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历史进程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历史背景与行动要领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国内背景是仍在向前推进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国际背景是经济全球化浪潮。

从国内背景来看,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不利因素包括:第一,中国企业国际化起步时,就是从不完善的市场和管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第二,由于实力和政策原因,中国企业总体上国际化程度不高;除少数成功企业之外,大部分企业国际化还处于道路探索阶段。第三,中国国内潜力深厚的产品市场和阶梯状的要素价格分布可能会使中国企业成长早期的投资地理选择偏好于国内,国际化动机薄弱。

从国际背景来看,中国企业国际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诸如中国工业化推进的时间次序落后于欧美国家、亚洲新兴经济体和部分南美国家;中国企业较这些经济体企业在国际化起步上更晚,国际化经验和知识也不丰富等等。

从竞争对手行动来看,20世纪90年代跨国并购和投资疯狂增长,而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1998年增长率高达91.0%。这就意味着国际巨头通过跨国投资几乎占领了包括世界产品和要素资源的全部“制高点”。

从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参与上看,不论是加入WTO,还是参与地区性自贸协定(FTA),抑或是与东亚外经济体、自贸区缔结自贸协定的行动,中国都落后于欧美国家,由此会使得我国企业国际化所处的产品市场环境相对不优越。

不过,国内、国际环境中也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一些有利条件:

其一,中国国内庞大的市场规模能够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准备阶段提供较充分的国内竞争条件。北欧的电讯业、我国目前的家电业都是在经历充分的国内竞争后才产生了成群的跨国投资者,国内市场竞争充分能够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良好基础。因此,我们完全可期待,在中国庞大市场规模的孵化下,中国的电讯、光机电行业都可能继家电行业之后,成为国际化迅速推进的行业。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历史背景与行动要领
其二,中国地理、资源、市场格局为企业国际化决策提供宽广选择。中国目前具有跨国投资潜力的企业大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在产品市场、要素资源选择上接受着国内、国际信息的双向辐射,由此也决定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行动动机相对理性,企业在成长和国际化决策过程中能够开展较为充分的方案选择。

其三,中国企业的后发成长位置能够为中国企业国际素质加速提升提供契机。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培养的研发机构、员工队伍素质较高,培育的品牌、商誉影响较大,构建的销售通路、制造部门相对完善。但这些企业有时也会面临发展困境或需要战略调整,这就为中国企业抓住时机,通过战略收购,迅速提升自身要素资源素质提供了机会。

其四,相对中国更落后的世界地区的存在为中国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市场梯次转移提供了条件。

基于历史背景认识和成功者经验,笔者认为以华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企业国际化在行动上要把握好以下要领:

第一,在站稳国内阵地的基础上,制定清晰的跨国经营战略。首先,在国内市场竞争中摸清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其次,认清自己在国际产品价值链中的位置,认准企业国际化的基本动机是占据自然资源,还是拓展产品市场,还是获取先进的要素资源。然后,根据本行业的国际环境,拟定战略计划。目前,中国企业国际化中的成功者之中都是战略意图非常明确的,华为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第二,在国内成长和国际化起步过程中,尽快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是我国企业国际化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否则即使短时得过且过,但后患无穷。我们注意到,华为、TCL等企业集团都在国际化之前或早期进行过动作较大的产权或内部体制与机构管理改革,改革之后企业国际化步伐才得以加速。

第三,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并基于企业实力所及,采取稳健的国际化步骤。正如我们上面所看到的,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起步晚,实力差,因此在企业国际化进程推进中,宜稳宜准,忌险忌盲。

第四,瞄准海外市场缝隙和海外合作者关注的利益焦点,采取双赢或多赢的合作模式和经营策略。刀枪相向的掠夺式投资早一去不复返;而即使按交易方式投资,别人又已将大部“制高阵地”占领。因此,中国企业一定要注意在国际产品市场、国际资源分布中寻找缝隙,寻求突破。比如,华为的“农村包围城市”式的先攻破发展中国家,后再集蓄“兵力”向欧美市场挺进的机动策略。

我们注意到,毕竟有多家中国企业已经在国际化路途上迈出坚实步伐。我们期待着,在这些企业之后,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中国行业能够找到国际化的突破点,走向世界,产业报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2975.html

更多阅读

牛根生:中国企业成长的力量在哪里?

这就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搜寻,在此我总结了中国企业成长的“十大力量”,与大家交流。     第一个力量:市场的力量——谁主宰中国市场,谁就能主宰未来。两条理由:一是中国市场全球最大,二是我们拥有本土优势。     第二个力

中国企业成长的“十大力量”:借势的力量

  中国企业成长的力量在哪里?  这就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搜寻,在此我总结了中国企业成长的“十大力量”,与大家交流。  第一个力量:市场的力量——谁主宰中国市场,谁就能主宰未来。  两条理由:一是中国市场全球最大,二是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动力 中国企业多元化的拉动力

世界发展潮流浩浩荡荡,商业竞争充满风云变幻。在中国实施市场经济30多年的日子里,中国企业经历了市场经济的熏陶与洗礼。如今,站在市场发展的前沿的中国企业,发展强劲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无非就是每一个中国企业都在追求增长率,宛如火箭发

声明:《人民币国际化历史进程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历史背景与行动要领》为网友依賴式緈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