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相》:作为人学的管理学



一本书应该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读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企业家读《伪相》,可以读到自己的得失成败,政治家读《伪相》,可以读到时代的真假是非,职员读《伪相》,则可以读到职场的江湖险恶,而我读《伪相》,则读到中国管理学的迷惘与出路。

可以说,中国当下成长最为迅速的一门学科就是管理学。作为转型期社会的致用之学,管理学的触角几乎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然而与经济学相比,管理学是如此的杂乱,以至于人们很难从一个相对稳定的角度梳理出学科的发展脉络,找出管理学的内在逻辑。如果说经济学实现了理论的回归,重新在西方经济学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径,那么,管理学仍然处在经验探索阶段,在更多的时候,管理学只是对管理经验特别是企业管理经验的总结。

在我看来,管理学与经济学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经济学着重于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它在宏观或者微观的层面,探讨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问题。管理学的价值就在于,不仅看到资源配置的效率层面,而且关注资源配置过程中人的价值实现。所以,管理学是一种充满人性的科学。研究管理学,如果见物不见人,没有把人的价值实现作为最基本的判断标准和价值取向,那么,管理学就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管理学从本质上来说是关于人的学问。从这个角度来看,管理学家应该是政治家,了解现代社会人的政治诉求;管理学家应该是社会学家,了解人的社会群体属性;管理学家应该是法学家,了解社区人群共同的行为规则;管理学家应该是心理学家,了解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通过影响心理波动发挥人的潜能;管理学家还应该是哲学家,能够洞察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打个比方,在一个家庭中,祖宗的牌位和餐桌上的教义,是属于宗教、哲学和历史研究的范畴,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规则则是属于法学研究的内容,经济学关注资源的配置,家庭的开支,心理学关注家庭成员的喜怒哀乐,而管理学则像是一个慈祥的老母亲,唠唠叨叨的呵护着全家人。离开了管理学,家庭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找出能够将各种价值判断组合在一起的企业家。将企业家看作是企业的人格化,然后将企业的法律关系变成企业家的法律关系,从而使企业家成为一切法律关系的化身。发现企业家的价值、找出企业家成长的条件、给出企业家的评判标准,是企业管理学的核心内容。

然而,很遗憾地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企业家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家,他们在某些方面出类拔萃,可是在实现企业价值,或者说将企业内各种人的因素组合在一起、进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是顾此失彼。这些所谓的企业家,不但会葬送企业,而且会葬送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例子在改革过程中比比皆是。山西文水县海鑫集团的李海仓先生因为与昔日的竞争对手发生争执,而惨遭杀身之祸;河北徐水县的孙大午先生因为与金融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融资渠道不畅,冒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结果招来牢狱之灾;浙江的一些企业家因为没有很好地处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惨遭毒手;广东一些企业家由于不善于和政府沟通,在企业产权改革的过程中,身陷囹圄。所有这些事例都说明,在中国转型期,企业家如果没有处理好各方面的法律关系,很有可能会给企业或者自己带来深重的灾难。所以,管理学首先要带领企业家走出转型期的沼泽,认清自身的价值,寻找成功的方向,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管理学首先应该是企业家管理学。企业管理学界应该了解中国企业家的生存状况,了解企业家的喜怒哀乐,了解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了解企业家成功的手段和方法,了解企业家未来的方向。很遗憾地是,在当前学术界,对待企业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企业家只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没有看到企业家对企业资源的整合作用,没有看到企业家的崇高价值。这些学者把企业作为研究的目标,而把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附属物,认为在一个企业中,企业家只是一个螺丝钉。这种消解企业家作用的思维方式,固然有利于从宏观上了解企业的走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弱化了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所以,其研究结论往往不具有现实性。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家确实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企业家与其他企业人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企业家是一切资源的整合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家是企业一切法律关系的总和。所以,研究企业,必须首先研究企业家。没有企业家,就没有资源的整合者,自然也就没有成功的企业。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企业家是企业的上帝,企业离开了企业家将一事无成。这种观点虽然看到了企业家的价值,但没有看到企业家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所发挥的独到作用。企业家不能包办一切,企业家的作用还必须通过企业其他人的价值实现体现出来。如果仅仅看到企业家,而没有看到企业家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对每一个企业成员价值的发现,没有看到企业成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只是一味地强调企业家本身的作用,那么,很有可能将企业家推到极端危险的境地,使得企业家成为孤家寡人。

对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人们总是顶礼膜拜,似乎企业家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成为惊天动地的人物。可是对那些失败的企业家,人们总是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加以嘲讽,似乎这些企业家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这是一种非常不良的逻辑思维方式。有的学者看到了企业家的成功,然后用大量的细节来论证企业家成功的必然性。有的学者看到了企业家的失败,然后又用大量的细节来证明企业家失败的必然性。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社会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学家不是在研究企业家,而是在落井下石,是在千方百计地营造一种不良的企业文化,在这个文化氛围中,成王败寇,所有的企业家都必须做好准备,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寻找开脱的理由。

我们看到了太多关于企业家的论述,但是这些论述很少能够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从人的价值实现的角度,分析企业家的资源整合能力。有的管理学家从企业的兴亡推导出企业家的成功与失败;有的管理学家从财富的多寡,来判断企业家的价值;甚至有的管理学家带着崇拜的心情,对企业家进行寡廉鲜耻的歌功颂德。这样的论述是对管理学的亵渎,是一种伪科学。真正的企业管理学对企业家的成长满怀热忱,但是将企业家放在企业与社会的大背景中加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真正的企业管理学家不会因果倒置,而会在企业家的资源整合能力方面和价值实现方面找出独特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后来者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继续发挥人的作用,创造更多的价值。

现在,《伪相》将企业家的研究报告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家的立体形象。我们可能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是我们应该感谢作者那敏锐的洞察力。在流畅的笔下,在深度的思虑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呈现出来。这或许不是企业家的群英谱,但却真正代表了当代中国企业家的整体形象。在社会转型期,这些企业家的商海沉浮从不同的角度见证了我国的改革历史,为企业的成败提供了特有的参照坐标,是非常难得的人物史。

企业家市场在我国尚不明显。企业家的自我探索和公众对企业家的关注,为学术界研究企业家群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如果管理学家没有良好的自我定位,没有看到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注意到中国企业与中国当代改革大环境的关系,尤其没有注意到企业家的成长与中国现实政治生态的变化,那么很难对企业和企业家作出正确的判断,更难以对中国未来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家的成长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学术界应该读一读《伪相》,读一读这本企业家个案分析,了解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了解整个细胞组织内部不同成分的企业家自身的喜怒哀乐,得失成败。

 《伪相》:作为人学的管理学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知名时政评论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4812.html

更多阅读

转 《悔罪书》:李庄的“藏头诗”

《悔罪书》:李庄的“藏头诗”一、李庄《悔罪书》六条一、被刑事拘留、逮捕、至一审宣判,经过了几个刑事诉讼程序,对我思想触动很大……缺失了一名职业律师基本的职业道德基础。二、比较其他的民事代理,律师在刑事辩护中应当识大体、

电视剧《红娘子》: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

电视剧《红娘子》: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一、一部我全剧观完的电视连续剧六、七年来,我由于忙于工作、写作、阅读,电视剧连续剧我全部观完的只有四部半,分别是《飞虎神鹰》《大漠飞鹰》《高山青》《红娘子》及《下辈子嫁给你》半部。《

《呼啸山庄》:石楠花的香味

近十年来,我多次拿起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传世之作《呼啸山庄》,每毎读完两三章就再也看不下去了。2011年11月底,捧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张玲、张扬翻译的版本,劝自己:怎么着,这次,你也得把它看完!耐心地一直读到第一卷第八章结束(P8

金庸《碧血剑》:没有碧血的袁承志,大理扭曲的金蛇剑

从碧血说起碧血典故:《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爲碧。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故孝己憂而曾參悲。”第一部分:碧血,一般解作忠心的血是碧血,这是断章取义的用法。这个误

声明:《《伪相》:作为人学的管理学》为网友傻瓜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