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19日,神州数码发布第一财季业绩报告,截至2003年6月底,神州数码由盈转亏,亏损额达到1.49亿港元。造成这样的局面,其首要原因是公司本季度为手机分销业务库存提取跌价准备9500万港元,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6000万港元,导致经营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92%,达到3.53亿元。
表面上看,这是SARS疫情冲击造成的“外伤”。然而对神州数据码的财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神州数码也存在相当程度的“内伤”:神州数码6月底的手机存货为20万台,然而其上一季度的手机的销售量却只在18万台左右。SARS疫情对手机销售的影响期不过一个半月的时间,而神州数码却有三个多月的手机存货。由此可见,神州数码这次受挫,有一半要归因于其企业的“内伤”——由于在商务IT消费领域成绩良好,神州数码就自负地认为自己在消费IT产品领域也能一帆风顺,于是无节制地大量增加存货。
神州数码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自负而贻笑大方了:神州数码曾经声称,用5年“打造中国第一的应用软件服务品牌”,然而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却尴尬地发现其IT服务业务的比例不升反降;神州数码曾经扬言,“2005年再造一个联想”,但如今5年已过了3年半,神州数码的市值却够不上联想的十分之一……
诚然,神州数码在短短数年间真正自成一派值得赞赏,其合纵长城的策略也值得称道,但在其辉煌的背后,我们却不幸地看到了巨人、爱多的影子,看到了一种自负的企业文化,看到了一种过分主观而脱离市场的判断倾向。一旦企业有了这种倾向,其处境无疑是极为危险的,其前景必然是步步甚忧的:国内就有巨人的倒台、爱多的崩溃为例证;而放眼海外,即使领先如APPLE也因为心高气傲而失去行业霸主的地位,即使庞然如IBM也曾因为脱离市场而一度成为没落的神话,即使精悍如戴尔也曾因为盲目自信而几乎在1989年存货危机中成为IT界的过去时……
面对如此之多的前车之鉴,神州数码的确应该好好地反思,客观冷静地分析一下自身及所处的环境,适当地调整自己企业的长短期目标。拳击冠军不属于比赛前叫得最凶的人,只属于比赛后仍站着的人。拳坛如此,市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