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在2012年一共打了两场硬仗:一场是与中国的互联网巨头百度,另一场是与风头正劲的小米手机。
周鸿祎是颠覆式创新的倡导者,也是最为积极的实践者。在他的逻辑中,颠覆式创新都是来源于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微创新,而微创新则是针对用户体验的一点点突破。“所有的颠覆式创新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即不被主流市场的领先者所看好,我称之为‘屌丝秘籍’。”周鸿祎认为,数码相机取代传统的胶片相机,智能手机取代传统的功能手机,这都是颠覆式创新,是推动商业文明进步的力量。然而,“颠覆”这个词在中文语境里是一个负面词汇,所以他用颠覆式创新理论推广免费杀毒的时候,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界的“破坏分子”。 另类360特供机 360做手机,与小米、百度、阿里等企业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自己不做硬件,与手机厂商合作,选择了一种快捷、小风险的方式切入智能手机市场。 2012年6月底,周鸿祎突然宣布做手机,并且在微博上与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开始过招。周鸿祎在微博上“揭露”小米手机的成本与利润真相,随后又向外界透露小米正在进行的融资细节。360强调自己在特供机上的宣传原则是“不装不端”,不过度宣传,一是一、二是二,暗指小米忽悠用户。在微博上双方战斗正酣,引起各界广泛争论与关注的时候,360的特供手机面市,正式开始了“小3”大战。 360做手机,与小米、百度、阿里等企业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自己不做硬件,与手机厂商合作,选择了一种快捷、小风险的方式切入智能手机市场。360与硬件厂商之间是互惠互利或者说是等价交换。360在合作中的角色就是做低成本的互联网营销,向自己近4亿的用户推广性价比高的360特供机,帮助硬件厂商把销量做上去。作为交换,360的软件和应用将会被预装进入硬件产品,取得更高的用户覆盖。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因为周鸿祎对于手机的价值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他看到一个行业趋势:纯做硬件的厂商,包括诺基亚、HTC、黑莓、摩托罗拉日子都越来越不好过。相反,苹果、谷歌、亚马逊等软件、互联网公司的移动终端却越来越火。他认为,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手机硬件产业一定会被软件和互联网所改变,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开始颠覆传统的手机终端制造业。“360可以不做手机,但不能不做移动互联网,我必须要保证在无线互联网的终端市场里有话语权。”周鸿祎 的真正目的还是占领移动互联网的高地,他担心的是竞争对手的手机,如果限制某些应用,那对于自己在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会是致命的打击。 其实,那时候的他并没有完全搞明白手机到底是如何玩的,但他必须要参与,否则将有可能被移动互联网抛弃。他认为,未来三五年,商业模式还会不断演进。他预言,手机作为一个上网终端,价格会越来越低,甚至有一天可能会出现免费送的情况,收入则来自于各种应用运营收入的分成。而360今天做的方式,就是希望通过广泛的合作,搭建一个生态链。吸引更多的硬件厂商,也吸引更多的应用开发商,360慢慢地就可以变成一个类似虚拟运营商的角色,硬件厂商未来面临的不是死路,而是通过改变商业模式换一种活法。 360特供机显然并没有像小米一样在市场上掀起热潮。周鸿祎认为,移动互联网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移动互联网会带来什么样的具体机会或冲击,所有企业都在渡河。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企业家都应该思考同一个问题——应该更多关注在移动互联网上,有哪些新的用户需求没有被发现,没有被满足。如何通过持续创新,去抓到用户,去改善用户体验。在360特供机问题上亦如是。 微创新颠覆搜索格局 我们做搜索,没有从布局、产业链的高度去想,光去想布局,用户未必会理。相比做手机时的高调,在向百度宣战的时候,360格外低调,因为周鸿 深深知道这个巨头在互联网界的影响力,稍不小心,自己都有可能粉身碎骨。 2012年8月16日,360搜索(so.com)正式上线。而据 Hitwise 的数据显示,360搜索上线十天份额达到10.22%,仅次于百度的56.44%,超过在这个领域耕耘多年的搜狗,可谓奇兵。 “搜索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在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已经很成熟。so.com作为新军进入搜索市场,看到的是在用户体验上存在着创新的机会。”面对百度这样的强敌,周鸿祎懂得无论是技术、商业模式都不能采用跟随战略,否则永远没有超越的可能。就好像在芯片市场,AMD一直在用英特尔的思路追赶英特尔,比拼速度,比拼计算能力,但结果是差距越来越大。而ARM不比计算能力,比功耗,从低端市场开始攻破,结果获得极大的成功,并且开始反攻英特尔的大本营。 “我们做搜索,没有从布局、产业链的高度去想,光去想布局,用户未必会理。”决定做搜索的时候,周鸿祎的心中并没有一个宏伟的战略布局,只是单纯地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360浏览器、导航与百度、谷歌合作过,给他们带去流量。但在谷歌退出中国后,360浏览器的默认搜索指向谷歌,用户使用起来不稳定,普通用户就会抱怨浏览器不好。另一方面,中国搜索市场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用户偶有抱怨、却无法选择。“我们掌握了巨大的流量,如果我们做搜索,一些为人诟病的问题可能就会通过竞争的方式来解决。”周鸿祎决定做搜索,就是希望通过加强竞争的方式,来使得用户的体验不断提升。 比如,在360安全浏览器上新增了一个“拇指”按钮,当网民看到自己喜爱的网页、高质量的内容时,就可以点击这个按钮,叫“推荐给360搜索”,就可以将网站域名提交给360搜索,增加该网站在搜索引擎上的用户评级。目前,用户每日搜索都难以摆脱各种垃圾网站对搜索排序的干扰。 360把“拇指计划”引入用户推荐系统,结合360安全浏览器的海量用户,由用户点击按钮主动推荐网站域名,相比传统搜索引擎能够更快地找到高质量网站。 在周鸿祎看来,“拇指计划”可被视为360搜索微创新的排头兵,它是在搜索领域的又一次产品创新。 “搜索本质应该是服务用户。未来搜索领域颠覆应在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上。”周鸿祎认为,搜索市场应该更“干净”,用户需要的是知识引擎,而不是广告引擎。他认为,竞价排名是目前中国搜索领域最臭名昭著的商业模式,而虚假医药广告已经占到领先搜索引擎30%以上的收入。 与此同时,他认为未来搜索引擎的颠覆应该在商业模式上,so.com将会把搜索结果中的广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来,与正常的搜索结果区分开,以不至于让用户误解,而这就在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上产生了一个颠覆。 颠覆可以创造更大价值 在颠覆式创新时会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始终奉行“用户利益至上”。 如今,再发明一个类似可口可乐式配方的概率越来越低,重大的、无中生有的发明毕竟只是极少数。在周鸿祎看来,更多的创业者应该从细小的点开始启动,从小切口思考创新。他是颠覆论的倡导者,也是微创新的鼓吹者。 如果说发明性质的创新是可遇不可求,那么微创新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一个是从体验上创新,一个是从商业模式上创新。用两句最俗的话,体验上的创新就是很复杂很难用的东西,做得很简单;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就是很贵的东西做成很便宜的,收费的做成免费的。” 颠覆创新刚出来都是屌丝的市场,没有一个颠覆创新刚出来就走“高富帅”和“白富美”,还有颠覆式创新出来都是缺点满身,不一定是完美的,更不一定是先进的,但是它一定在某一个点或者某一方面做到了极致,从而真正打动用户。 作为微创新的倡导者,周鸿祎曾这样定位微创新:“从用户体验出发,把产品做得简单、易用,或者能够提高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愉悦感。任何在此方面所做的创新努力,哪怕很微小,也有价值,我把它叫微创新。”在他看来,用户体验的创新是决定互联网应用能否受欢迎的关键因素,这种创新叫“微创新”。“微创新”将引领互联网新的趋势和浪潮。 实现微创新的前提,是用户至上价值观。微创新的一个特点,就是从小事入手,从小处着眼,克制一开始就做大平台的冲动。对消费者来说,一个简单的改进,只要是触动他内心的改进就能打动他。消费者永远关心的是,产品给自己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只要沿着这条路往前走,创业企业至少能生存下去。 作为颠覆论的倡导者,周鸿祎也常常被扣上“破坏者”的帽子。但他的看法完全不同,“我是一个市场自由竞争主义者,我一直认为打破垄断,大家通过竞争去讨好消费者,这个产业最终才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讨好用户,是他创业多年始终坚持不变的“一个中心”。 正是因为坚持这样的“一个中心”,他并不认同自己是产业的破坏者,而是新的市场格局的建设者。“在颠覆式创新时会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始终奉行‘用户利益至上’。”后来者一定要想办法打破已有格局和游戏规则,破坏市场现有优势厂商的商业模式,但只要对用户有好处,让别的企业赚不到钱也无可厚非。 譬如,360免费杀毒就是破坏式创新,彻底颠覆传统的卖杀毒软件的做法。360最早做免费安全的时候,不仅竞争对手不理解,整个业界都不理解。他被认为打碎了别人的饭碗。在360进入安全市场之前,全国杀毒软件正版大约有500万用户,加上盗版一共有1500万用户,一个行业的产值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但是当360以免费模式杀入市场后,仅360一家的用户数就已经近4亿,收入超过10亿元。三年时间把一个传统安全软件市场彻底干掉,又形成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平台。无论它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创造的用户价值,还有商业价值,我觉得都远远超过原来的杀毒行业。“要想成功,必先自宫。”周鸿祎认为颠覆的目的是要创造更大的价值,并不是单纯的破坏,而且往往颠覆的对象就是自己。 访360董事长周鸿祎 周鸿祎非常推崇苹果公司的一句话:Think Different。他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即大公司有资源、有实力做的事情,小公司一定不要跟风做,而是要从大公司不屑于做,或者不愿意做的地方寻找机会。 他知道移动互联网颠覆互联网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而且作为互联网上的成功企业已经感觉到风雨飘摇。在移动互联网领域,360如何实现其颠覆式创新,《中国经营报》记者对话了周鸿祎。 《中国经营报》:360在PC端上已经获得成功,接下来你们如何布局移动互联网? 周鸿祎:我不能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只能是不断地推出移动端的产品去试探市场。移动互联网颠覆互联网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而且作为互联网上的成功企业已经感觉到风雨飘摇。我总是开玩笑,我们一伙人在泰坦尼克号上,为了争一等舱、二等舱互不相让,殊不知这艘大船正在驶近冰山,真正的聪明人已经跳上了救生艇。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我想到的就是先自我颠覆,才有机会做新的市场。互联网企业更愿意把PC上的东西搬到移动互联网上,这就是路径依赖,不能够颠覆自己。照搬PC的模式肯定不行,两个市场的用户特质完全不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腾讯有两个部门,一个部门做手机QQ,另一个部门做微信。原来手机QQ有很多机会,但却败在自己兄弟的手下。原因就是手机QQ是PC模式的延展,并没有更多地考虑手机的特性,比如麦克风、传感器、定位等。而微信就是彻底为手机而生的一个产品,完全从手机的特质出发设计产品。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方式,在一个公司的两个部门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中国经营报》:你谈了思路,能不能透露一下你们的具体战略? 周鸿祎:我反对所谓的策略和布局,关键就是要行动,找用户的体验点,想办法提供一个用户的体验为切入点。腾讯的做法就很成功,在移动互联网上做了几十个APP应用,有起色的并不多,但微信胜过所有的布局,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成为腾讯切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拿到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门票。至于360的策略还没有很明确,但不变的一点就是从用户的角度考虑。360目前必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手机安全,二是手机浏览器和手机搜索。 《中国经营报》:对于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你在创新方面有什么可以提醒他们注意的? 周鸿祎:很多充满激情的创业者,一上来就讲自己的商业模式,一讲商业模式就是未来三年能赚多少钱。其实,这些创业者对什么是商业模式都没有搞懂,以为商业模式就是赚钱方法。商业模式不是赚钱模式,它至少包含了四方面内容: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最后才是收入模式,即怎么去赚钱。一句话,商业模式是你能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产品,给什么样的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在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商业价值。 360推广免费杀毒,放弃了上亿元代理其他杀毒软件的收入。投资人跟我急。我说在电影《建国大业》里,很多人对撤出延安不理解。毛主席说:“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得。”从创业的角度,地就是业务收入,人就是用户。互联网里用户为王。放弃一些收入没关系,只要用户还在,收入还会回来。 《中国经营报》:怎么样才能创造商业价值? 周鸿祎:我并不擅长战略规划。我本人更像一个产品经理和技术工程师,希望做出一个酷的产品,给用户创造价值。在互联网里干了这么多年,我的一个体会是只有先创造用户价值,才能创造商业价值。 我们作为一个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在行业内干久了便成为专家,之后看法就与普通消费者不一样了,便开始想着教育消费者,培育市场。这样的思维是违背互联网规则的。 我非常推崇苹果公司的一句话:Think Different。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即大公司有资源、有实力做的事情,小公司一定不要跟风做,而是要从大公司不屑于做,或者不愿意做的地方寻找机会。360崛起于查杀流氓软件,而这正是当时杀毒软件厂商因为无利可图而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对360来说,这正是对传统杀毒软件厂商的颠覆式创新。 《中国经营报》:那么一些传统企业也正在纷纷进入互联网,你对他们有什么要提醒的吗? 周鸿祎:如果真的想做互联网,必须要改变基因。大公司会注重布局,注重宏观战略,但往往忽视了消费者的体验。成败往往是取决于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