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私企现状、问题与对策



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给予从业者们极大的鼓舞。这鼓舞在5年的奋斗中,带来的效应更在十六大报告中得到进一步肯定,私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家更突破性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员,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出谋献策。这一突破,把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但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更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精髓的又一次呈现。

  2003年2月18日公布的第五次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报告,更为经历了20多年的中国私营经济勾勒出一幅全景图。报告称,私营企业数不但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存活期延长。在这似乎一片好的情况下,对私营企业的崛起、发展与面临的问题更须深入认识,因为不了解中国私营企业的崛起,自然也不会懂得他们如何发展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不认识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又如何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经济里继续生存和担负起经济增长的担子。

                   现状

  1989-2001年,私营企业户数从9.0581万户增加到202.85万户,增长了22.39倍,年均增长31.35%;从私营企业户数发展过程看,1992-1995年为高速增长期,这一时期,私营企业户数环比增长速度逐年递增,1994年高达81.68%。1989-2001年,私营企业注册资金由84亿元增加到18212.24亿元,增长了216.81倍,年均增长62.78%。1989-2001年,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从164万增加到2714万人,增长了16.55倍,年均增长27.87%;从发展过程看,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逐年上升,从1989年的0.3%提高到2001年的3.7%,增长了3.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私营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事实上,私营企业的实际从业人员数远远高于统计数字,因为:1、大量“假集体”的存在,据有关部门估计,以集体名义存在的私营企业有一半之多。2、私营企业中不包括自然人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仅1998年,这类公司就将近17万户。3、一些雇工超过8人的个体工商业没有登记为私营企业。1989-2001年,全国私营企业实现的产值由97亿元增加到12316.99亿元,增长了126.98倍,年均增长55.01%,占GDP份额由1989年的0.57%上升至2001年的12.84%,10年间增长了12.27个百分点(见表1)。

表1:1989-2001年私营企业的发展情况

  私营企业是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佣员工8人以上营利性的经济组织;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以雇佣关系为纽带组合生产要素的一种经济形式。

注:5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分别为:1993、1995、1997、1999及2001年。

  数据来源:《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统计汇编》、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中国国家统计局有关调查报告、第五次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报告。

  从行业结构分析看,私营企业的行业业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这两大行业所占比重为59.7%。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16个门类中,主要分布在8大门类:为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和科研技术业(见图1)。从行业结构变化看,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和科研技术业所占比重逐渐提高;采掘业、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比重则呈下降趋势(见图2)。

表2:中国私营企业的行业分布及变化

  数据来源:第五次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报告、中国私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改革开放20多年间,私营企业可说是在政策夹缝中创出业来的。虽然在这20多年来,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但由于法制环境缺乏保障,政策环境不平等,制度上及社会上歧视,市场秩序不规范,配套服务体系欠缺等因素,造成私营企业存在产权不明确、产权市场可交易性低、跨不过管理上和企业成长的“青春期”和融资渠道不畅通。

 中国私企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体上说,私营企业还是整体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起落。虽然在经济大变革的时代释放出巨大的超额利润中,部分私营企业抓住了机遇,越过了艰难期,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成了今天的企业明星,但大多数私营企业还处于成长期,还有待于细心经营和发展。一些曾显赫一时的大企业并逃不过昙花一现的命运,如牟其中的南德公司、史玉柱的巨人集团,还有为数不少的私营企业在市场中的夹缝中惨淡经营。政策、观念和天然因素局限了私营企业的发展,障碍了他们的生存。

  发展私营经济,培养民营企业,鼓励民间投资不是改革开放的权宜之计,而是势在必行,势之所趋,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迈向市场经济的必要。私营企业要成长要走向成熟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当前最主要是:

  1、清晰产权归属、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有了清晰的产权归属和保护制度才有创业的动力和激励与约束。天然不清的产权归属(如北京四通集团),家族亲缘的产权不清(如四川的某饲料大王)等带来一系列后遗症;创业者心有余悸对个人合法财产用各种名目加以掩饰的不正常现象,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创业初就要明确产权归属,政策方面必须制定及完善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消取投资者的后顾之忧,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

  2、渡过管理上及企业成长的“青春期”。随着企业的成长,管理要相应跟上,不能停留在靠个人经验及家庭式的管理。所谓做小生意凭经验,中等生意用各部门科学,做大生意就要靠哲学,应通过经理市场把管理权和所有权分开。在企业的成长中,目标应随时间转移如创业初要盈利极大化,到一定规模要风险最小化。在多元化方面,要考虑自身的经验,不要盲目作横向、纵向或混合式兼并或经营,进入自己不认识的市场,这样易把整个企业拖垮,这就是多数民营企业最后失败的原因。再者,更不能带有个人的随意性和把企业空心化如生产性企业反而提供服务、金融化(实为投机化)、符号化等。应像红顶商人胡雪岩有那种终身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

  3、改善市场环境、排除进入歧视。私营企业应有和其它企业平等的权利,固有的各种限制、歧视性条文应取消,清理不利于私营企业发展的法规和规章,建立能够推动私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降低行业进入门槛、简化手续、制止乱收费、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进一步放宽对私营企业自营出口的限制,享受国民待遇,促进私营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面对入世,允许外资进入的保险、银行、电信等行业,应首先向国内投资者开放,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拓宽政策,扩大民间投资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在更广泛的领域以独资、合作、合资、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激发民间投资热情。

  4、开通融资渠道。融资渠道不畅已经成为私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政策导向,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政府项目和国有企业,对私营企业的融资要求极少参与。要鼓励创立私营企业,发展私营企业,就必须消除对私营企业的歧视,在企业上市、发债、兼并、收购等融资方面给予支持,为他们拓宽融资渠道。股票二板市场,更应尽快设立,为私营企业的直接、间接融资提供新天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4287.html

更多阅读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zuoye) swot分析

教育阵地 2009-12-1009:31:43 阅读1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以青岛市各高校为例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青岛市266100) 李灵芝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市430205) 季东磊摘 要本文在实际调查了青岛市各个高校与多个企业

单亲家庭孩子的性格特征及对策转载 单亲家庭女孩子的性格

随着社会离婚率的不断提高,单亲家庭在都市中日渐多了起来。独立抚养孩子的父(母)亲直接面临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在家中应该得到的是温暖、安慰、激励、放松和调整。但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因为缺少一方父(母)亲的关怀与疼爱,在家庭教育中

钱江隧道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及对策探讨 桐乡至钱江隧道怎么走

摘 要 本文以在建的钱江隧道为例,研究隧道施工期的水环境污染,大气、隧道洞内空气污染,噪声与振动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对环境影响较为突出的问题,探讨越江隧道施工期环境影响的对策。关键词 钱江隧道;环境影响;环保措施1 工程概况钱江

中国能源安全:现状、特点与对策

来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时间:2009 - 09 - 03摘 要:当今世界,能源安全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上涨

声明:《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私企现状、问题与对策》为网友影永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