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永远是一个令人倾慕的词。在先进面前,人轻易会变得无法自恃。上司宠爱有加,再多的溢美之辞也不吝说出,同行隐生嫉妒之余也无法否认那个现实,谁让他或他这个企业赚到的钱就是比你多。你可以说你的管理最好,或者你对员工最人性,或者你最善于公关,但在是否赚钱这个硬道理上,你没赚钱,那么就楞是翻不过身。有人疑问:到底先进的标准是什么?从现实看,先进的标准就是赚钱,就这么简单,无须多维角度去设计衡量的各项指针或者变量。你赚不到钱,虽擅培养得力干部,会被冠以先进吗?复杂的理想要求与简单的现实需要让大多数人倾向选择后者。当然,先进不是无缘无故地落在头上,也极少出现管理一塌糊涂的企业利润反而出奇的好。一般情况下,先进意味企业各项资源相对均衡地达到一个合理配置程度。但也存在另类的先进,这类先进是以抑制其它方面而突出某方面为代价,一俊遮百丑。自古以来,钱能通神,有了钱作支撑,腰杆还能不直?赚钱是硬道理,花钱买均衡管理,看来是个矛盾,如何调解?决非某个强势人物所能化解,在已经积年沉淀下来的群体意识中,纵使鲁迅在世,“救救孩子”的喊声也绝对是微弱无闻。
陷入困境的企业最是尴尬。救死扶伤、济贫解困本是我们的美德,但如今更多的是冷漠、鄙夷与躲避。我们往往,对先进极尽锦上添花之能事,而对落后,不要说雪中送炭,只要不墙倒众人推,就已算很不错。过去政府面临不同历史时期的重点难题常常派出工作队,如地下锄奸队、敌后武工队、土改工作队、剿匪小分队等等,效果非常不错。如今,落后的企业却无缘见到类似的管理工作队,迎来的是森如刀剑的手指。企业面临压力,无法保持常态,往往是病急乱投医,什么方法都可行,什么方法又都不管用。他们有学习的热情,却无持久的决心。这很象童话里的狗熊,掰了玉米摘苞谷,折腾了半天,仍是两手空空,也更加剧了企业人心的浮动与公信力的丧失。
先进与落后,是现实中的对立统一。先进的兜售经验与荣耀,落后的诚恐诚惶,照单全收,完全忘了自己的立身处地,只要捡到的都是宝贝。媒体也引领浮夸风,大肆鼓噪向这个那个学习,业界一时血脉贲张,热闹非凡,事实上,成千上万家企业,又有哪家取得真经?让穷小子住一夜总统套房又说明什么。西谚云: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无视自己的管理土壤,看不到自己经营方式、组织体制、生产管理、营销推广等与别人的异同,盲目学习,如法炮制,不是东施效颦就是邯郸学步。人参,并不是人人都可吃的。
学习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学了些什么?大凡形式的东西比较眩目,容易吸引眼球,本质的内涵因其纯朴则反被忽视了。学来学去,企业尽得皮毛,根本不知其精髓所在。比如通用电气的六个西格玛,精确的质量统计数字只是某种外在形式,透过形式见到的是通用对质量近乎严苛的高度要求,这种要求决非一蹶而就,而是通用经多年的宣传推广,从三个西格玛始,逐步上升到六个西格玛。一些企业对此醉心不已,一下就给自己标杆五个或六个西格玛。又如丰田制造方式,二十几年前中国企业就曾学习过,但至今,也只有一汽的某条生产线才约略学到手,而这还是有幸在一汽前后三任老总的大力倡导与支持的前提条件下才初步达致目标。丰田制造方式的背后,又与其良好的用工方式与美好的企业文化有关,丰田领导人说他们花了50多年的时间才创造出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慕名学习的企业纷沓而来,能够认真琢磨、长期坚持执行的企业则不多。这就是先进企业“学易做难”的困惑现象。先进企业立足现实、主动创造的独特管理模式不是随便可以复制的,若轻易学得世间不就少了探索追求的乐趣吗?有道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落后企业若只认同先进企业的形式表现,被浮华、虚夸、光怪陆离的东西所迷惑,就永难有出头之日。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根本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成功管理模式。良好的管理方法就孕育在企业内部,许多资源亟待整合,魔方六面转,只要肯下苦功,科学分析,因地制宜,认真遴选,不懈坚持,企业总可玩出漂亮的花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