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神秘人物”之一最近被媒体盯上了,张宏伟猜疑缠身,错觉?误解?还是真知
目录提要
中国传媒界视为“四大神秘人物”之一的张宏伟,最近被媒体盯上了,他被猜疑缠身。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宏伟一贯低调,对于媒体的传言一概不置可否,更留下无数悬念与猜疑。于是,传媒界越猜越邪乎,对其细节描绘已进入非写实类作品的创作状态。张宏伟已非“真人”,东方家园已缺“真事”。难得开口的张宏伟终于说话,当他说出一些真相,又与传媒告诉公众的“事实”大相径庭。
封面故事提要
一向低调的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宏伟,近期突然成为热点人物。对于媒体的种种猜测,张宏伟难得开口。但是,当他说出一些真相,又与传媒告诉公众的“事实”大相径庭。
媒体称:“东方家园出售49%股权给外资”。
张宏伟说:“在东方家园成为中国建材家居连锁业中的代表性企业后,外国大型商业流通企业一直不断寻求合作,还有国际上一些大基金。在过去三年里,我们对外资的主动合作意向表示可以考虑,但原则不会放弃51%的绝对控股权。关于股权转让的谈判至今没有确切时间表。何谈‘已经转让’。”
媒体称:“张宏伟曾经强烈反对外资零售企业进入,现在因个人利益出尔反尔”。
张宏伟:“我以两会提案为证,我一直反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他们来中国开店在一些地方政府得到的‘商业规划上的优先权与税收上的减免优惠’,已经构成相对弱势的中国零售企业鲜明的不公平竞争。我更反对在WTO的有限保护期内,外资以各种变通方式违规进入,这是公然藐视中国法律与国际规则。这与东方家园引进外国战略合作伙伴完全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问题。公平、合法是商业基本准则,不公平竞争与不正当手段人人诛之,我的态度至今不变。”
媒体称:东方家园成长速度,“距离“十年千店”目标遥遥无期”。
张宏伟:“1999年确实制订了一个‘十年千店’规划,当时的‘千店’指的是10000平方米以上大型超市、5000平方米左右中型超市、200平方米左右小型加盟店的三种组合。后来发现中型及小型加盟店不符合中国消费者习惯,故在2001年修订了开店计划并予以公开披露。此后,东方家园新开门店均在30000平方米以上。从营业面积看,“十年千店”规划的阶段目标早已实现。”
媒体称:“东方集团连续减持民生银行、新华人寿股权,还准备出售锦州港,甚至连主业之一的东方家园都开始出售,这一系列举动表明东方集团资金链紧张。”
张宏伟:“减持民生银行是两年多前就已决定的一种战略安排,引进国际金融公司是为了帮助民生银行尽快在香港上市,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同时为海外发行定价提供帮助。此举我们是舍小利顾大局。减持新华人寿股权也是为了新华人寿上市考虑,监管部门要求最大持股比例不超过15%,东方集团以东方实业和东方股份公司两家联合持股超过这一法定界线,我们一共才减持1.976%,以此说明我们卖股权是因缺乏资金太没有道理了。关于锦州港目前根本没有出售的想法,而是考虑锦州港在东方集团流通产业如何发挥物流作用。出售传闻又不知风从何起。
媒体称:“从2003年开始,上市公司东方集团营业利润开始变为负值,靠投资收益才保住净利润而没有亏损。2004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继续下滑,这说明东方家园经营困境,而且仅仅北京丽泽店一家盈利,其余均为亏损。”
张宏伟:“东方集团上市公司营业利润降低,完全出于东方集团战略性调整。东方集团上市时由13家来自集团的不同行业的下属公司组成。从2000年开始,我们将资源聚合于金融和流通两大产业。特别是近3年,从发展战略上明确核心主业之后,加速了产业结构重组,大规模取舍与主业无关的一些盈利性公司。东方家园一部分店已进入盈利期,还有一部分新开店正在市场培育期,这是这种业态的行业规律。‘只有一家店盈利’纯粹无稽之谈。到目前为止,我们两大核心主业从未因资金问题影响正常的经营发展。”
媒体称:“张宏伟对集团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张宏伟:“从1988年,我就将东方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将股权分散于管理层与员工,我个人持股比例相当低,这个在当时民营企业中的创举,目的就在于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东方集团高速成长26年没出大风险,就取决于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我身体力行地坚决反对企业中的个人英雄主义,一个人控制的公司风险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