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探讨(三)



第三部分:管理模式发展及其演变过程探讨

一般认为,现代企业管理始于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古典管理学在"二战"以后马上为现代管理学所扬弃。两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大量生产,以及全球市场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剧烈调整,导致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多元化和民族化,反映到管理科学上便表现为管理科学进入了所谓的"热带丛林"(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以信息技术(IT)革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空前大发展和深刻大变革,在社会各个层次上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管理更不例外。从科学家到公司经营者、从工矿企业到IT商家,众多机构和人士都在积极探索适应"新经济时代"的管理新模式,或利用IT新工具来提升管理水准、或采用IT对企业管理进行模拟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复杂性科学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应用以及战略管理的复兴,这些为企业管理越过"丛林地带"作出了有益探索

一、管理模式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拓展与升华

1. 新科技革命和科技进步的巨大影响

首先,从宏观经济走势来看,一体化已成历史潮流,各种组织之间的联系日益广泛而密切,以跨国公司为重要载体,科技革命、金融危机,无论是好是坏,都会迅速波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其次,从市场需求来看,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不仅越来越高,而且还越来越人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者要求产品和服务能够提供更多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满足;再者,从竞争重点来看,标准之争成为竞争的重要内容,新经济时代,谁掌握了制定竞赛规则的主动权,谁就可能成为"第一";还有,从发展支撑来看,企业的实力不再体现在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规模,而是集中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上,如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和微软公司(Microsoft),它们固定资产规模上根本无法与那些传统产业中的巨型企业相提并论,但它们的市场价值却一再突破天价,遥遥领先;第五,从经营的战略资源来看,知识和人才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核心资源,以人为本不再停留在理念上,而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构成中的关键所在;第六,从组织架构来看,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采取更能贴近市场的组织模式,如扁平化、矩阵式、网络型等易于创新的组织结构。等等。

  这些都是科技进步极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发展态势,与此同时,还不断改变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8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扩散更为迅速、知识的创造、传播和使用更为频繁和宏大,全球经济大循环和世界市场因此发生了急剧变化。3C力量,即顾客(Customers)、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驱使企业管理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顾客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并且需要更专一、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数字信息时代,只有第一没有其他;而市场不变的法则便是市场一直在变。借助信息技术,员工可以更方便地与顾客进行联络,参与多道工序,企业信息和知识得以共享,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洞察力,使管理结构扁平化,大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对外界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所以,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要有新的理念和新的模式。

2. 科技进步对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影响

科技进步在不断提高生产效能的同时,也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科技进步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分为外部性和内部性两个方面。外部性主要是指科技进步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新技术应用加剧或降低竞争程度、挖掘或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影响供应商、合作机构的运作行为等,迫使企业不得不在管理模式上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新的变化;内部性主要是指企业应用或忽视新技术,从而极大地提升或相对地降低管理效率和生产效能、丰富拓展或相对减少管理工具和手段、深刻改变着企业内人员交流模式以及财务、物资、信息、无形资产、营销等方面的管理,乃至整个企业文化等,这些导致了企业通过变革管理方法、组织架构甚至整个公司基本制度等来调整、适应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科技革命和科技进步深刻改变企业管理模式的进程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兴起的复杂性科学和INTERNET文化以及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模式的重大影响,如复杂性科学将企业视为自组织、自适应、自激励、具有智能意识的复杂性组织(特别地,如学习性企业,Learning Organization),而INTERNET和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以往熟悉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这些最终导致了企业管理模式的提升和创新

二、管理模式演进的三大层次

现代科技革命与科技进步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使我们能够明显地观察到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 简单分工管理

分工曾经是提高企业效能的革命性举措,工业经济深入发展使分工日益细致,导致了业务流程支离破碎、官僚体制等级森严、信息/知识共享受阻,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既扼杀了优秀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内信息沟通及内外信息流动,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而分工管理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简单分工管理和综合分工管理;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丰富和拓展,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和条件。

以制造业为例,在竞争不很激烈的行业、企业规模不大或企业初创阶段等条件下,企业往往采取如图1所示的"简单分工管理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人事、资金、物(料)资(产)、供应、生产与销售等。这种情况下,企业基本上通过一条价值链将整个运作"串联"起来。

图1、简单分工管理模式的链条模型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探讨(三)

2. 综合分工管理

随着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一般分为资源与能力两大部分实施运作。资源管理基本要素包括物料与资产管理、资金财务计划与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能力管理基本要素包括资源供应管理、生产制造管理、技术与研究开发管理、服务管理和营销管理等。如图2所示。

图2、综合管理模式的资源-能力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许多知名企业正处于这一阶段之中,它们面临着现实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升华和升级的问题

3. 集整管理

今天,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创新间隙越来越短,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其应用的快速扩展,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Back Office(如MIS、ERP、CIMS、PDM等)到Front Office(如SCM、CPC、CRM、EIP、CCP等)再到电子商务(EC如B2B、B2C等),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建立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基础之上,超越时空,逐步实现"7天×24小时"工作。在实现技术集成应用的同时,企业管理模式也实现了从"综合分工管理"拓展和升华为"集(成)整(合)管理"。如图所示,可以将应用集整管理模式的企业描绘为一支飞向太空的火箭,意味着企业将在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想象力空间内探索发展。

图3、集整管理模式的火箭模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4421.html

更多阅读

企业管理模式 典型的企业的管理模式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电信企业管理模式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其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典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方法有: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JIT)、精良生产(Lean Production)、按类个别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行政管理体系

五种企业管理模式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牵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初探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初探声明:请勿转载,若需求甚强,请注明出处,谢谢!(一) 管理模式定义对于管理模式的理解,需要我们对管理有所认识,了解管理的发展,从管理的意义和过程得出管理模式。1.管理的意义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导、协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杂谈现代企业管理

朋友陈总毕业于某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理论知识丰富学识渊博。应该属于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知识分子,从事管理工作10几年来一直是顺风顺水。在副总岗位得心应手分管的工作做的有声有色。最近一段时间总不在状态,忧愁、烦躁、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三)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三):仁与不仁 三论陈光标事件中本质与目的的关系 《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近乎仁,全力实践,就接近仁慈。慈善是最明显的仁慈,陈光标在全力实践。如何实践得更符合仁的本质,通过本质来表现

声明:《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探讨(三)》为网友低凋进行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