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再放惊人之言:高速成长的企业最危险



经济学界的风云人物郎咸平在上周六“成长企业100强”的揭晓现场演讲时,提出一个让在座的企业家们唏嘘不已的论断——企业高速成长一般是企业失败的开始。

虽然不是授课,但郎咸平的开场白就向数百位老板们抛出一个难题:“我可以大胆地讲,没有一个行业在2004年是好过的。成长企业100强企业走到今天,都要面临同样的困境,在同行和你一样将成本压缩到无法再降的时候,下一步怎么办?”

郎表示:“行业的毛利率下降,企业的成本已经降无可降了,而且周围的对手也和你一样聪明,这时企业的出路主要有两条:一个是收购,做上下游的整合;一个是多元化。我的心得是,你只要想做上下游整合,就会失败,因为上下游整合的利益一定小于专业化。而做多元化如果做不到行业互补,你必定失败。”他拿台湾著名PC主板厂商“鸿海精密”举例说,“鸿海精密”的选择是收购香港一家网络电话公司,因为鸿海自己不擅长网络技术,就做了产业整合,结果今年第二季度比上年同期利润增长18%;而另外两家竞争对手,做了不少国内企业最愿意做的事——收购同类企业,结果一家年年亏损,一家当年转盈为亏,次年亏损30亿元(相关文章:鸿海购并宏基国电 367亿新台币挺进网络通信)。

 郎咸平再放惊人之言:高速成长的企业最危险

郎咸平认为,中国的高成长企业发展到今天,在今后的一两年内,成本已经很难挖潜,如果不像鸿海做产业整合,就会选择像德隆一样寻求多元化发展。他表示:“如果你拿产业整合作为企业经营的目标,那么资金链就会断裂。德隆忽略了长中短期投资的配合,金融和实业并不是互补的,一遇到宏观调控,就会有断链的危险。如果想做企业多元化,必须找到能够互补的业务来分担风险。保持稳定的现金流。”

在郎的眼中,中信泰富则是一个多元化取得成功的案例。他说,中信泰富从1994年到2002年有三类大的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电信,先做的房地产利润上升,利润下降之后由基础建设的利润来弥补,基础建设利润下降之后再由通信行业弥补,不至于同好同坏。德隆两年做的投资,中信泰富9年才完成,而且是三年做一次,三年之间投资短期的项目,或者不投资,就是要创造一个稳定的现金流。

郎咸平提醒众多高成长的企业,高成长一般是企业失败的开始。他说,当企业快速成长的时候,企业家开始自鸣得意,写传记、拍电影。但企业壮大之后,企业家的能力不够用了,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投资。郎咸平举了另一个经典的多元化企业的案例——和记黄埔投资了七大行业,但依然能够创造稳定的现金流,其秘密在于七个行业资产组合以后成长率是-5%到20%。和记黄埔做投资的时候,首先是想到如果把它做垮了,用哪一块来补它,这也就是互补。(相关文章:和记黄埔20亿美元出售宝洁股份弥补3G业务亏损)郎咸平说:“如果中国的企业都能实现这样一个比例的成长率,就可以放心了。你在投资的时候,不光要写可行性报告,还要写不可行性报告,企业家要学会放弃机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3722.html

更多阅读

郎咸平这个害人的托 吴晓波和郎咸平谁厉害

宏皓:郎咸平这个害人的托2014-08-16 09:43郎咸平最近参加某论坛说:“房地产投资是中国就目前而言最好的投资选择。”明眼一看就知道郎咸平仍然保持其危害人民的庄托本色,此时在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刚开始,郎咸平这个依靠当托发黑心财的家

谁在谋杀中国经济——郎咸平上 郎咸平看2016中国经济

演讲主题:谁在谋杀中国经济——郎咸平  演讲时间:2009年8月22日  演讲地点:中国昆明  郎咸平:今天这个题目叫做“中国楼市的疯狂急涨”,大家知道今天已经不是楼市问题了,随着楼市涨的还是股市,还有汽车,还有奢侈品,我们就以股市为

郎咸平到底是什么货色?ZT 现货到底是什么

以下来自于《咸平真相》一书:第二二章 七问:您凭什么会走红?郎咸平近两年在内地迅速走红,被媒体称为“郎现象”。大家知道,当一个人成为一种现象的时候,应该需要深刻探讨其成为现象的根源。第一节 点谁谁倒而走红?从郎咸平点评德隆的“智

郎咸平看十年后的中国 郎咸平闲评民企多元化

人称“郎监管”的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以犀利的语言、独到的观点,赢得颇高声望。上周末,他在上海又语出惊人:杰克·韦尔奇20年最大的错误是把通用电气变成了一家控股公司,中国民营企业千万不能学习这种做法。   郎咸平是在第一财经

郎咸平:潘石屹这样的人“OUT”了

  长沙又见郎咸平  30日上午,和记黄埔盈峰翠邸售楼部,一场名为“郎咸平论道长沙——经济危机下如何获得‘机’”的演讲在这里举行。这也是金融危机以来郎咸平第四次论道长沙。  300多张椅子显然不够,然而连站在墙角的人也都

声明:《郎咸平再放惊人之言:高速成长的企业最危险》为网友浪帝睥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