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探讨版面费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探讨(五)



第四部分: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分析

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在理论上的升华。创新的内容是多层次和多层面的。从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出发,应当把握哪些方面管理创新的新走势呢?本文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一、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化经营

未来的21世纪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脑在企业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特别是国内外企业之间,以及他们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过去需要长途跋涉取得的信息,现今一个电报或电话就能解决。随着生产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消费的国际化,使许多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外市场的开拓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利用。韩国三星集团董事长告诫自己的员工,“国际化我们在21世纪赖以生存的关键。进入21世纪,不实行国际化,我们就无法生存。世界将走向自由市场。韩国也不例外.”可以说,企业经营管理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发展,对每个企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秘书处1996年3月的统计资料,全世界跨国公司大约有40000家母公司和250000家设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其生产总值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5%,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成交总量的三分之一.

关于国际经营化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还处于认识和起步阶段。为了使一些企业很好地步入国际化的经营,除了要有利用国际资源、占领国际市场的战略意识和雄心胆略外,还需要有全局的、逐步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有一个由初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它一般都经历了从单一的贸易型或生产型向贸易、投资、生产、金融一体化,即向综合性跨国公司发展的过程。我国企业在力求向这方面发展时,应当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作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把从国际市场上获得经济效益放在主导地位。

2. 主要产品的外销比重或来自国际经济活动的收入,应占本企业主要产品或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有人说应占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左右。

3. 中企业的出口外销产品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稳定的占有率和增长率。

4. 具有比较稳定的外销渠道和灵敏的信息网络系统,能够及时地掌握国际经济、贸易、技术,管理等方面变化的动态,作出正确的反映和决策。

当然企业要成长为跨国公司,还需要具有经营视觉灵、经营规模大、经营区域广、经营范围宽等特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美国公司就提出了所谓向无国籍化演变的战略:他们一方面推行本地化战略,同时实行文化开放,另方面调整结构,实行横向管理,以在公司内部消除国界壁垒和部门分割,重新组建公司,以适应信息时代对企业发展的需要。日本的许多公司从这几年开始,已由单纯向外倾销产品转向直接在外投资创办企业,使经营当地化。据有人统计。日本制造业海外生产的比率已达70%,在世界各地组建自己的生产零部件和组装基地,通过跨国经营取得最佳效益。

二、善于捕捉机遇的寻机化管理

寻机化管理,是在当代众多企业取得经营成功和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诊和方法。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它将会有更大地发展,并更好地展现它的功能。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孔茨说过,有效的管理总是一种随机制宜的、因情况而异的管理。实施随机制宜的管理需要借助于寻机管理。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的差异化,技术进步的快速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都会为企业成长提供新的机遇和空间。企业能不能利用这些机遇和空间,就取决于其掌握寻机管理的程度,及由此而释放的能量。 寻机管理不同子常规或例行管理,它要求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应视环境变迁而改进和创新,不沉溺于广种管理模式.它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在预测企业发展风会的前提下,寻得机遇,求得正确的管理途蒙和方法,以取得经营助真川成功。我国的巴业要在未来取得寻机管理的成功,需要特别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是应当树立危机意识。要认识到,生字危机能激发企业的成长机能。无锡小天鹅没份有限公司,在产品具有很大市场份额的湾况下,始终认为;企业有末日,产品有末日,市场无末日。这种末日的危机意念,使小天鹅人居安思危和经常注意到,企业最好的时候,往往是最不好的开始。因此,他们经常将自己与国内外同行企业相比较,比出差距,比出危机,形成了自己的“末日管理”的两理念和运作方式。众所皆知的美国百事可乐公司,为何能不断地取得经营的成功,其核心也是不断的自我否定,居优思劣、居盈思亏。居胜思败、居安思危,从而始终保持有清醒的头脑,规划着未采,设计着明天。

二是不断把握市场竞争变化的规律。机遇对众多的企业来说是公开的,具有普遍性但具体到每个企业能否有效地把握它和利用它,却有着偶然性。大量的实践证明,,企业为了掌握未来市场变化的规律,要对市场作出迅速灵敏的反映,特别是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机遇要进行分析研究。例如,通过对市场竞争者和消费者情况的了解和认识,以分析可能出现的机遇;本企业对可能出现的机遇能够应付的优势和劣势有预测。只有那些能预见到市场变化规律而超前采取寻机管理的企业,才能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趋向,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三、实施灵活多样的弹性化管理。美国许多管理学家在预测21世纪企业管理的新发展时说,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过去的企业是围绕着物品和资金流动组织起来的,而现在则变为围绕着信息的流动来组织,这样,管理格外贸要富有弹性和适应性。在我国,说起弹性管理,有人就误解为似乎可以不需要规范,不再强调严格管理。其实,弹性管理是在扎实的基础工作、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精细管理操作前提下的延伸和发展。它是在有管理根基上因情景变化的创新。对我国的企业来说,应当把它们统一起来,在搞好现有管理工作的同时,密切关注管理正在发生的这种激性变革。

一是企业规模的适度化。长期以来人们都把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作为经营成长的目标,可是在20世纪以来就出现了“大企业病”的问题,西方一些企业就开始从“求大”到“求小“,即改变过去那种一味追求大规模经营、大批量生产,为适度的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因此,今后要提倡适度规模,要认识到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长处,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以经营灵活、效益好为标准。

二是管理组织的灵活化。近几年来国外频频发生的企业重组,预计在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例如: 1.有的公司可能与其他公司为了利用电子技术,打破企业空间的隔阻、形成共同利用信息技术的战略联盟组织。有的为了发挥各个公司的优势,共同开发一种或多种关联产品,并把它很快地推向市场,这就需要组成研究开发该产品的联合体。 2. 大型公司内部实行模拟“公司制”。即在原来事业部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一些生产单位、业务部门变成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也有的将按地区、按部门多头管理的体制,转变为按业务范围进行直接管理。未来企业建立分权型的管理体制,将是大势所趋。 2.强调管理重心下移,倡导团队式的组织形式。即从传统的垂直式、职能式的管理结构,向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式管理结构发展。

三是制度工作时间的分散化。国外有的管理者分析,由于未来传递能力的增强,使有条件在家中工作的员工越来越多☆这种趋势会使弹性上班制日渐实行。当然这种趋势是要以员工素质的普遍提高、岗位责任职责的明确和家用电脑的普及化为条件的。

四、注重人才开发的人本化管理。人本化管理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到了 20世纪80年代已受到国内外企业的普遍重视。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说:“如果说,日本式经营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我觉得‘人’,就是一切秘诀最根本的出发点”。被人们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也曾说,松下公司的口号是“企业即人”,并多次宣称“要造松下产品先造松下人”。美国的李.亚科卡以自己在美国福特和克莱斯勒两大公司长期工作的经验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人,在于那些富于激情和敬业精神的管理人才。我国企业常有这种说法:“企业的根,职工为本。企业的魂,职工的心。”一直强调,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力量源泉。说明了优秀的企业,首先是优秀人才的集合体。所有这些,在未来21世纪的企业管理活动中,都将会获得进一步地发展,成为优化管理的重要方向。其主要表现是:

1. 在向人力资源开发转变的过程中,传统的人事管理将进一步向人才开发管理发展。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是人员的招收、任用、调配和奖惩的静态管理。传统的人事管理视人力为成本,往往以事为中心,注重现有人员的管理、;而人力资源开发把人视为一种稀缺的资源,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和事的统一发展,特别注重开发人的潜在才能。人才开发管理除具有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外,更加注重人的智慧、技艺和能力助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智力资源开发。未来企业的资本不仅仅是金钱,而是要求人的智能和发挥人才智能资本的作用。如果说传统产品属“集成资源”,而未来的产品则属“集成知识”,正如有的国外学者说的,智能资本将导致“世界财富的一次大转移”,即企业的成功将从自然资源的拥有者手里转移到那些拥有思想和智慧的人的手中。也就是说,未来企业的发展,不只是靠设备好、技术强,同时要靠那些具有较高智慧的人。

2. 加强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注重智能资本投资,开发职工的创造力。未来企业需要具有创造力的能人治理。美国通过开发人的创造力得出结论说,那些受过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毕业生,其发明创造和取得专利的要比未经训练的人多三倍。日本政府早在1982年的一项决议中,就确认开发员工的的创造力是他们通向21世纪的保证。智能资本是指企业花费在教育、培训等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它比一般的人力资本投入会带来更长期的收益。因为智能资本不象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那样,无法将它与所有者分离,它是人们原有拥有的技术、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继承,它具有人才资本的积累性。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素质的劳动者,而且需要超出常人的、高素质的综合智能。用丰富的人才资本优势转化、替代物质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的优势,势在必行。

3. 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活动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企业精神对我国的企业并不陌生,而企业文化和形象建设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理论丛林中分化出的一种新理论,被人们称为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次革命”或新阶段。一些西方学者已认定,“21世纪型革新企业经营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是“文化革新的方向,企业文化的创造与渗透”。企业未来的文化与形象建设的深化,主要应在以下方面努力。一是致力于企业价值观的塑造。因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是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广大职工对客观事物、对自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意义的总看法和总评价,是劳动者的价值观念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沉积,它对构成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的诸要素,即企业的经营宗旨、经营战略和职工的行为规范等起着导向和决定作用。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企业,就象入没有灵魂一样。二是分外突出本企业的气质和个性。在未来国内外的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自己的经营没有特色,产品没有特性,管理没有气质,不能使广大消费者感知到与其他企业的差别,狠难有自立于国内市场之林的能力。目前我国企业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建设内容的归纳和升华中的雷同化,没有自我个性,所以成效不大。为对付未来的竞争,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探讨(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4419.html

更多阅读

企业管理模式 典型的企业的管理模式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电信企业管理模式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其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典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方法有: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JIT)、精良生产(Lean Production)、按类个别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行政管理体系

五种企业管理模式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牵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初探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初探声明:请勿转载,若需求甚强,请注明出处,谢谢!(一) 管理模式定义对于管理模式的理解,需要我们对管理有所认识,了解管理的发展,从管理的意义和过程得出管理模式。1.管理的意义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导、协

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分为广义企业管理制度和狭义企业管理制度。而广义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正是现代的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狭义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企业针对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的一系列企业生产、销售、整体经济以

声明:《现代经济探讨版面费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探讨(五)》为网友成熟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