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需求理论 对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理论的探讨
对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理论的探讨 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是当今社会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抨击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企业(公司)的文章较多,其主要原因是经济主体为了从自身利益的考虑,提供的财务报告真实性较差,不能满足需求者的需要,致使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受到了一定的损害。本文主要从经济学原理角度,阐述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使双方达成一致。 关键词:会计信息供给;会计信息需求;会计信息平衡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51(2000)01-0059-03 80年代末以来,美国会计职业界受到来自学术界、国会、政府监管部门及会计职业界自己的强烈批评。批评的焦点是:企业报告没有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企业报告没有面向未来,会计信息严重不完整,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各方面一致呼吁,应当尽快对美国会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以求改进企业报告。现在,我国各企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存在上述问题,即企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如何提供信息及为谁提供信息。会计既然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也符合经济学原理——会计信息的供求理论。 一、 会计信息需求 会计信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它,也并非每个人都愿意花一定的时间去研究和分析它,只有那些与之经济利益相联系的主体,才会去关心分析企业的会计报告,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及相关的信息。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有: (一)投资者。需要会计信息的首先是投资者。持有企业股票和债券的投资者,他们为了了解和分析投资到这家企业的风险程度,预期股利收益,以及比投资到其他企业是否更合算或更加有利,就需要获得这些企业的会计信息,以资在分析研究之后,做出合理的有利的投资决策。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会计信息的,首先是有风险性的企业资本的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 (二)政府及机构。政府作为一个宏观调控部门,为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实施宏观调节和控制,为了制定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法规并实施,以及为了掌握社会资源的配置情况,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需要定期地获得企业的会计信息,以用来分析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并据以制订有关财政货币政策。 (三)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他们需要考察贷款人,需要及时地获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借以分析贷款本金利息能否如期如数的收回,及决定是否继续贷款、是否要求提供财产抵押以及是否收缩贷款规模。 (四)业务往来的债权人。他们通过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从中了解到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否采取更合理有效的结算方式,重新确认企业的资信度,避免今后双方交易造成不必要的坏帐损失,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企业的职工以及代表职工利益的组织,如工会。他们也需要取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借以了解、预测企业的发展和盈利情况,如果业务经营不善,管理混乱,就会给职工的就业和报酬的稳定性带来风险。
(六)企业内部管理当局。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及有关人员,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制定重大的投资、筹资和经营决策,进行财务预测和预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他们也需要借助会计信息来完成其职能。 当然,会计信息是具有价值的,人们为了得到它而支付一定的代价。所以,如同考察其他商品一样,考察会计信息,就像劳动和资本市场那样,也存在着会计信息市场,会计信息也有价格。需要会计信息而得到它时,也应付一定的代价,即成本问题。 二、 会计信息供给 经济学上的供给是指家庭和厂商在一定价格上所愿意出售的物品或劳务的数量。我国目前会计信息的主要供给者是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信息使用者从财务报告中可分别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决策信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我们正步入信息技术时代,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关注未来信息,要求披露的信息量和范围逐渐扩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探讨一下会计信息供给形式。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从会计报告本身来看,会计信息披露形式有表内与表外之分。格式是固定的、以数字为主反映的特点,决定了所表达的舆论信息的局限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特别是现代股份制企业和证券市场的兴起,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更多披露定性分析信息(如主要指标数据变动的原因);不仅要披露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不确定的信息(如金融工具利率和信用风险信息);不仅要求披露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分部信息(如分行业、分地区信息)等。所以,表内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决策者的需要,表外信息量会不断增加。这样就面临着表外信息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的问题。怎样解决?不妨改变现行的表内项目结构,将表外信息纳入表内信息;对特别需要反映的会计信息,以报表的形式固定下来;对一些与经济决策关系不大的甚至无用的信息予以删减。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有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之分。自愿披露是一些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以达到既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又作为公司的宣传工具的双重目的。一般而言,自愿披露信息有以下目的:第一,在筹集资本时,多披露一些有利于企业的信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达到其筹资的目的;第二,可以扩大信息使用的范围,增强对企业的了解,提高知名度;第三,在国际市场上发行证券时,详实披露能增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了解,克服因不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理解障碍。强制披露是指由政府提出企业必须提供的舆论信息。其目的一是对企业不利,掩盖企业的真实情况;二是企业压力较小,负担较轻,不愿意自愿披露,如上市公司筹资(上市公司数量少)。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我们知道,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中有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如时地公布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但会计时滞(会计期末同报告公布之日间隔)是很长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经营业绩较好的公司倾向于较早公布,业绩较差的则推迟公布。二是经营业绩增长较快的企业,既使每股税后利润较低,也可能较早披露;相反,有些公司即使每股税后利润较高,但降低率较大,也倾向于推迟公布。三是现行的审计制度。我国目前具有审查上市公司的事务所较少,从业人员数量有限,相对于上市公司的数量及业务量而言,审计力量明显不足。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队伍,增加审计人员,加快审计速度;第二,政府制定相应的措施,缩短公布时滞,使公司尽早地公布会计信息。 显然,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也受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供给不畅。会计信息是否披露,披露多少,要在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即信息披露的成本问题。这里所说的成本是指企业在搜集、整理、披露信息时所付出的代价。包括信息的处理成本和审计成本。审计成本是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必须经过内、外部审计监督所支付的代价。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不可计量的成本,如企业提供不利于自身的信息,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等。总之,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才愿意披露信息。 三、 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信息供给与需求二者间的关系,是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即不能只强调信息供给者的作用,也不能只强调信息需求者的重要影响,必须将其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分析。 1、信息供给是信息需求的前提。信息供给是信息需求的前提条件,它是信息资源的源泉。解决好信息供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改革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改变单一的事后报告,注重预测信息。对决策者来说,有关企业未来发展情况的信息比历史信息更为重要,克服了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了投资者和有关人士对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第二,界定信息的供给范围。有些会计信息是企业的商业秘密,不易对外公布(如成本资料),哪些信息应该提供而没有提供,国家应加以规范。第三,政府采取措施,确保披露的信息真实、公允、可靠。防止弄虚作假,提供粉饰过失的会计信息。 2、信息需求制约信息供给。信息需求发挥作用,主要受以下两方面的制约。第一,信息取得处理成本。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受益最大,但在实际中,需求者取得处理信息的成本较昂贵,所以,必须由企业提供主要的经过加工的信息。企业哪些信息愿意提供,哪些不愿意提供,供求双方必须取得一致,达成共识,使之处于一种均衡状态。第二,信息需求因时因地变化莫测,而供给表现为相对的稳定性,无疑要改变现有的准则制度,否则,信息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信息需求。 3、信息供给对信息需求的反作用。信息供给不是简单的适应信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信息需求。而信息需求反过来又会对信息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信息需求水平是衡量证券市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信息需求停留在低水平上,市场化的程度及进程要受到制约。只有推动和培育资本市场,规范信息供给,刺激信息使用者对这些新信息的使用、研究、验证并发现问题,才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信息需求单一,难以影响信息供给,制约了会计信息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总之,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一致时,对国家、企业、投资者是大有益处的,对治理经济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更多阅读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意义及原则(转 课程整合的目的和意义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意义及原则李芒[摘要]本论文从含义、意义和原则等三个方面对目前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的重要问题作了理论梳理,在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出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总结
本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采用远程学习的方式,学习时间比较自由宽松,在学习过程中跟随各模块的学习目标和活动展开学习,为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和自主发挥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计划、不断地修改设计内容,逐步完善探究内容,结合自己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而开设的。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广告心理学案例分析 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知觉的心理学分析
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知觉与一般的信息知觉有所不同,因为消费者对广告所形成的知觉是经过广告人精心策划的,即要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版面内提供的有限的信息中,让消费者头脑中形成广告人所期望的对其所传播的广告商品的整体印象。从一定
对立统一 会计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的对立统一
一、会计管理活动论 会计管理活动论形成20世纪80年代。1980 年,在广东佛山举行的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杨纪琬和阎达五两位教授提出“会计管理” 概念,认为“会计是社会管理活动”,“会计管理的内容可以抽象为价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