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管理(BMP)就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企业及其子系统(部门、流程、工作团队和员工个人)的绩效成果能够与企业文化和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企业文化和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有研究表明,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中的理念体系和文化因素会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因素,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作为企业重要管理手段的绩效管理也必然会以企业的理念体系和文化因素为核心。
在实践中,每个企业的绩效管理都有自己的绩效评价方法和薪酬体系。在绩效评价中,有的用模糊控制打分法(90—360考核法),有的采用目标管理法,并引入了全球通用的平衡计分卡;有的用直线考核法,有的用横向考核法;有的关注结果导向,有的关注过程导向。但不论何种绩效管理方法,在绩效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薪酬体系的设立上都会体现出特定的企业文化。或者说,企业有什么样的文化,也就有什么样的绩效管理。
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与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相辅相成的。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企业在不同的管理发展阶段,管理方式是不同的,这些管理反映了不同的企业文化,因而也就会有不同的绩效管理特点。
经验管理阶段主要的管理特征是:人治,管理跟着领导人的感觉走,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缺乏科学的决策,随意性比较大,没有明确的企业文化;科学管理阶段主要的管理特征是:法治,规范化,制度化,模式化,管理有明确的目标,有明确的、一致的企业文化导向;文化管理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文治,由管人的行为变为管人的思想,经济人变为自我价值实现的人,并且形成了以统一员工思想、确认绩效评价标准等作用的企业价值体系——企业文化体系。这个时候的管理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营造了一个非常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共同奋斗的愿望,有着强大的凝聚力,使员工忠于企业和企业所从事的事业。
各阶段相对应的绩效管理特点是:在企业的经验管理阶段,绩效表现主要是领导说了算,赏罚不分明,评价是无方向的、随意的,并且换了领导就换制;在科学管理阶段,有了工作分析和岗位描述的基础,企业建立起了一套明晰的、一致的、确定的绩效评价标准和科学的薪酬体系,在这个阶段绩效表现一般用直线考核、业绩导向、目标管理法,关注的是结果导向,评估内容主要集中在工作的实际产出。它营造的是一种比较理性、任务导向的文化氛围;在文化管理阶段,不靠人来监督、管制,员工们能履行自己的职责,自觉地去完成工作,这个过程一般用横向考核、模糊控制打分法,关注的是过程导向,注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评估内容主要集中在员工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努力程度和工作态度。它营造的是一种比较感性、和谐的文化氛围。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这是企业管理变革的必然进程,不可逾越;从没有明确的企业文化,到形成理性的、任务导向的企业文化,再到形成感性的、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逐步发展的历程,不可或缺;同样,从随意的绩效管理,到关注结果的绩效管理,再到关注过程的绩效管理,是绩效管理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不可代替的。
目前企业基本上处于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化阶段,还没有完全形成法治化,有的甚至还由人治化为主导,个别企业虽引入了文化管理的内容,但实际中的管理特征还不明显。因此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企业的绩效管理应该致力于营造以关注结果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辅以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评价。如果不顾本企业所处的管理进程和企业文化历程,就盲目套用所谓先进的绩效管理方式和方法,会适得其反,往往绩效评估时各部门工作出色但企业业绩却不佳,或者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带来新的问题,或者评估结果与企业所期望的相反,或者打击了先进保护了落后等等。
由此,企业为了加快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化,进而实现文化管理,首先必须正确地制定战略,然后逐渐分解为部门和个人的关键绩效指标,以使职能流程化、运作模式化、评价数据化为主制定保证措施,并积极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通过绩效管理进行有效监控。这样就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员工把对企业的价值实现自觉的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使部门和员工个人的绩效同企业绩效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企业绩效能够落实到部门和每个人,而部门和每个人的绩效的实现能够保证企业绩效的实现的良性循环的局面。通过不断的计划、控制、检查和改进,使部门、流程、工作团队和员工个人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绩效表现得到持续优化,并自觉形成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最终形成关注过程的文化氛围。
无论如何,企业判定采取的绩效管理方法是不是适宜的,其评价标准只有两个:是否有利于企业文化的营造和传递,是否有利于促进战略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