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这位天才人物对中国似乎并不陌生,他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很多东西可以引进,资金可以,机器可以,甚至先进的技术也可以,惟有一样东西———管理者不能引进。中国应该自己培养属于自己的管理者,他们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
德鲁克这一句话没有说透。西方人只理解效率主义,对于属于中国文化精髓的中庸主义似乎并不精通。世界的顶级CEO应该是中庸主义和效率主义全面的理解者。
德鲁克说决定经济向前发展的并不是财富500强企业,他们只决定媒体、报纸、电视的头条,真正在GDP中百分比贡献最大的还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创新的中小企业;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也不是少数几个明星式的CEO,而是更多默默工作着的人,这些人也同样是名不见经传,甚至文化程度教育背景都不高,这些人中,有经理人、企业家,还有创业者。对于手段意识很强的中国人来说,德鲁克的言论很迎合我们的口味,德鲁克一下子回到了人间。
和常人一样,德鲁克也存在他的困惑和痛苦;和我们一样,很多伟大的思想在人间埋藏太久,我们习惯了默默无闻的谦卑。德鲁克许多前瞻性的观点,总是在几十年后才得以流行。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而在20世纪70年代后它才开始盛行,并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德鲁克已经提出了30年,当时也没有人注意这个词语。真理往往隐藏这么久,这往往是真实的现实。
德鲁克是管理天才,但其成功道路却和其它人成功的轨迹一样,靠的是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摸索以及长期思考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和个性化的问题。他认为,在所有组织中,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只有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语言。对于一个管理研究大师而言,其主要使命是要破解这90%的共性课题。
为了研究“哲学化管理”这个课题,笔者耗费数年的时间在企业苦练基本功,潜心钻研百年企业的管理奥秘,默默无闻,荣辱不惊,愈困愈挫。我洞察到了德鲁克的内在精神力量。
似乎德鲁克与我们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