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层与创始家族的争夺中,贝塔斯曼选择了谨慎
托马斯·米德霍夫这位贝塔斯曼前CEO终于决定不再沉默。两年前,因与贝塔斯曼创始家族——莫恩家族矛盾激化,米德霍夫被迫辞职。其后,他到一家中东投资公司任职,并一直保持沉默。
但今天,翻案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今年3月,贝塔斯曼宣布2003财年已恢复盈利,而业绩最好的恰恰是米德霍夫任内控股的RTL电视集团。今年5月,米德霍夫在接受一家英国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如果不是他的努力,莫恩家族要190年才能实现目前贝塔斯曼95亿欧元的股东权益!
管理层与莫恩家族之间看似弥合的裂痕因米德霍夫的开口而再次被揭开。
控制权之争
在过去近两年时间里,风向对米德霍夫显然很不利。在企业界高管形象受损的大背景下,广告业的衰退加上米德霍夫任内扩张的某些失误导致的亏损,使米德霍夫完全失去了自我辩解的空间。
据米德霍夫说,现在他在贝塔斯曼公司内的敌人正在试图改写历史,将他任内进行的许多收购定性为不明智收购。米德霍夫用几个数据予以回击。他指出,1998年贝塔斯曼的营业收入是117亿欧元,而到他辞职前一年即2001年已增至200亿欧元。同期公司总资产由70亿欧元增至220亿欧元。股东权益则由16亿欧元增至95亿欧元。他说:“这是在没有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下取得的,是一个世界纪录。”实际上,也有贝塔斯曼公司的经理认为,米德霍夫任内的扩张是一个巨大成功,而非代价高昂的失败试验。在今年5月接受英国《观察家》采访时,米德霍夫特地带了一张在他辞职几周后出的报纸。报纸上登着现任CEO蒂伦当时谈及贝塔斯曼2002年上半年业绩时的讲话。蒂伦说:“米德霍夫任内实现了多年的强劲增长。”据米德霍夫表示,后来贝塔斯曼将这些谈话内容从其网页上撤下了。其言下之意是,公司中有人想抹杀他的功劳。
有一点是争议较少的,即米德霍夫改造了贝塔斯曼。米德霍夫刚上任时,贝塔斯曼虽然也算成功,但基本上还是一家老式的公司,其利润的70%由图书俱乐部和杂志业务所创造,而现在其利润发动机则是电视业务。
但是,米德霍夫的扩张确是有成功,也有败笔。成功的如收购美国在线(欧洲)公司的股份。贝塔斯曼投资了5000万美元,后来卖回给美国在线时已是70亿美元。不过,米德霍夫的另外一些收购,如以700万美元收购网上音乐互换公司Napster却争议颇多。现在,一些唱片公司,包括贝塔斯曼集团旗下的BMG唱片公司,正在起诉Napster,要求赔偿170亿美元。当然,参与决策的并不仅米德霍夫一人,还包括蒂伦·米德霍夫的另一个败笔是以3.4亿美元收购网上杂志公司Fast Company.收购后仅数月,Fast Company就破产了。不久前,在谈及此事时,米德霍夫声称,他当时曾试图阻止收购,但未果。
尽管如此,几乎无人否认,米德霍夫将贝塔斯曼由偏安德国的出版公司打造成了名列世界前5的现代化媒体巨头。在辞职前不久,米德霍夫刚与贝塔斯曼续签了为期5年的合同。可见,在他与莫恩家族的矛盾中,公司亏损并非最重要的原因。
贝塔斯曼前CEO、莫恩家族的族长式人物赖恩哈特。莫恩此前笃信,从长远来看,家族企业应由职业经理人管理,否则公司基业将难保长青。1999年,赖恩哈特从领导位子上退下时设立了贝塔斯曼信托基金,通过该基金实现对贝塔斯曼的控制。他曾表示,从长远来看,家族控制的企业极少能够繁荣昌盛的。安然事件发生后,赖恩哈特开始动摇。但是,直接触痛他的却是米德霍夫的上市计划。
米德霍夫曾试图说服莫恩家族:只有进入资本市场,贝塔斯曼才有实力与迪斯尼和时代华纳等巨头相抗衡。赖恩哈特对此深感不安,并决定延后甚至废除上市计划。米德霍夫还认为,为了获得充足的资金用于扩张,贝塔斯曼应出售出版业务。
米德霍夫有其直接的理由。在他上任之前,贝塔斯曼就与松巴(Zomba)唱片公司谈好,以超过29亿美元收购松巴唱片公司。这个协议不仅使贝塔斯曼的财务受到极大压力,也使米德霍夫尽快推动贝塔斯曼上市的计划泡汤。米德霍夫因此提出,希望用贝塔斯曼的股份而不是用现金来收购。应该说,如果不考虑到其他因素,这个方案对贝塔斯曼是最为有利的。但是,莫恩家族断然拒绝了米德霍夫的设想,原因是这可能会导致莫恩家族失去对贝塔斯曼的控股权——用股份收购松巴将使莫恩家族在贝塔斯曼的表决权股份下降到65%.
2002年7月,赖恩哈特任命他的妻子李兹·莫恩为贝塔斯曼信托基金会主席。这实际上等于把李兹托上了公司权力的顶点,因为贝塔斯曼信托基金会控制着贝塔斯曼75%的表决权,操控着公司决策的生杀大权。
同一个月,李兹给米德霍夫打了个电话,告诉米德霍夫,莫恩家族已失去对他的信任。在和李兹进行一番长谈后,米德霍夫最终决定自动辞职。
然而,米德霍夫的离开并不是管理层与莫恩家族纷争的结束,而是开始。2003年2月9日,赖恩哈特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不指名地批评贝塔斯曼经理虚荣、贪婪、令人失望。他还进一步表示,这使得他的家族有必要保留对公司战略决策的否决权。
赖恩哈特没有点名,或许其本意只是怕激化矛盾。然而,此举反而让经理们更加不安和愤怒,他们不知他到底在批评谁。同月,RTL集团CEO迪迪耶·贝伦斯辞职。他被认为是莫恩家族与管理层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又一个牺牲品。
莫恩家族的行为受到了当时贝塔斯曼监事会主席格尔德·许尔特·希伦的反击。他警告莫恩家族不要过分干预公司管理,他说,莫恩家族是为了使公司避免遭到安然和世通等公司的命运,但他认为赖恩哈特的话非常过分。同时,他也对莫恩家族的决策能力表示怀疑,并指出莫恩家族的干预增加了公司决策错误的危险性。这位监事会主席甚至还表示,贝塔斯曼有可能从一家全球大公司倒退成一家封建王朝式的企业。到此,莫恩家族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公开化。最终,格尔德·许尔特。希伦也辞职而去。
据贝塔斯曼内部人士说,公司已分裂成两大敌对阵营。一方是莫恩家族及旧体制的支持者,另一方则是支持公司进行现代化改革的。莫恩家族的反对者声称,莫恩家族及其支持者是一个水泼不进的、排外的俱乐部,企图让公司倒退回去,而不是抓住媒体全球化的机遇。
斗争仍未结束。今年1月,又有3名高阶经理离开贝塔斯曼。这不禁让人疑惑:从完全相信职业经理人倒退回去的贝塔斯曼,其命运到底掌握在谁的手中?
莫氏王朝的女王
要搞清楚谁在贝塔斯曼集团拥有最后发言权并不是件易事。在公司资本方面,贝塔斯曼基金占57.6%,莫恩家族持有17.3%,比利时企业家阿尔伯特。弗雷尔及其GBL集团占25.1%.然而,表决权的分配却是:GBL占25%,BVG占75%.而后者的股东又是莫恩家族(占23%股份)和贝塔斯曼基金(占77%股份)。
不过,有一个人的权力却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被一些人形容为贝塔斯曼王朝女王的李兹·莫恩。尽管贝塔斯曼高层坚持认为,公司的战略或日常事务仍由CEO蒂伦负责,李兹没有发言权。但熟悉该公司的人几乎无人怀疑,在当今的贝塔斯曼,李兹才是拥有最终权力的人,不论是通过莫恩家族的否决权,还是通过她与经理们的非正式接触施加的影响。
2002年以前,李兹还不太为公众熟知。现在,她在贝塔斯曼总部有一个非常惹眼的办公室,而且配有多名秘书。在选择米德霍夫的继任人时,她起了关键作用。
李兹的权力是多年来一点点积累起来的。17岁时,身为公司文秘的李兹和赖恩哈特在一次聚会中结识并一见钟情。当时赖恩哈特已经37岁,而且已婚。两人保持这种关系24年后才结婚。此前,赖恩哈特一直限制李兹在贝塔斯曼的角色,因为他认为公司应由职业经理人而不是家族成员来管理。正如前文如述,李兹权力的转折点与赖恩哈特思想的转变是重叠的。
外界普遍认为,米德霍夫的辞职是李兹开始施加其权力影响的开端。
李兹的敌人表示,她是个感情丰富的女人,并企图增强自己及其子女在公司的权力。他们说,她就像是《爱丽丝奇遇记》里的女王,谁要是胆敢怀疑她的判断力,她就会大喊:“砍下他的脑袋!”李兹并不承认这一点。她说,她并不卷入公司的日常管理,她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公司文化,以促进公司增长。实际上,从外表看,李兹丝毫不像媒体大亨:她是一个并不掩饰其女性柔情的女子。她甚至说,“情商”非常重要,而且这正是当今经理人所缺乏的。在谈到贝塔斯曼时,她似乎对该公司善待员工的文化比对整个媒体行业更感兴趣。她说,公司的目标就是为员工提供一个家。
贝塔斯曼一名前经理也表示,李兹很明白,要把主要决策权交给职业经理,只要CEO愿意承担风险,她就会离开。另外还有一些内部人士说,对李兹有怨气的往往是公司中那些看不惯女人拥有权力的男人,她的敌人可能夸大了她的影响。据这些人反映,李兹把许多时间都投入到赞助社会政策研究及其他慈善事业的贝塔斯曼基金中。
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不得不承认,批评者所说的并非一无是处。由于她是赖恩哈特安排上去的,有时她会感到她的权力并不牢固,所以当对她提出质疑时,她会做出强烈反应。
贝塔斯曼高级经理说,蒂伦对目前李兹在公司的角色感到满意,但他们担心她会让她的子女在公司扮演更大的角色。李兹否认了这一点。她说,目前这种可能是不存在的,因为她的大儿子克里斯托弗今年才38岁,而她认为CEO的年龄应该在50岁左右。
有分析师指出,李兹对公司的影响很难一概而论。在防止公司采取过于激进的战略方面,以李兹为代表的莫恩家族的适当干预不一定是坏事。危险在于,她可能会束缚管理层的手脚,使整个公司变得谨小慎微。实际上,李兹已明确重申了莫恩家族对贝塔斯曼的控制,尤其是对公司上市计划的反对。另一个危险是,李兹的过多干涉可能会进一步激化其与公司经理之间的矛盾,导致管理人才流失。
回归保守?
耄耋之年的赖恩哈特在谈到他的思想转变时说,他只是想保持公司的传统,并避免现代公司的某些弊病,即经理们为了个人野心而无视员工的权利和公司利润。他认为,许多公司之所以倒闭,其根源即在于此。
与莫恩家族关系密切的蒂伦显然乐于支持该家族。有人就指出,李兹绕过了董事会与蒂伦直接做出决策。在蒂伦领导下,贝塔斯曼已从米德霍夫时期的积极扩张路线后撤。据米德霍夫说,现任蒂伦利用一切公开场合不断强调,贝塔斯曼快速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可以证明这一点的是,以往那些热衷于收购的经理已经由前朝重臣变成了失意者,这包括前古纳亚尔(Gruner + Jahr)杂志的CEO,Arista唱片公司CEO以及BMG唱片公司前总裁等。
蒂伦用一个词来描述他的方针:向基础回归。体现在公司的具体经营方面就是加强公司的整合和削减成本。通过大幅削减成本,BMG唱片公司和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业务摆脱了亏损。然而,在那些已离开贝塔斯曼的人中,却有许多人对蒂伦的能力表示怀疑。今年1月份离开的一名经理如此评价蒂伦:“他在控制成本方面很优秀,但他没有远见。”创业家的远见恰恰是以往的贝塔斯曼所看重的。它曾认为,它之所以能在全球获得成功,原因就在于它能够及时把握新趋势。其实,在米德霍夫之前数任,贝塔斯曼就已开始了收购扩张。
在写给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蒂伦也承认,仅仅削减成本是无法让贝塔斯曼成功的。去年12月,蒂伦又向贝塔斯曼550位经理提出,要开发新业务模式,要有创造性思维,要开发新内容和新产品,打进新市场。
蒂伦上任后,贝塔斯曼在法国办了一家新的电视杂志,据说发行量已超过100万。在美国,古纳亚尔可能会推出一本能与《人物》相竞争的杂志《Gala》。这可能有助于恢复贝塔斯曼的增长。未来3年,贝塔斯曼计划在全球投资20亿欧元,投资重点是东欧、印度和中国。
该公司首席财务官西格弗里德·卢瑟估计,现在该公司最多每年可投入大约8.75亿美元用于新计划和收购。支持采取更为积极的战略的经理说,这还不足以抓住在欧洲报纸和电视行业进行收购的机会。已经向后转的贝塔斯曼将如何选择其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