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即便在半年以前讨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还只是个专业小圈子里探讨的话题。到今天,“大数据”这个概念已经在业界内外和大众媒体上沸沸扬扬地广为传播,并不断涌现出这个方向上的努力与创新。站在不同角度看大数据,它既可能是大机会、大发展、大创新,也可能是大危机、大破坏、大淘汰。
目前,最活跃的领域是网络终端创新和网络基础设施创新,也就是所谓的大数据产业链的前台和后台。从人们所熟知的台式机、笔记本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再到即将问世的网络电视、网络相机、网络眼镜,还有研讨中的网络灯泡,自行汽车和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网络终端和传感系统,将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地转化进数据世界的工作正在顺利迅速地进行。 从人们所熟悉的传统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到今天的公有云、私有云、开放云、封闭云,再到层出不穷的集硬件、软件、数据存储和分析工具于一身的基础设施,大数据的后台正在从软件级服务(SaaS),平台级服务(PaaS)走向基础设施级服务(IaaS)。 在这两条路上,好像看不到什么了不起的理论或实践上的障碍能够阻止这一进程。真正的决战还是在大数据的中台,也就是网络平台方面,这方面的大创新才是大数据时代真正到来的引爆点(Tipping Point)。无论前台如何丰富多彩,无论后台如何强壮有力,毕竟还需要有一个体系、一个架构、一个服务把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产生的数据按自然逻辑和社会逻辑联系起来,对接上去,集成到一起,才能够释放潜在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这种联系,对接和集成的方式用户越喜欢、成本越低、效率越高、数据越多,这个平台的价值就越大,在大数据生态圈里的地位就越高。 就目前产业发展的状况和大数据时代的内在需要看,未来三五年内会在网络平台层面上有机会产生创新性突破的不外乎以下三大方向: 个人数据集成。这是Web2.0革命的自然深化和扩展,终极目的是创造真正的“数据人”,也就是以个人为中心,将其在互联网上的言行举止和世上一切有关此人的所产生的数据汇集起来精准描述,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进行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匹配。在这方面,Facebook和苹果的基础最好,走得最远。“我的数据”(My Data)、“自我量化”(Quantified Self)、“纳米定位”(Nanotargeting)等一系列新概念正在业内出现,一批围绕个人完整动态数据获取的服务和机制正在尝试之中。 公共服务数据集成。过去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网络公共数据服务近年来异军突起,从零散,滞后、粗略和被动的状态开始迅速走向集成、动态、精细和主动的新阶段。以DATA.GOV为代表的政府数据服务网站在立法、预算、舆论监督和民众督促等力量的推动下,正在成为大数据时代一股崭新而强大的力量,扩展和充实着互联网服务的空间和深度。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将和自身的公共服务数据集成和服务的水平紧密相连。公共服务数据集成水平的高低很快将成为“软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物质生产数据集成。物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一直远离互联网,而现在正以极高的速度和极大的力量与网络业相融合。以“3D打印”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网络世界和数据世界的想象力,极大地拓展了网络业的产业边界。过去,网络业只能进行完全数据化的产品和服务,或者通过网络平台帮助物质化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推广销售。而新兴的网络化和数据化物质产品生产模式显示由数据到实物的转化过程开始进入低成本、大规模、打破时空界限和个性化的全新历史阶段。这将重新定义众多产品制造业的产业链和商业模式,使物质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流通过程所需的数据集成成为产业上游。 这三个方向正好是一个由个人、社会和物质世界三维所组成的空间,这个空间在大数据时代有机地融合起来,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机会。在这个空间中任何一维或三维上的任意一点的显著进步都将是大数据服务产业的福音。这不是空想的神话,而是看得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