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记者曾经致电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惠誉国际评级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邬润扬,想聊聊业内的动态,被告知总部即将来人,可稍后再做联系。没想到,一个月后,记者再次致电惠誉中国代表处时,却得知邬润扬已经彻底离开了惠誉公司。联想到去年7月,惠誉结束了与国内最大的企业评级公司中诚信为期三年的“婚姻”,记者不禁疑问:结束合资、首代易人,惠誉的连串异动到底意味着什么?
日前,记者见到了刚刚于11月履新的惠誉中国新任首席代表李运建,并对他进行了专访。
李运建告诉记者,惠誉在中国的宏观策略完全没有发生变化。事实上,惠誉一直以来都很看好、很重视中国市场,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具体用什么样的方式运作,这一年的确发生了变化。
李运建说,惠誉作为一个国际评级机构,在国际资本市场中起到的是中间桥梁作用,通过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意见,给交易市场的投资者以透明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判断。惠誉非常希望把国外的经验引进到中国,配合中国市场的特点,与各个部门,市场的各方交易者,一起把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起来。
“但是这个过程到底要怎么做,是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的。”李运建表示。
2000年,惠誉以合资的方式率先进入中国,成为全球知名的三大评级公司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中最早进入中国的先行者。而且其合资公司是国内企业债评级市场中的龙头老大。但是,由于国内的企业债市场并不发达,据记者了解,这个合资公司的盈利状况一直不好。2003年7月,惠誉从合资公司中撤离。
李运建透露,惠誉将在国内成立一家独资公司,建立中国国内的分析师队伍。这个独资公司涉及的内容将会非常全面,包含所有惠誉国际评级中比较强势的部门:金融机构评级部、企业评级部、结构融资部门、基金评级部门、保险公司评级部门,还有主权评级。
但是,在可不可以引进外资评级机构的问题上,国内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事实上,目前的外资独资机构都没有在国内正式开展评级业务。
李运建也承认,成立一家惠誉的独资公司,有一个分析师的队伍,并不表示惠誉已经可以开始做中国国内评级方面的业务。惠誉会继续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积极申请执业执照。
不过,成立独资公司与申请执照可能是同时进行,也有可能是先成立一个独资公司,组建一支队伍,先对中国银行的改革、坏账的处理,或者银行股份化、航空业的改革发表一些意见,也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宏观调控发表一些意见。目前这些工作主要是在香港的惠誉公司做,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工作会搬来北京做。
李运建同时透露,如果时机配合的话,惠誉也会做一些主动的评级。因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兴趣非常大,包括外国的央行以及一些国际性的基金公司,他们都很想从国际评级机构中多了解一些有关于中国的信息,所以惠誉可能会发布一些有关于银行的主动评级。
“惠誉对中国市场是有信心的,但是这个市场到底什么时候能发展起来,说实话,我们也不太清楚,但是我们绝对不会放弃这个市场,而且对这个市场的投资也会越来越大。”李运建告诉记者。
李运建的观点与标准普尔亚洲区副总裁杜格伦不谋而合。杜格伦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值与其他市场相比还很小,但其发展速度非常快,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资本市场将跻身全球十大资本市场。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另两家全球知名的评级公司穆迪、标准普尔也已经分别于去年和日前正式进入国内,其中穆迪成立的是独资公司,标准普尔成立的是北京代表处。可以预见的是,国内的评级市场将日趋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