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和没用 马少华 有用和没用的哲学



有用和没用的哲学

庄子叫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又叫我们抛弃智慧,说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而且不会有什么祸患。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如何离世去俗,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抛弃智慧过浑浑沌沌的日子,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就是庄子自身也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他在《山木》篇里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说庄子和弟子们到山里去,路上见到一棵大树,枝叶长得非常茂盛,有许多伐木者经过,在树下休息,却没有一位伐木工人打这棵树的主意。庄子就问那些伐木工人是什么缘故不去砍伐这棵大树呢。伐木工人回答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途。”于是庄子就因此感叹道:“这棵树是因为自己不是一块好材料才能终其天年的啊!”  

   第二个故事其实是第一个故事的继续,是说庄子从山里出来,天色晚了,便和弟子们借宿在一个老朋友家里。老朋友见到庄子来了,非常高兴,马上叫儿子杀一只鹅煮了招待他们。儿子请示父亲,说:“两只鹅,其中一只能叫,另一只不能叫,究竟杀哪一只才好呢?”做主人的父亲说:“就杀那只不能叫的吧。”

  这两个故事引发的结果就是:第二天,弟子们就问庄子:“昨天见到的山中的大树是因为它不是一块好材料,没有什么用场,才免遭杀伐的;而现在主人的那只鹅因为不能叫,不是一块好质料,却被杀了吃了。您经常叫我们绝圣去智,过浑浑噩噩的生活才可以过得自由自在,并且享其天年,但看了这两个例子,却不能不使人迷惑。您觉得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免却祸患,使生命无忧无虑,不会遭到意外的夭折呢?”  

  庄子知道自己陷入了困境,这是一个哲学的困境,是庄子的,他叫人们不要争竞,不要思想,不要智慧,用一种淳朴低下的态度,过一种自然、不受他人侵犯的生活,固然理想是十分完美安全的,但事实却总是使这种近乎梦想的人生哲学走向绝境,因此一旦自己的哲学被付于实践,陷于矛盾的境地中时,庄子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笑笑,说:“如果是我,我就将在有用和没用之间作一个选择,既不能表现得没用,也不能表现得有用。有用和没用的中间,是看起来有用,却实际上没用;或者看起来没用,实际上却又有用。但这样还是不能全然没有祸患,还是有其实质上的局限的。”  

   怎么办呢?庄子又在这个有用和没用之间的基础上,做了一番形而上的阐述,说:“如果你是顺自然之性地浮游于世,那你就可以真正免于意外的灾难了。何谓顺自然之性,是既没有荣誉的观念,也没有侮辱的概念,时而是龙,时而是蛇,随时序流动而隐显变化,从不将自己固定在哪一个地点哪一个观念上;或进或退,以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原则,而达到万物原始的状态。倘若我们能顺自然之理,制敌机先驾驭万事万物而不被万事万物所主宰,那么我们怎么能受到外物的牵累呢?”  

  庄子说得似乎很有道理,顺自然之性理,自然是可以达到与物无忤的目的的。但自然之性,是否就不争?自然之理,是否就常处于弱?顺其性理,是否就能全身免害?是否就能优游自在而终其天年?这是庄子所没有提出加以思考和研究的,他只有一些个案,如《人间世》篇中引了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叫支离疏的人,他的脸隐藏在肚脐下,肩膀比自己的头颅还要高,背后的发髻笔直朝天,五官则长在头顶上,两边的大腿骨和肋骨相互夹并在一起,而他以什么为生呢?只是替人家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却足以养活自己了;倘若还替人家簸簸米、筛筛糠,那收入就可以养活十口之家。国家征兵,支离疏掉臂游于大街小巷,无人睬他;政府兴徭征役,支离疏因为身有残疾而不必应征;但每当国王大发慈悲,放赈救济贫病老弱之时,支离疏却可以得到三钟米和十束薪的赏赐。庄子以这个形体残缺不全的支离疏作说明,说这个身体残缺不全的人尚且可以养活自己,安然地享受天赋之寿,又何况那些道德上残缺不全的人呢?意思是说,道德上没有用的人更可以优游于世,而与世推移的。这个个案虽然可以说明一部分道理,但事实上对于真正的问题如自然之性的多面性、多种突发性等等没有作进一步的论证。我们还是来假设一下,倘若支离疏所居村落处于战争要冲,突然战争就在这个村庄或村庄附近爆发,支离疏能否免于祸患而不受战争波及?如果这场战争非常残酷,千军万马踏平了这个村庄,而大小老弱都由于此不可抗力葬身于血影刀光之下,支离疏是否有可能全身免害,优游于世?再举一个例子,倘若洪水滔天,奔涌而下,将这个村庄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支离疏是否仅凭其残缺不全的形体就能免却灾难而安然终其天年?答案自然是不用说的,在不可抗的外力下,人,即使是自然其德的人,也不可能优游自在地不受自然法则的支配,而受到或大或小、或近或远的惩罚。所以说,在自然的面前,一切智慧和愚蠢的人和事物都是无能为力的,都是被动的,都是不能居于主宰地位的。庄子说,我们要主宰万事万物,而不被万事万物所役使,这只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也许只是存在心灵中的一个梦想而已。  

 有用和没用的哲学

  我们身处这个世界,能够离开俗世生活而与自然法则同流吗?能够抛弃智慧,受自然法则的摆布而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吗?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说:“夫唯不争,故无尤。”水是柔弱的,但它能以众多柔弱而摧败天下至坚的物质。这是自然之性,是庄子所提倡的,但它并非无用,只是示人以弱罢了;能摧败天下之至坚,也就是争竞,倘无此争竞,那么水也就失去了自然之性,而与道相背了。水尚且不能长处于卑弱,而况于人能长处于被动之地位而无所思无所动作吗?处于卑弱,自然就处于被动,自然为他物所主宰驱使,自然就不能全身免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是理有固然,势所必至的。因此我们可以发问,老庄所提倡的“不争”真的就会“无尤”、真的能解决处世安乐的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老庄的哲学并不能解决真正如何处世。其哲学一开始就呈现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终其生也无法得到证明和解决。事实上,我们从大量的证据可以看到,老庄的哲学始终是幽渺无助的,是无可奈何的,是梦呓,也是哀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4879.html

更多阅读

司马迁和他的作品 屈原和司马迁

司马迁和他的作品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历史名人司马迁,在我的印象中的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史记》这部经典文学作品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史记》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正是因为这样一部鸿篇巨著的

高少华《小纸船的梦》教学反思 小纸船的梦伴奏

《小纸船的梦》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课堂教学是歌曲的新授课,主要的思路是根据新《课标》的指导和上综合课的教学指导意见,结合本学期音乐组的教研主题和四年级同学都在学习的竖笛,达到以唱带吹,再以吹带唱的效果。让学生能够掌握一种简

鸟人的由来——少昊和他的子孙 皇帝少昊声望速刷

黄帝和他的夫人们生了一大群孩子,光儿子就有二十五个。孩子多了不好养,于是黄帝就把十一个不争气的小子赶出了家门,后来不知流浪到了何方;另外十四个智体健全的被分封了领地,并赐予他们十二个姓:姬、酉、祁、己、滕、蒧(zhēn)、任、荀、僖

声明:《有用和没用 马少华 有用和没用的哲学》为网友说说而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