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与几位同行茶话小聚,看到浑身羊毛裘皮的女士从寒风中款步入室,三句话不离本行的同道,立马把茶话变成了酒话:服装商做生意是羊毛出在人身上,可现在TMD酒类终端硬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这样长此下去,别说剪毛,就是拔毛也没有几根毛可拔的了。 羊毛出在狗身上?真是经典绝伦的天才比喻啊!
羊毛出在羊身上,历来是商业打拼中名正言顺的商战“葵花宝典”,且被消费大众默认为理所当然的生财之道。但是稍微具有前瞻意识的商家与企业家,多少还懂得资源创造财富的道理,在具体实施商业对应策略上很忌讳舍本逐末式的杀鸡取卵。
相对于中国庞大的酒类终端市场,羊毛出在狗身上的悲哀,已经愈演愈烈。多数终端商家不是养羊剪毛,看羊剪毛,而是见羊就拔毛,有的甚至没有羊毛拔,血剥羊皮也在所不惜。一间包房一万元,一家酒店或超市几十万元,已经是事实而不是神话梦话了。如果说三国时期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大将之为,那么时下酒类企业“挥泪进终端”则是“上帝下跪”了。这样充满了委屈和无奈的喜剧,委实让不少行业精英在“上要业绩,下要销量”的压力下,洒落了无数挂着苦笑的英雄泪。
究竟是什么无形的力量,把酒类终端推向了“人人诅咒人人爱”的境地呢?又为什么有的酒类企业明明知道“不可为”,却还是身不由己地沦为终端商家随意拔毛的“狗”了呢?
现行企业体制,我想应该是导致酒类终端拔毛收费变本加厉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多数出得起高价进终端的酒类企业,决策者要么是花国家的钱,要么是花集体的钱,挥洒公家的钱时往往豪气干云,多与少,赚与亏,都与决策者本人的直接利益不挂钩。因为花的不是自己的血汗钱,当事人花多少钱也就不精打细算。成功了,是个人的功绩,失败了,最多权当是个试验或者一份无足轻重的总结,责任感麻木而淡漠。所有这些因素,都增添了终端费用投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另一方面,酒类终端私有资本居多,操作方式错综复杂,政府也无暇实行规范管理,看见如此之多的酒类企业争相进门送钱,一味助长了酒类终端的矫气,狮子大开口也就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既然钱不是自己的左口袋掏往右口袋,不要白不要,雁过还拔毛呢,反正羊毛出在狗身上,即便狗没毛之后冷死冻死了,狗又不是我的。
有了上述这些主观与客观存在,酒类行业要不“终端侯门寒似海”也难了。但是,酒类行业面对这种不正常的尴尬局面,真的是束手无策回天无力了吗?我看并不尽然。
酒类企业普遍缺乏抗衡终端商家的实力品牌,自己底气不足,不敢在谈判桌上与势力强劲的终端叫板,谈判筹码的缺失,才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取得对抗终端商家不合理要求的主动性,酒类企业需要卧薪尝胆的励精图治。自身的品牌如能扬名立万,终端商家就没有随意索取费用的对象,各种名目繁多的进场费,自然就失去了存身的条件与市场。
理性的终端市场空间,需要所有有责任的人与企业来规范与创造。在国外,名牌产品的进场,往往是流通领域的终端商家主动上门去企业争取才能得到的。因为,没有名牌产品在他们的货架上,终端商家自己会觉得脸上无光,在当地也就谈不上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这种能够给他们撑台面添光彩的品牌,商家自然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昨夜,我在编辑武汉KA卖场专家黄静的文章(详见《东方酒业》2005年三月刊)时,觉得她运控KA卖场的理论很有独到的见地。那种针对傲慢得近乎不讲理的财大气粗型大卖场,有理有利实施 “孤立、渗透、包围”的对应策略,非常实用而实在。酒类企业完全可以嫁接过来应用到终端市场去。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毛泽东战略演变,对付动不动就“狮子大开口”的终端非常有效。品牌价值与品牌影响一旦加身,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自然容易形成。犹如雄霸一方的老虎,虎威一立,何愁山风不起?
酒类企业与终端商家,由于各自追求的不同,操作手段当然各异。磨刀不误砍柴工,酒类企业要摆脱目前受制于人的尴尬处境,关键要先让自己拥有别人有求于你的“卖点”。不要老是被动地去适应终端无休无止的变化,而是要不断地用自己独到的“卖点”去制造变化。潮流追风,商人逐利,你有了“别无分号的卖点”,商家不主动上门找你共同捞钱才怪呢。
企业,只有首先自主了自己,才能牵制别人,创造或主导市场。
原载:《东方酒业》2005年三月刊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东方酒业》杂志社执行总编,联系电话:13341166134,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