年的老店,已经有众多的事件警示了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寻求短期利益是终究会被市场淘汰的”。我们谁都不希望有那样的事情发生,探的讨如何从根本上杜绝企业类似事情发生是关键。食品安全卫生关系到每个人生,每个企业要自觉接受监督,除了有媒体监督外,还应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机制是相当重要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所有的食品工业从业者是有良知的。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