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五力模型 构建供应链的五力模型



构建供应链的五力模型

(周敏 TEL:13786140644

地址: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邮编:410076)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供应链时代已经来临,分析了企业构建供应链的主要推动力量和阻碍力量。很显然,供应链必然成为将来社会再生产的主要形式,然而在新旧交替的转型期,什么能够促进供应链的构建?什么是构建供应链的阻碍?企业如何才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为构建供应链扫清道路,创造良好条件?探讨这些问题就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构建供应链的五力模型

关键词 供应链 构建 五力 推动 阻碍

一、供应链时代已经来临

二战后,世界各国在摆脱了战争困扰后而致力于发展生产,随着国际政治形势逐渐缓和,原来绝对对立不再存在,各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即联合又斗争的政治格局。同样的,世界经济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跨国联合经济体的出现,全球化分工的深入,人们都渴望能够有一种大范围的、系统的、运行良好的后勤保障系统来支持生产。在过去,这个愿望是很难实现的,虽然人们通过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实现了部分的最优化,例如制造企业资源计划MRP、经济订货模型EOQ、准时供应等先进生产方法的出现,使制造企业能够减少库存,提高效益。然而这些优化都是“一段一段”的进行的,很难衔接成为一个整体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信息技术落后。社会再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所有的环节之间信息是封闭的而不能共享,就算是使用了系统的分析方法也不能实现全程的优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使得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去占领市场以赢得竞争,市场竞争也主要围绕新产品的竞争而展开。毋庸置疑,这种状况将延续到21世纪,使企业面临的环境更为严峻。

世界经济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整个的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经济体,既所谓的地球村。在这里,一国的经济会受到其他许多国家经济的影响。表1-1列举了采用全球战略的突出企业的例子。从中不难看出,这些世界上大牌公司的销售额主要都来自所在国之外。这种状况说明了全球性活动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香港强森公司的总经理帕特里克·王在决定新的中心选址时曾说,旧的时空局限已不复存在,客户可以在他们觉得最舒服的地方与我们说话,而产品却在最具有竞争力的地方生产。这种观点体现出竞争无国界的基本内涵。现在网络改变了人们信息交流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原来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桎梏,使跨越环节获取信息成为可能,从而供应链连接两个环节之间的优化短链,延伸成为了连接整个社会再生产系统化的长链成为了可能。从这种意思上来说,供应链时代已经来了!

二、供应链管理

1. 供应链内涵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料开始,制成中间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或者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消费者连成了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供应链的思想强调系统的重要地位,支持供应链的观点认为:由于买方市场的日益成熟,不同企业的产品越来越具有同质性,所以,未来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联盟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残酷性和激烈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所无法比较的。

供应链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是现代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推动下而产生的,并且这种新型的竞争载体越来越具有生命力。一个存在社会再生产的社会中,供应链的各个节点都是存在的,但是由于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封闭和阻塞,导致了社会在生产活动不能很好的连贯成为一个良好的系统,这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了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之间的需求信息的沟通,上游企业对下游的需求反应迟钝,库存于是就成为了企业掩盖“快速反应”和“低成本”尖锐矛盾的焦点。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经营理念在一夜之间彻底崩溃,信息沟通的快捷和便利打破了传统经营在信息上的瓶颈,使整个供应链能够连贯起来。

供应链一反传统的思维模式,打破了原来那种“固定供求关系”、“稳定的营销网络”的结构,建立了一种不断择优、不断更新的动态系统。这种不断变化的系统也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2. 供应链管理(SCM)的精髓

供应链并不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它的存在意义在于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管理的主体不是某一个企业而是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机制和契约,约束或激励供应链的各个参与实体。

SCM努力消除了各个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各个参与者的利益出发,信息的封锁是构成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源头,而供应链强调一个无缝联接的无阻碍系统。供应链的契约和制度就是要消除企业之间的信息不畅通。只有消除了信息的不通,才能够实现“WIN-WIN”的双赢局面。

供应链管理旨在消除库存、减少成本。在供应链管理中,不把库存看成是解决维持生产和销售的唯一措施,而是将之视为供应链的平衡机制。在一个信息畅通的供应链中,不守信用的行为将受到十分严厉的惩罚。为了规避整个供应链的处罚和制裁,参与企业必须要遵守供应链的约束机制,同样,别的供应链也很容易得到违规企业的信息,从而拒绝其加入新的供应链当中。

3. 供应链构筑要点

供应链的构筑前提和意义就在于企业之间有共同的目标,这也是内部机制建立的依据。要构建一条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必须要注意下面的几个问题:

○1、消除壁垒,通畅信息

供应链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快速的对顾客需求变化进行反应。要做到这一点,没有通常的信息是不可能的。建立一个从“源”到“汇”的信息沟通平台是很有必要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合作对供应链进步的贡献率为40%;合作性计划可以使库存减少15%;合作性预测的准确性提高15%;减少开支20%~30%;节约运输成本3%~5%。

供应链上的信息透明和合作,是管理好供应链的重要保证。提高供应链整体透明度,可以加强贸易伙伴合作的联盟关系,提高对流入物流的监控,加强订单实现过程的监控,更好地履行订货承诺,提高管理整个渠道库存的水平。

○2、改变库存观念

在过去,库存是用来缓解顾客需求的突然性和企业生产滞后性的重要“法宝”。然而,库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突出的:大量积压的库存占用了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金,是企业生产运作中的瓶颈。现代供应链通过采用高效合作和快速反应,已经使得库存成为了一种中间流转的环节,并不要积压企业流动资金。

○3、局部优化和整体优化结合

在以前,企业各自为政,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是一种“赢——输”关系。现代供应链管理旨在理顺局部优化和整体优化的关系:局部优化是整体优化的前提,整体优化是局部优化的目的。

三 构建供应链的五种力量

经过长时间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构建供应链的五力模型,如图1-1所示。在图中,用利润、信息革命、心竞争力横向整合、原有系统顽抗和信息化实施的困难来表达构建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力量。

图1 构建供应链的五力模型

1. 利润

利润是一个企业存在的主要目的和唯一前提。构建供应链能够增加各个参与企业的利润,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构建了一个完善的供应链后,一个企业就能够和它的上游企业、上游企业的上游企业……下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下游企业……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在信息共享和利益相同的前提下,各个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协调安排生产,系统化的管理,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周转率。

2. 信息革命导致了资源重新分配

信息化的出现对整个社会资源进行了在分配,全球资源整合趋势明显。

由于信息通畅了,原来不能够再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资源共享和资源分配现在能够实现了。例如我国HAIER的全球采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 核心竞争力的横向整合

这种能力生根于每个公司的核心业务流程,且大多聚焦于供应链管理。新型供应链联合他们的供应商去组建更有效的伙伴关系。他们的主要供应商认识到了有大的市场份额的获得。有远见的供应商也帮助供应链管理者加速他们的供应链流程再造。举例,SWIFT是一家MIT公司,他通过改变他们的退货流程使供应链管理者增加了10%--40%的利润。

4. 原有供销渠道的组织顽抗

在实施供应链之前,会有原来的一套供销渠道体系。要打破原来的体系,构建供应链,会遇到下面问题。

5. 信息化实施困难重重

虽然信息化的浪潮已经来了,但是要在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供应链内部实现高度供销信息的网络还很困难,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

ü 硬件设施建设

要实现信息化,计算机和网络等硬件设施是必须要具备的。购置新的机器设备必然需要资金,这需要参与供应链的企业都能够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能够从紧张的企业资金中抽出部分用于硬件设施建设。

ü 人员的信息化思想观念转变

信息化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认识的问题。只有参与企业都能够认识到信息共享的利益,才有可能实现大范围的信息共享和利益共担。

参考文献

[1] C.K. Prahalad and G.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79-91(1990).

[2] 康荣平、柯银斌著,企业多元化经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第148页。

[3] Mansour Javidan, Core competence: what does it mean in practice?, Long Range Planning,1998,60-71

[4] Edmond K.Lo, Chamli Pusshpakumara, Performance and Partnership in global manufacturing modeling frameworks and techniques,IJPE,1999.60-61,pp261-269

[5] Janak Singh,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flow within the supply chain,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96,Vol.9,No.4,p28-3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4665.html

更多阅读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Porter'sFiveForces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Porter's FiveForces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

青岛啤酒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主要包括: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新进入企业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这五种因素是行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下面从这五个方面,结合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公司)的实际进行分

波特五力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华为

波特五力作用: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五力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客户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的替代程度、潜在进入者的进入能力、现有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1)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主要看供方给对方提供了什么投入要素,当这种投入要素的

波特“五力模型”及其案例分析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英文

波特五力模型简介:1)新进入者威胁新竞争者的加入必然会打破市场平衡,引发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反应,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调入新的资源用于竞争,因此使收益降低。2)替代品的威胁市场上可替代你的产品和服务的存在意味着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五洲在线:电商供应链的“卖水人”

     进入北京朝阳区的718创意园,很容易找到五洲在线的办公室。公司门口白墙上画着标志性的红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服务才是硬道理”的标语异常惹眼,各种业务“战报”被置于公示栏内。  五洲在线创始人梁凯,哈工大通讯系的毕业

声明:《波特五力模型 构建供应链的五力模型》为网友空瓶氧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