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搜索玛格丽塔的《什么是管理》这本书,好评如潮。我是不大看畅销书的,比如很热的《没有任何借口》、《细节决定成败》、《水煮三国》等等,更是很少买。算算看过的畅销书,一本是《谁懂了我的奶酪》,一本是《达芬奇8226;密码》。前一本是本科时班主任推荐看的,说看看让大家有点忧患意识。当时是大二下学期,大家正是处于一种悬空的状态,课程轻松,找工作和考研又还比较遥远。后一本是在学校南门的地摊上买的盗版,当时在那等人,闲着无事,随便翻翻,由于是本悬疑小说,看了开头就想知道结果,于是就买了下来,八元钱,消磨了一个无聊的周末,还是值得的。这本《什么是管理》我没有买,我在超星下免费电子版。
说实话,那几只老鼠的故事对我启发不大,或者说它们该启发我的东西在很早以前我已经得到了启发。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对有些东西得到了深刻的理解。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叫体制化。什么是体制化?电影中是这样说的:"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and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ing."这就是体制或者规则,它不断的同化人们,是人没有了勇气和力量去怀疑现实,抗争现实。正因为这样,那个在监狱里呆了大半辈子的可怜的图书管理圆在获得假释后却不愿离开监狱,他"愚蠢"的希望通过在监狱中做错事来使当局取消他的假释。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他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给了他身体的自由,但却带上了灵魂的枷锁。那个得到大奶酪的老鼠也是一样,他被奶酪体制化了。这也看到一个好的体制对社会及社会中的组织和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说到管理类的这些畅销书,我的印象是书名很有吸引力,装饰精美,似乎能让人学到些什么,让人心潮澎湃,充满幻想,但实际内容空洞的东西。在图书馆翻了很多这些书,都是用很好的纸张,但却很是浪费纸张,字印得又大又稀,内容却很是糟糕,价格又很高,很不适合我这种学生购买。我一直都在想:为什么出版商不能印挤点,价格低点,这样既节约了纸张,降低成本,保护了环境,又可以增强组织的力量,获得更多的顾客,如此多赢的事,何乐而不为呢。什么是管理?回答这个问题说一直是困扰所有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者的事,自然玛格丽塔的这本书也没有给我们一个答案。其实着并不是作者的问题,而是本身这个问题无法作出回答。管理的外延非常之宽泛,大到国家政府的活动,小到寻常老百姓的油盐酱醋柴,都是在做管理。管理环境的强烈影响,虽然有一些规律可寻,但更多的时候需要根据环境的具体情况做出判断,进而行动。所以都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实我认为管理是艺术多于科学,如何根据不确定的环境作出合理的决策,我想是管理最重要的事情。为什么我认为是做合理的决策呢,而不是最优的或者次优的呢?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意义上判断一个决定是否是最优的。或者在模型中是最优解,但现实中包括的因素在模型中必然不可能全部包括,这也就是说,模型中的最优解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最优,而且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实施了所谓的最优解,那我们不实施其他解,又如何知道其他解是否更优呢。或许我们只能找的是一个逻辑上合理的解,也就是说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而无法判定其是否为优化的解。当然我们要尽能力最大可能的去优化这个解。其次是就是要做决策,决策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的全部过程,虽然过于狭隘,但指出了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决策这个词听起来应该是与战略啊、重大的啊之类联系起来,事实上,决策就是做决定,make decision。多元化还是专业化是决策,开扩新市场还是固守老市场是决策,买什么牌子的洗衣粉也是决策,吃水饺还是吃面仍然是决策。决策并不是什么高深复杂的东西,她既受到所做决策涉及到的环境的影响,也受个人偏好的左右。玛格丽塔的这本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她介绍了很多管理学的知识,举出了很多具体的案例。说明管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价值创造、商业模式、竞争战略和组织设计。她对使组织最佳运行的运作规律也予以关注,而这 在以前是没有明确的。全书她都在揭示,运用于营利性企业的管理理念可以、也应当运用于非营利性组织。价值创造是一个组织存在的终极目标,在不同阶段组织会有不同的目标,如新建时是要争取获得顾客,才能生存下去;一段时间后要开拓新市场,谋求更大的发展。但其根本就是在创造价值,为顾客创造价值,以谋求为组织创造价值,以达到顾客和组织的双赢。商业模式、竞争战略和组织架构应该结合起来考虑。商业模式必然决定了组织架构,比如电子商务,通过B2C和B2B,极大的减少了中介组织的存在,减少了组织对营效渠道控制所产生的大量成本,包括人、财、物、时间和精力等方面,也让组织更接近于顾客,更好的聆听到顾客的声音,更真实的了解顾客需求。至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传统的组织架构。虚拟组织的出现实现了不限时间和地点的工作,增强了企业的马力,美国有一家叫HOT HOT HOT的专营辣椒酱的小店,在一家小镇上拥有几百平米的店面。之前,他们的顾客只限于该镇,自从在网上开店后,其顾客扩大到好几个州,获得大量的收益。而战略更是与组织架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在到底是组织决定战略还是战略决定组织上,钱德勒和安索夫之间有着不同的看法,其实这个并不重要,因为这二者本来就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应更多注重的是战略和组织资源及能力的相匹配上,一个好的战略,只有在有充分的支持战略的资源和执行战略的能力的条件下,战略才能变为现实,否则永远都只是领导者心目中美好的蓝图。正因为这样,战略和组织谁决定谁以不在重要,它们是在不断的博弈中,不断修正完善,达到二者的相切合。因此组织应更着重于对战略性资源的获取和能力的学习提升上,以获得竞争优势。在关注数字这一章里面,我想起了一个说法:世界上有三样东西是不可信的,男人的诺言、女人的誓言以及统计数字。面对这么多一下子扑面而来的数据,不要迷失于数据之中,要弄清楚我们到底想做些什么,哪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路,保持正确的方向,这一切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没有量化,各种进步就绝无可能。但是管理者又需要不时地与自己的骄傲斗争,不要过分迷恋自己设计的量化工具,以致忘记了这个量化工具本来仅仅是用来帮助自己做出判断的。其实,不论你如何打发自己的时间,即便最精准的秒表也无法自动告诉你时间。最后还有一个斯大林关于统计的残酷说法,一次在说到死亡统计时,他说到:死一个人是死亡,死很多人就只是一个统计数字。之所以说到这个,只是提醒自己,不要只看到数字本身,要透过数字看看背后的现象。作为管理者不能只追求统计的美而不顾行为的丑,不能为了利益而放弃了道德和信念。还有一章关于人力资源的,说到人力资源就想起《天下无贼》的那句:"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的确,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组织要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创新是通过人来实现的,管理也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再好的技术、方法、设备,没有适合的人来运用、操作,是起不到作用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何管理员工,吸引人才,留住关键员工也成为管理中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有效评价员工、激励员工也是研究的重要课题。至于什么是管理这个难以回答问题,我谈谈我的看法。我总结为两句话:首先做正确的事,然后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是正确地做事的前提;正确地做事,是实现正确的事的途径。所谓正确的事,就是你的目标、计划或者战略等对于你来说是有意义的,是重要的,能够在组织生存发展或者个人发展中起到作用的。只有这个前提的正确才能保证行为的有效,不然做了也白做。正确的做事则是为来达到这个目标,需要运用的方法手段,好方法好手段可以事半功倍,节约成本、时间和精力。需要强调的是正确的做事包含了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上的正确,不能因为追求效率而不择手段。最后,再一次说明我为什么不喜欢看畅销书,在玛格丽塔这本《什么是管理》中,第106页最后一段提到美国自然保护组织谢绝数十万元的人口援助计划,到216页这个价位涨到了数千万元。两页中引用的约翰8226;索希尔同一句话也不相同,做了稍许改动,或许这是为了适应案例的需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