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迟早会遇到其核心市场无法进一步增长的地步。市场已变得饱和。需求依然存在,但已没有增长或出现萎缩,多家企业在一个不再扩大的市场争抢份额。
随着投资者到其他地方去寻找更好的机会,公司的股价开始下滑。高层经理们想方设法摆脱困境,并为此焦虑不安,此种不安情绪从上到下蔓延到企业各个角落,最后传给客户。最终企业开始走下坡路。
要摆脱上述饱和陷阱,有三种常见方法。一是主动积极的方式,即与对手展开激烈竞争,从它们手中夺取市场份额,以此实现增长。二是收购方式,就是买下其他企业或与它们合并,从而通过比较和平的途径实现增长。三是创新方式,即找到一条突破市场僵局的出路,利用胜人一筹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开创新市场。
主动积极的方式多见于快速变化的消费品行业,如洗衣粉制造业。这类行业的总体市场增长缓慢。欧美消费者想要购买的洗衣粉数量终究有限,而这个极限早已达到(虽然其它市场仍有总体增长,尤其是中国)。
事实上,尽管竞争激烈,过去20年间整体市场份额并无多大变化;一些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提高,另一些则有所下降,但各竞争对手所处的地位差不多保持原样。在这种情况下,竞争激发的活动令企业保持活力,使其得以避免崩溃。
某些企业双管齐下,甚至三种方式并用。在上世纪90年代的移动电话大战中,各公司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竞争,在股市中甚至竞争得更为激烈,因为每家公司都力求赶在自己被别人收购前抢先买下竞争对手。同时,它们努力开发新技术,希望借助出色的产品既赢得客户,又能保持独立。
这里的启示似乎是:要避免陷入饱和陷阱,不仅需要创造力和灵活的思维,还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冷酷无情。凡是最终得以生存的企业,都曾不惜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打击其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