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人在一家酒店得到了第一份工作:洗马桶。小伙子因此心灰意冷。这时,一位前辈及时地出现在他的面前,什么话也没有说,亲自洗马桶示范给他看。等到洗干净了,前辈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当着他的面一饮而尽。
这情景极大地震撼着小伙子的心,从此,小伙子脱胎换骨,每天勤勤恳恳工作,工作质量达到了无可挑剔的水准。终于,有一天,他也可以从自己洗过的马桶里盛一杯水,眉头不皱一下地喝下去。
这个小伙子就是后来的世界旅馆业大王希尔顿。
这个故事是我在一次营销培训课上听到的。当时,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引用这个故事给我们这群对营销充满无限企图的人。几年后的今天,我再次记忆这个故事的时候,心中又多了一种感慨。
一群同样学历的人,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部门,从事同样的行业,做着同样的工作。若干年后,有人脱颖而出而走向高层,而另外的人却碌碌无为,事业无从谈起,还常忙于努力地找工作,其中的缘由究竟在哪里?窃以为,这是工作态度的原因。庸庸碌碌者,因为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对待工作,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甚至有的“和尚”,连钟都不去撞。此时,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去营造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未来呢?
在突飞猛进的社会,企业的用人再也不是那种计划经济行为,已彻底成为市场经济游戏:企业认为只要能创造价值,就是合格的人才、优秀的员工,反之,只好请你另谋高就。正是这种变化,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既要具有良好的专业职能,更要一种敬业的精神,尤其对于那些刚踏入社会的员工和想真正成就一番事业的员工。
如果没有一颗敬业的心对待自己的工作,或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确,或好高骛远,总觉得自己目前的岗位是“高射炮打蚊子”,就会敷衍了事,漠不关心,得过且过。长此以往,我们的思想就很难融入工作,我们的行为就很难与工作协调一致,更谈不上我们的事业得到良好发展,最终得到的结果是被这个企业、这个社会惨重地淘汰出局。
实际上,一个人的人生目标不管有多远,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大志的第一步和最基本的一条。在工作中,许多时候决定成败的往往是工作态度,并非工作能力,是敬业精神决定成就的大小。只有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个人潜能才会得到充分挖掘,而增长的才干又会让人更加兢兢业业工作,如此良性循环,日后才能成功。
其实,“敬业”早在我国古代《礼记·学记》中就以“敬业乐群”明确提了出来。大学问家朱熹说,“敬业”就是“专业致志以事其业”。而现代企业中,“敬业”就是爱岗。顾名思义,就是爱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试想,如果一位不爱自己工作岗位的员工,又怎能把工作做得让人称心如意呢?翻翻人类历史上记载着的名人故事,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就是爱岗的典范:牛顿75岁还在日以继夜地研究力学难题,李时珍含辛茹苦20多载才完成《本草纲目》,鲁迅在去世前半小时还在孜孜不倦地苦读……正是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获得事业成功。
社会时刻在变化,每天在进步,“敬业”被赋予了“勇于创新,接受新知识”的深刻内涵。我们每位员工不仅要努力把工作做完,用心把工作做好,而且要循序渐进,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公司发展。从这点上说,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创造性地去接受新技能,扬长补短,学以致用,我们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敬业”就是有责任心。责任就是不仅要对自己承担的工作有责任感,而且要敢于承担工作中因失误所造成的后果,这样才能真正地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企业,对得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