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近几年来一直在思考企业文化的问题,有时觉得好象明白了,有时好象又把握不准了。相关的论述文章和一些网友的见解有时给我启发,但大多时与我自己的认知不尽相同。很早就想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只是一为笔拙,二来心不定,所以一直没有理顺思路。一直受中人网的帮助良多,且看网友们的努力付出不求回报,觉得自己再没有借口了,一定要尽快把自己的管见和大家分享。
盛唐时期,智者大师到古荆州弘扬佛法,但佛教乃外来者,所供奉的佛像有浓郁的异域色彩,恐难为当地人所接受。智者大师想到了关羽,关羽被害之后,在荆州一直被作为厉鬼敬奉,庙堂形象深入人心。智者大师宣传了这样一件事:大师在坐禅,关羽驾临,要大师还他的头来。大师告诉他,你的头被砍了就觉得冤屈,那你过五关斩六将,征战沙场,杀了那么多人,他们找你要头怎么办?关羽大彻大悟,遂皈依佛门,率领神兵天将移山填海,七日之内就起了一座佛寺,寺庙内供奉着关羽像。随着智者大师乾坤大挪移神功的巧妙运用,关羽的形象在当地成功的由厉鬼转变为佛教神灵,不知不觉间,那些厉鬼关羽的信奉者就成了佛教神灵关羽的信奉者,佛教这一异域文化终于在荆州扎下根来。
这是佛教传播的一个例子。其实,不单是佛教,其他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等,他们的传播方式细究起来,有其相似的地方。一是有信奉对象,二是有行为准则,三是有传教士,四是有集中活动场所,五是有特定的仪式。
我一直在想,企业文化的传播是否与宗教文化的传播有相通之处呢?
首先我想要搞清楚的是文化的概念,我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
文化是指特定群体对特定对象所具有的共同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似的行为和物质表现。(“共同”不是指完全一致,只是说思维的大方向是相同的。)
一个人所独有的思维方式那表现出来就叫神经病了(但如果他通过有效的传播,使拥有相同思维方式的人形成群体,那便形成了文化)。
文化有纵向和横向。一般文化的起源和成长阶段为横向即地域性的,随着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逐渐形成纵向文化。
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西方文化等。
文化可以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很小的概念。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落、一个企业,都可以有自己的文化。
文化有单一性和多重性。一种文化可以存在于多个群体,一个群体也可以存在多重文化,甚至一个个体会同时拥有相对立的多个文化的思维。比如信奉宗教的科学家。比如一个组织里面,有中国人有外国人,他们关于企业发展的思路是一致的,但他们关于婚姻、爱情、家庭等的思维是不尽相同的。
文化有融合性和渐进性,多个小文化可以融合成一个大文化,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渐进的。
文化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兵书有言: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古语有云:众心齐,泰山移。这里的“心”大家都知道其实就是脑。脑是什么?脑就是控制我们的思维的玩意儿,是形成文化的根本。现代人比古人更充分认识到脑的作用,“洗脑”是科幻电影中最直接有效的改变思维的方式。
传播是文化的生命。认知是文化的根本。因思维方式是和人的认知紧密关联的,文化传播的实质就是通过影响人的认知来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传播的方式手段是多姿多彩的,根据人的生理成长阶段不同所采取的有效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以画为例,白纸、草图、定型的作品,分别把它们作成另外一幅图,哪个容易?)幼年时可以通过灌输就能够有效的形成所需要的认知(就象一张白纸是可以任意勾画蓝图的);当大脑发育逐渐成熟时,个体的思维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了,手段就要复杂得多,就需要渗透到个体的日常生活中。这时候,诱导和模范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主要手段;强制措施只可以作为辅助手段适当的、温柔的实施。
文化传播的效用是缓慢的,是需要等待的。在传播过程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使群体产生一个共同的信念,即相信某一个特定对象的存在,如释迦牟尼、耶稣、共产主义等;然后才分步灌输相关的行为准则,并定期进行巩固,直至群体由被动到自觉的执行。
人的认知是复杂多样的,有利的有害的认知会同时存在。每个认知可以看作一个力矩,人的最终行为表现是由多个力矩的合力所掌控的。在不同的时段,同一个认知所产生的力矩大小可能是不一样的,那么合力肯定不一样,所以最终的行为表现肯定也不一样。影响认知的有知识、事例、环境、情绪。仇恨和愤怒可以强化负面认知,友谊和爱情可以强化正面认知。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那当然也应该符合文化的一般特征。下次再接着谈企业文化的相关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