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福建省的8万多名经济普查员正对占福建GDP比重近90%的第二、第三产业进行经济普查清查摸底收尾工作,11月底将完成清查摸底的数据汇报及上报工作。
11月22日,由财政部行政政法司副司长吴钢,国家统计局财基司司长贺常明率领的国务院经济普查督察组入闽。在汇报中,福建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福建省统计局局长龚守栋分析了福建省经济普查工作中存在的工作量大、被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低、协调难度大、经费缺口大、质量保障难及基层工作压力大等困难,最后提出国家增加对福建省普查经费的补助、出台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办法等建议。
在明年1月1日开始正式填报前,福建所遇到的这些困难,是否会影响福建这个经济大省普查数据的真实性?现实状况并不容乐观。
各地经费苦乐不均
“如果前期经费没有保障,影响了普查的进度和质量,推倒重来,花的钱更多,效果也不好。”11月22日,龚守栋在向国务院经济普查督察组汇报时表露了前期经费不足对普查质量的担忧。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经过“多次和省财政厅联系沟通”,福建省级经济普查财政预算达到1300万元。但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林贤郁对此并不满意。1 1月16日在福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福建高峰论坛上,林贤郁对记者表示,福建省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上的预算约是经济普查的3倍。
从福建全省的情况来看,各地不平衡的局面非常突出,除厦门、泉州的经费落实相对较好外,尚有为数较多的县(市、区)经费落实情况不理想,与实际需要相比缺口大。
民营经济发达的泉州市市级经济普查财政预算约500万元,今年已到位200多万元。在福建省经济第一强县晋江市,此次的三年预算经费是280万元,今年预算130多万,目前已到位60多万。
可是在省会城市福州,据知情人士透露,市级财政预算也仅是150万元,其中一个郊县今年目前到位的经费是5万元,“仅够添置必需的电脑服务器,无法再干别的事了,国家为什么不出大头?”一位县统计局人士表示。
而据福建经普办测算,此次经济普查所需经费,小县(市、区)需要30万元,中县(市、区)需要50万元,大县(市、区)需要80万元。
在建议国家增加对福建省普查经费的补助时,龚守栋指出,省级财政与需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福建省的财政收入中,单独核算的厦门市人口200万人,财政收入占26%,而其他8个设区市3300万人财政收入才占74%,各市之间极不平衡,财政困难县多,享受财政转移支付的县多达43个,占全省县(市、区)的一半。这些困难县连工资发放都很困难,普查经费不仅缺口大,而且到位难,仅靠省级财政补助难以保证经济普查的开展。
基层感觉泰山压顶
如果问,目前中国最常加班的公务员群体是谁,答案只可能是各级经普办人员。
11月24日,记者在福州市台江区统计局经普办看到,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内,有着30几年统计工龄的统计局副局长林建国一脸菜色,桌上堆着一尺多高的数百份清查摸底表格。与他一起忙着审校或录入的还有四名工作人员。“以前录入都在市里,现在放到区里,台江有两万多普查对象,而局里只有3个专职编制人员,只好从城调队等部门抽调7名人手,但还是时间紧,任务重。”
这一点,被称为“小巷总理”的居委会主任们深有体会。
更让社区的普查人员感到痛苦的是普查对象的不配合。
令福州市台江区新港街道中选社区居委会主任陈月英至今难忘的是,当她佩戴福州市经普办工作证上门到一家市级国有企业摸底时,该企业人员先是推说老总不在,后来耐不住她的苦口婆心报告了老总,而认识她的老总出来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居委会管这事干吗?!我们是市级单位。”但陈月英耐心说服老总后,出乎意料的是,公司财务人员一句“又不是税务工商,不用管她”又让局面急转直下。好不容易半个月后,好话说尽的陈月英才得到了填好的表格,但其中的数据是否真实,就不得而知了。
管着台江区建新等三个市场共1300个体户的居委会主任邵明玉说,由于对政府“不泄密、不提税”的诚信表示怀疑,98%的个体户都报了假数据。在工作人员填写数字时,有的个体户恶狠狠地咒骂:“照我说的写,乱写揍你!”
据了解,这次经济普查涉及福建省第二、三产业的19个行业门类、90个大类、378个中类和875个小类。调查的项目内容多,填报的情况复杂,经济普查涉及的数字总量达100亿字符,总的调查表式有50多种,涉及指标上千个,一般工业企业要填十几张调查表,不同的行业企业又需填报不同的调查表。有的工作人员在形容调查压力时用了“泰山压顶”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