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锈带复兴”推动老工业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锈带”的美国中西部老工业区在经历了经济的长期衰败后迅速崛起。“锈带复兴”成为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界研究和推崇的一种经济现象。 所谓“锈带”,实际上并没有具体的地理位置。通常是指美国中西部的几个州。底特律、匹兹堡、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大工业城市均在这一地区。20世纪中前期,“锈带”既有过制造业兴旺发达的辉煌历史,也有过浓烟滚滚、污染严重的灰暗记录。但是到了七八十年代,随着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迅速增加,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因此人们形象地称该地区为“锈带”。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锈带”地区经历了艰苦的产业转型过程,受到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界赞扬的“锈带复兴”从此开始,并于9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 尽管美国“锈带复兴”借助了当时能源价格较低以及美元贬值等有利的外部条件,但更主要的是依赖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制造业的自身改造。 一是汽车工业集中和重组。从上世纪中期到70年代初,美国的汽车工业分散发展。以底特律为核心的中西部地区的汽车生产在全国的比重中逐年下降。随着“锈带复兴”进程的开始,美国的汽车工业向底特律地区集中。通过集中生产、技术改造、分工细化、提高生产率、产品升级等措施,底特律不但保持了原来的汽车城地位,而且成了美国名副其实的汽车工业中心。这不仅使美国工业布局更加合理,并对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是不断调整制造业结构。制造业在中西部地区经济中占有重要比例,调整结构、寻找新的增长点是“锈带复兴”的重要途径。比如,伊利诺伊州过去是主要的重工业州之一,拥有芝加哥这样著名的工业城市。经过调整,该州制造业结构已明显多样化。在2000年该州制造业1020亿美元的产值中,高居首位的是此前十几年中不大起眼的食品加工业,产值为140多亿美元,电脑和电子产品的产值也达87亿美元。因此,制造业多样化和高新技术的运用是“锈带”地区经济复兴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是大力开拓出口市场。形成出口型经济格局是“锈带”地区经济转型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该地区出口最重要的特点是提前打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根据美联储所属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今年发表的有关“锈带复兴”的报告,1993年以前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增长指数低于全国水平。但美国商务部的一份统计显示,2000年美国出口额位居前10个州中,“锈带”地区就占了3个。 四是大力发展服务性行业。在制造业生产率日益提高、用工人数急剧减少的情况下,该地区大力发展金融、通讯、旅游、医疗等服务业以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成效显著。 政府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发挥积极作用。中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在增收节支、平衡财政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同时在教育、就业培训方面大力增加投入。据统计,90年代后期,美国中西部几个州的财政开支、债务水平均低于美国其他州,而用于教育、公共福利、公路建设的投入则高于其他地区。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复兴的作用不可小视。
美国的“锈带复兴”多年来一直是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界深入研究的重要经济现象,因为它对不少国家老工业区的改造有着明显的借鉴作用。 德国:把矿山变公园——鲁尔区的转型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面积4400平方公里,人口540万,是欧洲现在最大的经济区。这里曾经浓烟蔽日,煤渣满地,如今随处可见的是环境优美的公园绿地、幽雅的产业园区或者豪华的商贸中心。 鲁尔区原本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先后遭遇“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由于世界煤炭产量大增,加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鲁尔区被迫缩小煤矿开采规模。70年代中期,全球发生经济危机,钢铁生产也陷入困境。鲁尔区的传统产业结构被迫转型。1957年,鲁尔区有140个煤矿基地,如今只剩下7个;1955年,这里有81座炼钢炉,现在只有7座。工人数量也都从当年的数十万减少到了几万人。整顿后的煤钢生产出现了集中化的特点。 在整顿传统产业的同时,鲁尔区致力于发展新的工业及服务行业。新的工业企业如化学、汽车、机械制造、信息通信以及环保工业等纷纷建立。零售业、旅游、法律咨询、广告、多媒体等各种新兴服务产业百花齐放。在上豪森市一处原来炼钢厂的旧址上,现在是欧洲最大的购物中心。目前,在鲁尔区有15万个规模不等的企业,大部分都是第三产业;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140万,占所有就业人口的65%。 鲁尔区的成功转型,得益于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转型开始,鲁尔区就花大力气加强交通设施建设。现在,这里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有600公里高速公路,730公里联邦公路,3300公里乡村公路。为了适应产业转型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从1961年开始,鲁尔区的城市如波鸿、多特蒙德等陆续建立起大学。鲁尔区现在是欧洲境内大学密度最大的工业区。除了高校之外,许多研究所为产业结构的转型输送技术成果。几乎所有的鲁尔区城市都建有技术开发中心,全区有30个技术中心,600个致力于发展新技术的公司。 鲁尔区还有一个把技术转化到市场应用的体系。所有大学和研究所都有“技术转化中心”,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鲁尔区为在这里落户的企业提供支持,新成立的公司能得到低息贷款或部分无偿援助等优惠,中小型公司尤其得到关照。这里建起了大量风景优美的产业园区,目的是要让企业人员感觉“在公园里上班”。产业园区大都绿荫环抱,安静宜人。盖尔森基尔辛市的“科学园”就是这样,它集中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家信息通信等高科技行业公司。 在进一步发掘原有产业潜力的同时,鲁尔区还努力开发新的产业。该区把12个产业作为今后开发的重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技术、环保等,同时鼓励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进行合作,以发挥“群体效应”。在这种合作下进行开发的项目将得到政府的资金补助。此外,鲁尔区还鼓励各个城市与地区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值得一提的是,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始终重视环保,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一度被严重污染的环境,如限制污染气体排放、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 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却留下了庞大的失业队伍。为此,北威州政府专门制定政策和设立机构,解决因转型而造成的失业问题。那些从传统行业下岗的工人,在经过有目的的培训后,有的继续从事技术要求更高的采煤或炼钢工作,有的到别的领域寻找就业机会,一些年纪大的则提前退休。北威州劳工部官员表示,新开发的产业将在未来几年创造20万个工作岗位。但他们也承认,产业转型带来的失业问题还将长期困扰鲁尔区。
法国:北加来海峡地区煤炭业实施产业转型
法国最北端与比利时交界、跟英国一衣带水的北加来海峡地区是法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工业区。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走在法国工业化前列的这一地区,目前是法国实施产业转型的重点地区之一。这里曾经发达的煤炭开采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挑战最为突出。 北加来海峡地区的采煤业始于19世纪40年代。二战结束后,百废待兴,战后重建需要大量能源,该地区的煤炭工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1944年法国煤矿实行了国有化,组建了法国煤炭公司,北加来海峡地区煤矿一线采掘工人人数上升到了14.4万,1946年又增加到22万。与此同时,纺织业和冶金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采矿业、纺织业和冶金业三者构成了北加来海峡地区经济的三大支柱。 然而,煤炭业的好景不长。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能源革命向煤炭业发起了挑战。面对新能源的兴起和无情竞争,包括北加来海峡地区在内的法国煤炭采掘业开始了漫长的产业转型过程。从60年代开始,国家作为法国煤炭公司唯一的股东,为公司多次制定了跨年度的“适应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法国煤炭公司逐步降低煤炭采掘量,为最终关闭煤矿作准备。1960年初法国政府内阁会议通过了第一个跨年度“适应计划”。北加来海峡地区的煤田于1990年停止了采煤。 职工安置是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为停产煤矿的职工解决再就业问题。此前,公司已经开始有计划地裁减并安置职工。 为了保证煤田关闭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煤田职工的就业,从1994年开始法国煤炭公司实施了“转型计划”,在逐步减少煤炭采掘的同时,开始把公司的业务重点从煤炭开采转向了供电和工程设计。1995年1月1日,跟法国电力公司合作的“国营电力和供热公司”正式挂牌开业。目前,法国煤炭公司营业额的40%来源于供电业务。该公司还跟法国煤气公司合作兴办了以煤田副产品为原料的化工企业。由法国煤炭公司原煤田研究部门改造后成立的“法国煤炭工程公司”,积极参与现代化燃煤设施的设计和建造,并把服务拓展到了国外。现在,这家公司在国外的营业额已经占公司营业总额的40%。 为了帮助煤炭行业,尤其是北加来海峡地区煤矿克服产业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法国政府对这一地区和煤炭行业采取了倾斜政策,并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援助和贷款。为此,法国政府于1967年7月28日组建了“支持矿区再产业化金融公司”,作为国家支持转型地区的渠道。在创建后的头15年中,该公司资本从1000万法郎增加到了1.2亿法郎,为帮助230个企业提供了2.8亿法郎的贷款。这个数额的贷款将新创2.1万个就业机会,其中8000个就业机会将在北加来海峡地区。与此同时,“矿区产业化基金会”和“北加来海峡金融公司”等金融公司也以贷款形式积极向北加来海峡地区和法国煤炭公司投资,支持企业到矿区落户,参与矿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