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使用ERP系统的企业,取得成功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是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却并没有产生预期的良好收益。这就像柳传志先生说得“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企业领导面对这一困境,如何做出最佳的决策呢?
从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看:企业信息化是企业走向成熟发展的必然趋势。既然信息化是企业迟早要走路,就应该考虑到有效地规避信息化所可能造成的风险,对于国内众多企业来说,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时机,通过何种方式、何种软件来进行企业信息化。
1. 选择适当的时机
企业信息化实施乃是一项管理改革,是管理方式的改变。管理的变化是随着企业内外部变化而变化,作为企业的领导应该对企业发展变化有清醒地认识,知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解决,争取最大的效益。
企业如果出于初创阶段或者是成长阶段,企业规模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和员工往往没有相关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和经验的积累,所以前期的信息化投资大多很难取得突出的成效,即使是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流程的改善也非常有限。
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有效地信息化管理,如购买或开发一些功能相对单一的管理软件,因为在这个阶段,企业所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寻求生存和最快速度的发展。
2. 采用稳妥的方式
购买一些小型的软件或自主开发一些管理系统入手,并逐步引入到相关的工作环节中去。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培育企业内部信息化运作和管理的环境,在达到一定程度上优化内部管理流程的基础上,也为将来实施信息化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同时,还可以避免前期大量投入可能产生的风险。
3. 适用的才是最好的
企业决策者需要考虑的是:信息系统是否真正适合自己企业的应用,适用的才是最好的。
首先,企业根本不用担心现在用的功能性软件将来就一定会被替代,如果企业上下一致觉得这套软件的确不错,非常适合自己企业,那么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完善,不必为了追求时髦而购买最新的ERP系统。
其次,即使将来这些软件都会被淘汰,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信息化运营和管理实践,企业内部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信息化技能和管理理念,甚至是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文化,那么无论将来软件发生何种改变,企业都能够很好地适应到信息化管理的环境中去,更有利于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创新和改革。
最后,任何先进的ERP系统都会面临着被淘汰或更新的趋势,所以即使企业目前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了最先进的系统软件,但是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管理模式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更新,这些系统都会出现贬值乃至报废的可能,而且企业每年还会为此支付大量的服务费用,相比较先期投入少量资金购买或开发相应的软件来说,选择后者将更有利于企业节省成本。总之,企业管理者必须对自己的企业、对信息系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选取适合自己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