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的效用
楚汉争霸刚刚结束,局面还没有稳定的时候,有一次,汉高祖在高台上远远望见河滩上有人群聚集谈话。
汉高祖就问张良:“这些人在干什么?”
张良回答说:“这些人在商量怎么造你的反。”
刘邦大吃一惊:天下刚刚平定,为何又要造反?张良说:“这些都是帮你打天下的将领,但是你封来封去都只封你的亲戚,其他有功之人就不知道该把自己摆在哪里了。”
汉高祖问张良有什么好建议,张良说:“如果现在就分封所有将领,实际上来不及考核,但可以先封一个人,这个人要大家都知道你最恨他,而这个人又的确是个有功之臣。你心目中有这样一个人吗?”
汉高祖说:“我一直想找个机会把雍齿这家伙杀掉呢。”
张良建议立刻封雍齿为侯。
雍齿被封了侯,其他功臣就放心了,因为雍齿尚且封侯,又何况我们呢?
【人从来都不是完美的,激励作为一种制度存在,实际上是对人才价值的一种承认。只要是作出了贡献,都应该得到认可,至于这种认可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实质的还是名誉的,都只是形式而已,重要的是效果。】
信息源于沟通
汉高祖未定天下的时候,有一个让天下臣民上书的习惯。甚至在路上碰见父老时,他都不忘向那些见多识广的长者请教。
汉高祖知道民间有许多重要的意见,所以汉室在求贤良直言时有个规矩:讲错了,不罚;讲对了,有赏。汉朝这个征求民间意见的管道,在汉武帝的时候落实为察举制度,全国都要按照郡县人口的比例由地方推荐察举。
早朝议政时,皇帝、大臣及察举出来的贤才,共同商讨国家政策。著名的一例就是《盐铁论》:匈奴来犯,是否征伐匈奴。征伐匈奴要花多少战争经费,这经费由谁来支付?假如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够支付战争费用,怎么办?政府官员说要盐铁公卖。老百姓的代表则说这不公平,盐和铁是生活必需品,富人吃那么多盐,穷人也吃那么多盐;富人不用铁,可是穷人却是要用锄头的,盐铁公卖对大家的负担是不一样的。
【也许,正是这种民主,这种群策群力,奠定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可见,群策群力并不是韦尔奇的发明,但却正是这么个老外,帮我们总结和印证了古老传说中的不变真理:群众是英雄。】
数据库的历史意义
汉初第一位丞相萧何是个学历不明,履历不高的小人物,但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萧何负责财政、军需和后勤,被刘邦称为汉室第一功臣。
汉军入主咸阳的时候,萧何抓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查抄秦皇室的金库,而是收集整理图册,包括地图、户籍与卷宗档案。这样,在掌握了全国的地形、人口数据、相关税收数据及交通航线后,对全国情势就了如指掌了。萧何目光远大,懂得管理的优势在于,手上一定要掌握档案与数据库。
一个好的公司,必定有一批好的数据:我的客户在哪里?他们有什么新的需求?产品的成本该如何计算?如果没有这些资料,开个街角上的小店还有可能,经营大公司就不行了。萧何做到的就是掌握足够的资料数据。
【当我们被形形色色的舶来语,如CRM(客户关系管理)等搞得晕头转向时,我们的祖先们早于数千年前,就运用得相当精彩了。不知身为高科技时代的现代企业们,将作何感想?】
翘翘板两头的权力争斗
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是个不错的君主,但对身边的近臣也有非常宠幸的,当时的丞相申屠嘉无论学问还是能力都并不突出,但在汉文帝的宠臣犯错时,申丞相却仍能按照法律进行处罚,汉文帝也奈何不得,这就是相权与君权相互牵制的结果。汉朝政权最初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靠的就是君权与相权分开的原则。
但皇帝常常不甘心于放权,君权与相权难免发生冲突,结果就是外戚和宦官干政。王莽作为外戚,本来是天子为了掌控权力、缩减相权而用的工具,但这个贪污、滥权,却没有实际政治领导力的王莽不但骗取了总经理的职位,还篡取了董事长的位置。当王莽集相权君权于一身的时候,也就是西汉王朝二百年基业灭亡的时候。
到了东汉,甚至从制度上改变了相权结构。东汉有三公:司徒、司马、司空,也就是说有三个总经理,但却没有一个人居领导地位。外戚和宦官干政的现象愈演愈烈,内廷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至于汉亡。
【君权与相权就像分处于翘翘板两头的力量,若想取得平衡,重要的是能找到支点。
从创维陆强华被架空、TCL徐风云的出走、甚至华帝集团7位创业老总的重新归位,都不难看出所有权、经营权真正想要平衡起来,恐怕也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