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2日中信证券发布正式收购广发证券部分股权的议案开始,到10月14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宣布,因要约收购广发证券的股权未达到51%的预期目标,要约收购解除,整整43天。 整个事件中,中国证监会一直处于一种沉默状态,“裁判员”没有给出自己的判断和裁量,使得事件接近尾声又余音未了,似乎这更为了体现市场化之名。
收购转折点
一夜之间吉富公司浮出水面,并迅速成为了主导中信广发收购战中万众瞩目的主角。而契机正是中信证券9月2日发起的收购宣言。可能广发证券的员工都没有想到,这家广发证券员工持股的公司公开亮相会是以这种形式。
这成为了整个事件的关键点。在吉富受让了云大科技和梅雁股份的两笔股权后,整个事件发生了转折,以致结局才最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之前,“整个事件还存在着很大不确定因素”,中信证券参与收购案的某高管认为。
这个要约收购里明确规定所有要约履行的前提条件是达到51%的股权,中信让吉富有了很好的机会。而吉富公司本身有运作上的便利。中信作为上市公司在决策的程序和时间上肯定受到相应的限制,行动上不可能像吉富那样协议一签大部分款项随即都打过去。这就使得二者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作为一个公众公司,中信要对自己的股东负责,我们很难不计代价不计风险去飚购广发股权。”中信证券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整个事件,尾声未必是结束。大家似乎都在等待证监会对于吉富公司的态度,这可能会成为整个事件真正结束的关键一环。中信没有最终放弃,正是因为吉富对外投资和其出生的合法性问题悬而未决。因此不管最终结局如何,吉富自始至终都会扮演关键的角色。
这次广发的“铁三角”,主导是吉富公司,跟着吉富公司的收购,辽宁成大和吉林敖东做了策应性的收购。
广发内部人控制?
“狙击中信证券的主力正是广发证券的内部人。其通过发起成立的深圳吉富,以及存在关联关系的辽宁成大和吉林敖东,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铁三角。内部人利用广发证券本身的各种资源,在中信开始动手之后,率先吸揽原本极其分散的广发股权,最终控制了广发证券近三分之二的股权。”资深业内人士王先生直言。
内部人利益至上是中国式敌意收购最突出的特征。符合内部人利益最大化的敌意收购才有成功的可能。所谓的内部人其实就是被收购对象的管理层,管理层取代所有人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者后,就形成了证券法的理论上的“内部人控制”的概念。内部人的威力超过了一般的预料,以至于其态度成为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
在整个收购案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细节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广发证券原第十二大股东深深房A持股的变化。据深深房A2004年中报,2004年3月23日,通过司法拍卖,深深房A将其持有的广发证券2.45%的股份(计4896万股)仅以每股0.77元的价格转让给广州市格瑞实业有限公司,而广发证券2003年底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为1.16元。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现任广发证券总裁董正青正是此公司的大股东!记者从广州市工商局登记的广州格瑞公司资料发现,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5日,法人代表易阳平,注册资本1500万元。该公司四名发起人股东及持股比例,分别为王晓红33.333%,董正青26.667%,易阳平20%,曾海燕20%。据记者了解,该公司的四位股东实为两对夫妇,王晓红乃是董正青的妻子,而易阳平和曾海燕的身份证登记地址亦是处于一室。
业内人士称,这种特殊的身份关系很难相信广发高层领导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获得广发证券股权。
同时吉富公司的股东名录中显示,股东出资最高者800万元,最低者1万元,出资100万元以上者为12人,广发证券现任高管中,公司总裁董正青以800万元名列榜首,副总裁李建勇出资318.8万元,另一名副总裁曾浩出资111.1万元。
“媒体都已经公示出来了,没有什么问题。这也是今后券商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对于吉富的合规性问题,广发证券研发部副总陆晓鸣先生指出。
不过,这些是否加强了广发证券内部人控制,值得玩味。“其实公司的利益与内部人的利益并不一定是一致的。”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李永森教授指出。
中信的亚洲投行梦想
中信证券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和第一批业务创新的公司,正在实践着自己的远景规划。“其实在2003年的工作会议上我们就提出了公司的奋斗目标,就是做成在亚洲有影响的投资银行。”中信证券的一位人士表示,“我们公司目前的规模和经营管理水平还要通过外延扩张和内部发展两种渠道进一步地提高。公司的发展战略决定了相应的投资行为,所以我们才会有收购广发的冲动。”
“从公司业务结构来说,中信要收购一家大的、好的券商,从而迅速增加业务规模是必要的。”李永森教授认为。
“中信经营管理层再次选择了外延式扩张的发展道路,其目的不外乎迅速扩大规模,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优化客户与网络资源,壮大人才队伍。”中信这位人士坦言,“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只进行大规模的扩张而不注重内部的提高,而是两条线同时进行。”
此前中信已经在青岛万通上小试牛刀。但中信在收购完青岛万通之后,并没有继续收编一些中小券商。该人士坦言:“中信作为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积极探索实现规模扩张、尽快做大做强的路径,强强联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收购那些小的证券公司,可能对于快速做大做强没那么快,而选择一家问题券商又不符合中信证券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操作上肯定会有难度,流通股股东也通不过,因此强强联合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与此同时,证监会内部曾透露出一则消息:目前130家证券公司最终保留70-80家左右才算合理,这意味着每两家证券公司中可能有一家被吞并,而监管机构在去年的券商峰会也提出了证券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思路。从目前来看,做大做强有两种途径,一个就是“拉郎配”,另一个就是市场化配置。“监管机构应该说是期待着出现通过市场化方式达到强强联合。”某券商研究人员徐先生指出。
“无论如何,此次收购事件为证券业市场化重组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案例,而这种市场化的趋势已经是不可逆转。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现在这种半举牌难度更大,要做的准备工作更复杂,并且市场环境还没有足够成熟。”李永森教授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