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世华与标普合作一周年之际,世华财讯国际金融信息公司(以下简称世华财讯)宣布:“世华财讯在外汇资讯市场已经占有65%的市场份额,在期货资讯已经占有85%的市场份额。”
“世华财讯”的创办人正是中国数码信息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编号:0250,以下简称中国数码)中国数码主席、颇具传奇色彩的传媒界人物于品海。1992年,于品海从金庸手中接手《明报》,后又接手默多克旗下之《亚洲周刊》,还曾首创了全球中文24小时电视信息报道。在香港传媒界,于品海曾经划出一个感叹号。
现在,于品海正悄然在中国内地建立自己的资讯王国,向道琼斯和彭博社发起挑战。
玩转“世华财讯”,于品海仅花了三年时间。
虎口夺食
三年前,热衷于传媒的于品海放目中国资讯市场的时候,发现这个市场已经有了路透、道琼斯和彭博等国际资讯巨鳄,中国本土资讯公司也不少。不过,他“欣慰”地发现:当时,用得起路透或是彭博等公司产品的,是少数几家国有的大银行或是大期货交易所等。于品海看到了一个进入内地资讯市场的大好机会。
2001年5月,于品海从中信国安(000839.CN)手中购得当时已经是内地较成熟的期货资讯供应商世华公司的多数股权。世华当时已经有了7年的资讯业经验,且在期货市场已经打出了品牌,于品海节约了大量的品牌宣传费用和市场开拓成本。
从收购世华后,于品海将之定位为“专业财经资讯供应商”,希望“对规范中国资讯市场起到积极作用”。于品海当时判断,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投资者将更仰赖专业的资讯交流与分析,一些杂牌或是不专业的资讯公司将会被淘汰。
于品海给世华安排了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赵良博士,老银行家,曾任中国工商总行清算中心主任以及中国工行新加坡分行行长等职,在银行界有广泛的人脉,在将世华的产品推向银行界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位是中国数码北美区资讯总监、美籍华人Bettina。她负责管理资讯部,务求实现资讯的专业化和规范化。Bettina的特殊身份,在世华后来与一些国际知名的资讯供应商如标普等联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切就绪后,于品海先后投入约4亿元资金,将“世华财讯”由一个单一的技术平台和期货信息提供者,转向以期货、外汇、证券为主的综合财经资讯供应商。此后,“世华财讯”成为于品海攻占内地资讯市场的一张王牌。
有了世华财讯这个平台之后,于品海开始了他的虎口夺食的计划,一步步从道琼斯、路透等大鳄口中夺取市场份额。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这些大鳄的食物其实抢起来很容易,因为世华的定价只有这些国际公司的十分之一不到。
不过,于品海认为,除价格因素外,文化因素也使得国际资讯公司未必就比它这个本土资讯商更有优势。他举例称,曾有一家外国财经资讯公司就紧缩银根政策询问人行,人行答复“没有”发过这样的通知,于是该资讯公司就据此引述央行的话,否认了“传言”。但当晚,银监会却承认发过相关通知。该资讯公司信息查证对象错误,反映了理解不同文化对资讯业的重要作用。
此后,世华财讯开始拓展外汇市场和高校市场,并最终立足。
“这次转型也给世华的营业额带来至少35%的增长。”世华总经理赵良称。
要做中国的彭博
热衷于传媒事业的于品海希望把世华做成中国的彭博,让自己的资讯成为一种行业标准。为此,从接手世华伊始,他就对资讯部门的业务水平提出了要求。
在原有的期货组基础上,于品海增设了宏观经济组、期货分析组、外汇分析组、国际组以及证券组等,招聘大批专业分析师与编辑人员,整理凌乱的市场信息,并迅速推出了中国首家全天24小时的财经资讯服务平台。这些都是当时中国资讯市场的大胆举措,甚至时至今日,中国全天24小时专业资讯服务提供商也寥寥无几。
世华正在积极培养自己的分析队伍,目前已初具规模——这也正是它跟其他许多资讯公司的不同之处。不过,目前世华对分析师的要求是谨慎发表评论。Bettina经常“威胁”分析师说:“你们要小心,我会在多年后,等你出名时,拿你现在的文章去要挟你。”
于品海的战略究竟有多少成效?带来了多少经济效益?这位保守的“发言人”不愿意透露任何跟财务有关的数据,但他的规范化操作倒是吸引了不少国际大型资讯供应商的眼球,纷纷要求搭在世华的平台上。
2003年8月,在与标准普尔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谈判后,世华首先与标准普尔建立了策略联盟,成为其在中国大陆的唯一正式合作伙伴。
据了解世华与标普谈判过程的人士透露,双方谈判没有太多波折,因为沟通很顺利,对方很看中世华的平台,而且负责谈判的Bettina拥有十多年在美工作经历及国际信息资讯经验,很了解一家国际级美国公司的顾虑与需求。
这是世华财讯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与标准普尔结盟进军中国内地市场,无异于加速了世华财讯塑造资讯行业标准的步伐,同时增加了世华财讯的资讯在市场中的分量。当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本土的资讯供应商将有大部分会被挤出这个市场。
不过,当人们以为世华与标普的结合是其市场“国际化”的开始时,于品海却反其道而行之。“经济已经全球化,国内寻求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我们会加强与国际标准接轨,但我们的市场不会国际化,相反的,我们与国际公司的合作是使国际资讯‘中国化’。国际的东西不见得就好也不见得符合中国人,但是优质的资讯经过我们的汉化配套包装,对中国投资者具备高参考价值。”于品海的这种“中国化”市场理念对世华不断扩大中国内地市场版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事实上,金融资讯市场在中国内地才刚刚起步,有报道称每年可达50%的增长率,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世华下一步将可能进入能源资讯市场,同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多媒体的财经资讯平台,增加互动性,利用现有的资源延伸发展多媒体内容,为财经资讯领域增添一块稀缺资源。于品海坦然承认自己意识到了这样做的风险。市场前景、投资机会及回报随时有可能随着经济趋势的改变而变化。
世华面临一场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