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好莱坞经典片《壮志凌云》中,扮演一名新海军飞行员的“全球帅哥”汤姆·克鲁斯,克服恐惧,一飞冲天,纵横蓝天。
袁孝凌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把电影的原版英文名Top-Gun,取作了自己的贸易公司的名字。如今,在中国民间外贸商把小商品输出世界的潮流中,他也确立了自己的凌云壮志:“做最能赚钱的产品,走最直接最畅通的路线。中短期要做的是:第一,取代香港洋行的地位;第二,到澳洲去开中国小商品的直销连锁加盟店,然后扩展全球。”
但他在上海延安路的公司,仅4个人10余万资产,真正开始涉足中国小商品出口才10个月,并且其中8个月是在为一家香港洋行做产品质量检验,最近2个月才接下第一张出口定单,而且就是从那家香港洋行手中转接的。
像袁孝凌这样年轻的中国民间外贸新军,他们的自信、活力和很直白透明的竞争方式,令前几年那些悄悄活动的老外贸们感到了震憾和压力。他们感叹:“时代变了,这些年青人赶上好时候了!”
(二) 和40岁左右那批老外贸们的坎坷人生不同,像袁孝凌这样90年代中后期才踏入社会的中国民间外贸“新青年”,明显具有“阳光男孩”的成长特质:他们敢于在更早的年龄阶段独自去国外闯荡,全球追梦,因此他们更有机会察觉全球化商业浪潮涌动的方向。1995年,袁孝凌从上海水产大学毕业后,在到美、欧无门的情况下,作了一个胆大的职业选择:到西非海岸去当渔夫,在当地人的渔船上打鱼。
结果淘金西非两年,他的英语口语,在跟那些曾经的英属殖民者的交往过程中,变得自然流畅。
回国后他被家人拉去贩鱼,从福建买了鱼贩到安徽卖,成了一个衣食不愁、逍遥自在的小老板。然而,那时他始终内心躁动,想再找机会迈出国门,厌恶安稳但“画地为牢”的生活。
于是,凭借英语的优势,1998年他进入中国正大集团的皮革出口部工作,从中学习到了基础的外贸知识和程序。
在工作的同时,他申请就读澳洲一家大学的在职MBA。他看中的不是MBA文凭,而是毕业前半年到澳洲集中学习的机会。
2001年下半年,这批MBA中国学生到澳洲后不久,都发出了同样的感慨:早知道“中国制造”厉害如今才清楚中国在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各种小商品上是最厉害的,澳洲的日用商店里几乎全是中国货!
袁孝凌立即想到:回大陆做小商品出口,大有前景!
(三) 于是袁孝凌的MBA学位还没到手,就提前赶回上海,注册了“壮志凌云”的Top-Gun贸易公司。然而半年之中,袁孝凌一笔业务没做,找上门的业务也不做。
对像袁孝凌这样的外贸新军来说,他们知道自己虽然人生历练不够,但有开阔的视野和新颖的知识结构等优势,所以在抬足起步之时,他们想的就是“不走寻常路”,直截了当地寻找到最赚钱的产品和方法。
半年之后,袁孝凌想到了一招:偷师学艺,带着公司去给最好的“老师”打工。无疑,香港人在做中国小商品的转口贸易上是最成功的。于是袁孝凌选中一家老牌的香港洋行,提出建议:你们每次都派人飞到内地去验货,成本太大。这个事何不由我的公司来做?你们既节约大笔费用,又可获得我们更严格地检查产品质量的服务保证。
于是从2002年5月起,袁孝凌的公司才正式“开张营业”。
而当像袁孝凌这样外表帅气的小伙子认准了方向时,表现出来的勤奋努力和吃苦耐劳,并不一定比老外贸们想像的差。
一次,袁孝凌接到任务后,早上7点从上海乘火车出发;下午2点到达金华,抽样看了2万5千套螺丝刀;然后在4点又乘了3个小时汽车到千岛湖附近的建德,去检查另外2万套螺丝刀。检查完毕,已是晚上9点,他草草扒了两口盒饭,又跳上长途客车,凌晨3点到达了温州;在客车站眯了一会眼,早上7点赶到工艺品厂去检查3万多支烛台;然后搭上一辆小巴士经过2个小时的崎岖山路赶到黄岩,上到一家山村手工艺品厂去看2万多个木头吊牌,下午又赶到杭州去检查1万多根水果蜡烛的货。而赶回上海时已晚上12点。
两天一夜,他仅睡了3个小时。
(四) 之后8个月,袁孝凌把所有的激情,都集中到怎样从香港洋行身上汲取“营养”。香港洋行平均每个月付给他个人5万元的“打工费” 。他用这笔钱,租赁了环境很好的一套办公间,聘请了3名高素质的年轻人。然后他们8个月时间惟一做的事情就是:整理和分析带回的验货样品,及所有采集到的资料,从中去挖掘香港洋行哪些产品、哪些设计最赚钱,以及相应的生产、采购等网络和组织方法。为摸清各种金属烛台的质量和成本,袁孝凌异想天开地买回一架天平,去称各种金属烛台的精确重量。他说:“某种金属烛台到底内在质量好不好,实际成本要投入多少,我们现在把它放在天秤上一称,然后查一查我们的产品记录档案就知道了。”
这种“科研”式的方法,使他在8个月后心里有了底气:装饰烛台、时尚蜡烛、各种小工艺品、布娃娃玩具等产品,一直是香港洋行要货量最大、质量要求最严格的产品,说明这些产品是在国际市场上最赚钱的拳头小商品;同时,他对这些产品的采购、设计、生产、监管等环节已了如指掌。
于是,他把一本自己公司制作的装饰烛台最新款式目录书,和一份报价表,摆在了香港洋行老板的面前,取得了第一张订单,并且是2万个的大订单。
(五) 刚接下香港洋行的第一张单,袁孝凌又马上开始上“抛弃老师”的行动。他的公司立即参加了今年3月的上海“华东国际小商品展”,以直接寻找国际市场上的买家。他甚至还说:“开完这次会后,我立即筹备直接到国外去参展,直接到老外的家门口去。”像袁孝凌这样的外贸新军,做事的确咄咄逼人、快人快语,但同时也保持着“阳光透明”的竞争方式。在刚为那家有40年历史的香港洋行做事的时候,他就把他的凌云壮志之一,很直白地告诉洋行的老板:“香港的转口贸易已没有优势了,会很快被像我这样的大陆贸易公司取代。”
香港洋行老板也不生气,只是笑着回敬:“我相信香港会找到新的方向,我相信我们40年的专业优势,在一定时间内还有竞争力。”
袁孝凌的凌云壮志之二,就是去澳洲开中国小商品直销连锁加盟店。别人也许会轻易地斥之为追时尚潮流,而袁孝凌则坚持自己的观察与分析:近年很多国家都出台政策欢迎投资移民,不少中国人也想海外淘金,同时又担心其风险。我为什么不能把这股潮流和中国的小商品出口合二为一,同时上马投资移民者的海外创业资询服务项目和中国小商品直销连锁加盟店,使他们放放心心地加盟赚钱?!
人生就是在寻找。也许,袁孝凌的凌云壮志之三,真如他的朋友笑他的那样:在世界追梦的过程,相遇一位如同《壮志凌云》影片中,鼓励沉伦的克鲁斯终于奋起的美丽而热情的“查丽”,与他一路牵手?
原载:《创业家》2003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