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心态修炼 职业经理人十大心态修炼11——修身心态



《心灵之旅——职业经理人十大心态修炼指南》

             第十一章:栖息之谷——修身心态

交易不是知识的学习,交易永远是修炼场, 

人性的一切弱点在这里暴露无遗。 

成功的交易者是技巧、心态和德行的统一,三者不可分离。 

交易的最高境界是无我,无欲、无喜、无忧、无恐惧。 

成功的交易者总是张着两只眼, 

一只望着市场,一只永远望着自己。 

任何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 

校正自己,永远比观察市场重要。

                              ——摘自一位股市网友的帖子 

    华尔街有句名言:“平庸的交易者用技术交易,顶尖的交易者用信念交易”。精典,让我们记往这句话,不断去重复加深或许会有好的结果。 

    是啊,道理人人懂,就是难做到,知易行难!淋漓尽致的在这里得到体现。相对来说性格理性的较易成功,性格感性的要困难的多。期货就是修炼和锻造性格最残酷最有效的场所,知行合一是吾辈的最高境界.我相信只要是有自控能力并勇于克服弱点的人,就可以最终通过不同的方式:长线或短线,来达到此一境界。

    期货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应是生活的全部。别被迅速致富冲昏头脑,我们真正该关切的是一切“真实”的事物,包括事业,亲人,好友和美好的时光等,在生活中,努力地保持内心的一份宁静。这些都远比投资获利更重要,人生短暂,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够控制自己按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原则、正确的手段、最佳的心里状况参加投资活动。大道至简,道理好懂,知识也好掌握.难就难在怎么控制自己,有的人为此走了一辈子。关键的是坚持不懈一贯执行,是自我控制,是心手合一,是言行一致。

                             ——摘自一位期货网友的网页

    是啊,身在职场的职业经理人,与身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职业人士是何等的相似!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日常做到,身在世故之中,心在世故之外。富贵、钱财、功名不贪,而淡然处之。来则受之,去则听之,逆事至而识以为魔,美事至而认以为幻。外不自矜,内不自持,随遇而安,从容自得,逍遥自在,修心心不驰,修性性自定。认真理路,勇往直前,抛开鼎炉之说,纯从心性动静中下功夫,——这将是我们职业经理人身心修炼的最高境界。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一是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职业;二是通过对职业规律的掌握、控制而实现人生的理想。这两点我们都拥有了,我们就是最幸福的人。”

    本文是《职业经理人十大心态修炼指南》的最后一篇。写到这里,笔者喜忧参半,心情复杂,——不知自己的付出,对风雨兼程之中的各位职业经理人朋友是否有所帮助。

    一阵茫然之际,冥冥之中,仿佛豁然开朗。先人的智慧之光透过深邃的苍穹翩翩而来。现整理于此,与各位共享共勉。

    这些人生修炼大法,有些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仔细品味,我们又可能体悟出另外一些道理来。

一、《大学》的修炼之道

    《大学》一曰“大人之学”,二曰为政之学。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成年之人,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需要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二是指充实而有光辉的伟大人格,可以在社会上表现道德芳表,修己治人,风动草偃,以平天下为最高目标;三是指为政之人,“孰为大?政为大。”因此,“大学”之道也可以说是为政之道。这三种含义并不冲突。所以《大学》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大学》之道——内圣外王之道

    《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提出了宋儒称作“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理论思想。三纲领和八条目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根本方法。“内圣”意即“内求于己”,也就是“八条目”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表示 “外用于世”,指的是“八条目”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正是表达了“内圣外王”的精义所在。

2、修身的“三大纲领”——修身的基本原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其意义简释如下:

1)明德

    是任何人都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够与天地相沟通。“明明德”是肯定人类与生具有灵明的德性,现在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觉。人之行善避恶,并非社会规范所外加的义务,却有内在本然的基础。道德实践的价值是由内而发的,人性是向善的。

2)亲民

    是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觉悟“明明德” 此一天生能力之后,就须 “亲民”,亲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进。人生的一切变化生灭,唯有在遵循内心向善的要求、日新其德方面,可以永远做个新人。

3)至善

    是指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达到自然与事物发展相统一的境界。“明明德”和“亲民”的一切方向是“止于至善”。以“止于至善”为方向或目标,等于是永无止境的期许。

3、修身的“八大条目”——修身的方法步骤 

    “八条目”是《大学》所说的修养方法,它是有顺序的,相互为条件的序列。每一个条目,都以前一个条目为条件,而它们本身都是以“修身”为根本,前四条是 “修身”的方法,后四条是“修身”的必然社会结果。

    《大学》是如此论述“八条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姐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意义简释如下:

【1】格物

    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2】致知

    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

【3】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

【4】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

【5】修身

    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6】齐家

    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7】治国

    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8】平天下

    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洁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质,作为人民的榜样。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君主要实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格物在于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有了认识才能意念诚实,然后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条件,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又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最后达到天下大治。《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总纲领,造就了后代儒家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即“内圣”与“外王”之道。

4、心安理得的“六大过程”——科学决策与心理修炼的程序

    《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意义简释如下:

1)知止——明确原则,理清期许

    “止”指“归宿”、“立场”。“知止”即对目标、归宿和自己的原则立场有明确了解。对佛教而言,“止”为梵文奢摩他的意译,又译“止寂”、“禅定”,指通过坐禅入定,扫除妄念,专心一境,达到寂静的境界。与“止”相对的范畴为“观”,为梵文毗婆舍那的意译,也被译为“智慧”,是在“止”的基础上发生的,指集中详细观察思维预定的事物和义理,获得某种功德和智慧。

2)有定——站稳立场,坚定不移

    “定”是定向。朱子《大学章句》解“定”字说:“知之,则有定向”。知止指对归宿有明确了解,则已经是“志有定向”的。所以,“定”字应指坚定不移。“知止而后有定”即是说,能对归宿有明确的了解,然后方能坚守不移。

3)能静——动机纯正,心不妄动

    “静”是静心。朱子《大学章句》释“静”字说:“静,谓心不妄动”。对于“静”,《礼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论语》也说:“仁者静”。道教的北派全真道认为清静是修道的基础,故奉《清静经》为玄门日诵课之首,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4)能安——身心安详,从容有度

    “安”是随处而安稳。朱子《大学章句》释“安”字为“安,谓随处而安”。《管子。内业》进一步谈到“安”和“静”、 “定”的密切关联:“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又曰:“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再曰:“正心在中,万物得度。”最后则是“德成而智出”。

5)能虑——思虑周到,驱除偏见

    “虑”是思考精审。朱子《大学章句》释“虑”字为“虑,谓处事精详”。

6)能得——合理选择,心安理得

    “得”有完成、达成的意思。朱子《大学章句》释“得”字为:“得,谓得其所止”。

5、“慎独”——自我修炼的最高境界

    何谓“慎独”?《大学》解释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所要表明的是在闲居独处、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更要谨慎地反省自我,进行实践性道德修为,因为诚与不诚、欺与不欺,虽发于内心,但必然会表现出来。

    朱熹对此解释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这实际上是提倡一种道德自律,把修己作为自我主观意识较强的一种修养行为,不完全依赖于外界条件的约束,也不自欺欺人地借修为的幌子而专做给别人看,钓名沽誉,这些都是个体修为中的大忌。这一点完全体现了《大学》的理论特点,重视内心道德的严格自律,调节自我情感,坚持所选择的修养之道。后世大儒对“慎独”都是非常看重的,明代王阳明、清代曾国藩等都对此有过精辟的见解。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关系中,“慎独”仍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德要求和人生修养原则。

    从修身过程和步骤而言,知道“德”、“行”都应该“止于至善”的水平上,就要凝神定志。能做到坚定心神志向,才能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的干扰。能静下来,才能安于所处环境、条件,不因富贵而放逸心志,不因贫困而隳堕心志。做到了安,才能专心思考问题,通过思考而有所理悟,分明是非,也就是有所获得了。依是而行,有非即去,达到完善自我的修养目的。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结局,都是有序不紊的,即有本末、终始、先后。修身的“知→止→定→静→安→虑→得”的顺次也是不可不知的,循序渐进,才能有成。

    对于儒家的修身学问,梁启超先生有着高度而精确的概括:“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其功用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至于条理次第,以《大学》上说得最简明;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

    曾仕强先生对此也有高论:“修己、安人都能够日新又新,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管理者以修己为第一纲领,从自身内部的修治做起,由格、致、诚、正,然后层层扩大,齐家、立业、治国,推到平天下。所有决策,悉依止、定、静、安、虑得的历程,时刻不忘安人为第二纲领。秉持光明正大的理念,执经达权,以不停滞的精神,适时调整而权宜应变,是第三纲领。这种管理之道,就是中国管理哲学的精义。”

    综观《大学》一书,以简练而内涵丰富的语言涵盖了早期儒家人学思想的精神内涵,揭示了儒家理想人格修为的一般过程。“三纲领”引导人们注重修为目标;“八条目”指示人们修为应该怎样做。“八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到外、相互关联、不能任意颠倒的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它以“格物”为起点,以“平天下”作为其奋斗目标。尽管《大学》中使用的这些范畴都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但在具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实践中却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对调适人们的心态、稳定社会关系、保持思想上的连贯性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朱熹如此推崇《大学》正是看到了它对稳定社会、重塑道德人格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潜力。

    职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个人品格和能力的竞争,也就是职业经理人个性品牌的竞争。能力可以通过学习与实践获得,而品格则必须经过伴随终生的个人修炼方能至真至美至善。职业经理人只有内修品格,外练能力,内外兼修,知行合一,才能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才能达成经天纬地的事业。

二、《中庸》的修炼之道

    “中庸之道”,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种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处世待人的方法。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是孔子。“中庸”一词承载着世人对处世原则的恪守降临在两界凡宇。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然而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新兴人类们更多的赋予了这个词语以贬义。“中庸之道害我们国人不浅。”,“世风日下,中庸横行。”诸如此句不绝于耳。中庸之道成了老好好、无原则、无主见和随波逐流的代名词,实在是我们的先人所没有想到的。这恐怕与我们这些年来,忙于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大师圣经,而对先人的大智慧缺乏了解甚至几乎忘却有关。

1、中庸之道概述

    中庸之道,是手持两端,不偏不倚。不偏的前提是手持两端,就是最激进和最保守的意见都要顾及到,然后达到不偏不倚的最佳效果。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2、尚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又给《四书8226;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平常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中,就是要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要偏激,保持一颗平常心,人心才会平稳,社会才会稳定。中,就是贫穷也不要心浮气躁,富贵也不能为富不仁;中,就是做平民不要低三下四,为官不要专横跋扈;中,就是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中,就像孟子说得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联系我们目前浮躁的现实社会,难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中”吗?

3、时中——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也就是“时中”。“时中”,即“中”而因其“时”,“时”而得其“中”。得其“中”,所谓经也;因其“时”,所谓权也。有经有权,故能变通。此所谓“变通者,趣时者也”。变通趣时,即变化日新。能趋时变通,即是“识时务”。而识时务,能日新,就可以常保通泰。此所谓“日新之谓盛德”(系辞传)。也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4、中正——恪守规范,正心正身

    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就是说,过分恭敬,而不约之以礼,就未免劳倦;过分谨慎,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流于胆怯懦弱;过分敢作敢为,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盲动闯祸;过分直率,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尖酸刻薄。恭敬、谨慎、勇敢、直率,本来都属于人的好品德,但孔子认为,如果发挥不当,或不用礼来约束,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很明显,在这里,“礼”是成就人之恭、慎、勇、直四德而使之适中的规范原则。

    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场游戏规则。

    同时,孔子很强调“正”,如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身正”就是行为合于礼。由“正身”,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以礼为规范,衡量人们的等级名分,以使人们的等级与其名分相当。名分相当,就合乎礼,也就是“正”,就是名正言顺,以身作则,不越位,不缺位。

5、中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求同存异,恰到好处。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昭公二十年)这是孔子评论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的“临终遗言”时所说的一段话。据《左传》记载,子产临死前,曾告诉他的接班人子大叔说,为政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对象,或宽或猛,宽猛适中。孔子称这种宽猛相济所达到的适中状态为“和”。

6、控制情绪,和谐共赢——小不忍则乱大谋

    “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们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符合常理,这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道理。到达了“中和”,天地便在自己的位置上运动了,而万物都开始生长发育了。

    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作为履行职业责任的职业经理人,在一些特殊场合和一些特殊的人与事上,必须做到隐忍不发,含而不露,喜形不能于色,愠怒不能于外。否则,小不忍则乱大谋,不仅可能会祸及公司的重大利益,也可能会危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锦绣前程。

    曾国藩的“忍”功世人皆知。“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也”,这是他的心得。在收敛低调中做人,在挫折屈辱中做事,在巧与周旋中攀升,“让一让,六尺巷”,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丈夫能忍难忍之事,这就是曾国藩。但是,他的“忍”并不是一味的强忍,而是善忍、会忍,当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对皇上、太后,以及满蒙亲贵的猜疑、排挤、冷落、出尔反尔和种种不公,曾国藩一忍再忍,一忍到底,但对误国误军、贪婪无度而又加害于他的人,则“是可忍,孰不可忍”,或拍案而起参人一本,或拔剑而起势不两立。他的一生有起有落、有荣有辱,但没有抟扶摇直上九霄,也没有一失足掉进深渊。虽然没有片段的精彩,却有整体的绚烂,总能启动平抑机能,在高潮时削去波峰,在低潮时填平谷底。

7、诚信为本——至诚诚己,厚德载物

    《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中庸》又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与天地参就是与天地并列为三,说明是人的思想品德智能的无比高尚。这种无比高尚的境界是逐步达到的,而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至诚”,因为只有至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固有的天性,也就是天地无私之性,能尽自己之性就能尽他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就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就能参与天地化育。当然这仅是作者的推理,不一定全是事实,作者据此立论而已,但它说明了至诚的作用过程。

    “诚人”必先“诚己”,就是说,要想让别人“诚”,必须自己先做到“诚”,而且永远做到“诚”。《中庸》接着说:“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随着“诚”的不断深化,随着“成物”的不断扩大,诚的主体的道德修养也日益增进,由博而厚,由博厚而高明。“博厚配地,高明配天”,于是“与天地参”的境界达到了,也就是《易经》乾坤二卦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君子风度和魅力所在。

8、择善固执,金石为开——“诚”的修炼过程

    那么,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呢?《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而且分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笃的要求。审、慎、笃是个态度问题,只要认真、刻苦,也就不难做到。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问题了,所以《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就是说,别人下一个功夫,你下上百个功夫,别人下十个功夫,你下上千个功夫,尽管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精神,也就无不可至了。这就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致中和”,只要有心,功夫不愧有心人,功到自然成。

    《中庸》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于是,“择善固执”一词成为儒家的处世原则。但是,有些人误会了“固执”的意思,以为那是顽固而不知变通;同时又以为“择善”是选择自己所认定的善,由此形成封闭而自大的心态。幸好孟子及时出现,以他的言行做为“择善固执”的见证。择善需要灵活的智能,固执有赖过人的勇气;智能加上勇气,同时还以“仁义”为其核心,然后才有可能走向至善的境界。

    作为职业领导者都讲究“择善固执”和“从善如流”的领导艺术。所谓“择善固执”,就是指认定目标不予放弃,坚持不懈。它是圣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真知睿智的勇气。所谓“从善如流”,就是指待人虚怀若谷,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并及时消化。领导若无“择善固执”,决策必将动摇不定,前瞻后顾;领导若无“从善如流”,必将处事执迷不悟,刚愎自用。

    晚清权臣李鸿章的误国就是因为他在“择善固执”上出现了心误,陷入了思维误区而没有警醒。他错就错在“择善固执”选错了对象,错在对敌人讲“诚”。李鸿章早年也是一条血性汉子,敢爱敢恨,敢作敢为。例如,他曾因为恩师曾国藩待友李元度不公而毅然脱离曾府,也曾因常胜军统领戈登不服管制而除其军权。面对外国列强,李鸿章疾呼:“吾辈如果不迅速求富求强,那么中国将以什么来自立呢!”

  李鸿章之所以后来越活越窝囊,主要是因为他误信了曾国藩的一席话。一次,曾国藩问李鸿章怎样与洋人交涉,李回答不管洋人说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曾沉默了很久说:“依我看来,还是在于一个‘诚’字。洋人也是人,只要以诚相待,一定会受感化的。”李鸿章欣然接受,此后与洋人交往无不以“诚”字当先。

  心误导致政误。李鸿章一味强调对洋人讲诚信,却不力求洋人对他讲诚信,这是他最大的心误!所以,李鸿章在主持晚清外交的20多年中,凡事以妥协为宗旨。例如,在处理1875年至1876年的“马嘉理事件”中,李鸿章明知英国理亏,却为了“了事”而签订了《烟台条约》。在处理1885年的中法冲突时,李鸿章又不顾中国军队在越南大败法军的事实,签订了《中法新约》。而在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更是丢掉了台湾!

  对于朝野批评,李鸿章既不退缩,也不辩驳,因为他认定这是必要的妥协。因为不能“从善如流”,他由“择善固执”变成了一意孤行!如果能听取各方面意见,以从善如流确保择善固执,他就有可能像林则徐、左宗棠那样,成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9、见机行事,实事求是——认清环境,认清自我

    《中庸》强调的一种重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境地出发,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出发。《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的原本之意指的是什么呢?朱熹解释说:“素,犹现在也。”

    “君子”行事,必须从现实的情况出发,不能有外慕之心:“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就是说人处在富贵的地位就按富贵者的情况行事,处在贫困的境地就按贫困者的情况行事,处在不开化的夷蛮之地就按夷蛮的情况行事,处在患难的境地就按患难中的情况行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外求,不幻想,不眼高手低,这样才“无入而不自得”。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们所处的地位是不可能同等的,所以《中庸》又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从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出发,不作人为的拔高,不搞硬性的助长。在上位不凌下以立威,在下位不援上以附势,一切顺其自然,不怨天,不尤人,这样就无时不心地和平。不能持中的小人则不是这样,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冒险行事,以期侥幸取胜。即使偶尔达到目的,也是身心憔悴,离中庸甚远。

    中庸之道是一种精深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境界。林语堂说:“我像所有中国人一样,相信中庸之道。”并且在一九三七年出版的《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还把“中庸生活”作为一种“生活的最高典型”而大加称赞。他说:“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酌乎其中学说,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和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

三、《老子》的修炼之道

    《老子》的哲学,博大精深,内涵丰厚。在此,仅挂一漏万地简单介绍一下。有兴趣的经理人朋友可抽时间专门研读品味相关著作。

1、相生相伴,清醒处世

    《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它们的关系都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如果不能辩证地看待它们,矛盾就不可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世人无不追求有、易、长、高、声(名声)、前,而厌恶其反面,其结果往往因追求的方式不科学,造成求而不得的痛苦。老子所要向世人指明的是,求“有”须向“无”中求;求“易”必须重视“难”;欲“长”必先始“短”;欲“高”必先为于“下”;欲播声于“外”,必先发音于“内”;欲处人之“前”,必先居人之“后”。总之,要以辩证法的观点,从所追求事物的对立面着手,让其自然而然地由量变到质变向正面转化。达到“否极泰来”。同理,我们在成功、拥有之后,要保持清醒头脑,否则,就会“亢龙有悔”,“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据说,奉行“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蒙牛总裁牛根生在作出捐出他在蒙牛的全部股份,成立“蒙牛发展基金会”,实现从“大有”到“大无”的转变时,就在看《道德经》,是不是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就不得而之了。

2、为而不恃,功成弗居。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万物涌现而不躲避矛盾、推脱责任,真朴生成而不占为己有,追求有为而不恃自我之智,功成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功勋才永不磨灭。“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说圣人有功而不居功,人民却把功劳记在了圣人身上。范蠡帮助勾践政治成功以后,他就引身而退,“功成身退”。历史上最不成功的人,可能韩信就是一个,他舍不得“功成身退”,结果被杀。其实,功成之后,你并不一定要身退,关键是要能够把握自己,不摆老资格,不功高盖主,这也叫“功成身退”,人家也就尊重你了。万明坚从TCL下课,是否与不听老子的话有关,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正如泰戈尔所说:“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可是爱之神却发现了你。”相反,若是居功自傲,你可能会有功而无功。

3、上善若水,善于示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之人(圣人)具有近似于水的特性。水的行为表现为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宠,始终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低下、隐蔽之处,所以,水具有近似于道的特性。

    居善地——水停留的地方都是众人厌恶的低洼之地;圣人选择的住宅则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这样可以给生活带来安定并有利于修道。

    心善渊——水渊则藏,含而不露;圣人胸怀若谷,从不自我炫耀。

    与善仁——水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圣人处世仁慈,无私奉献而不图回报。

    言善信——水虽不言,却避高趋洼,平衡高低,有着至诚不移的规律性;圣人言行一致,以诚信为本。

    政善治——水可以冲洗污垢,刷新世界;圣人为政,清正廉洁,善于消除腐败。

    事善能——水能静能动,能急能缓,能柔能刚,能内能外,能升能隐;圣人做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观规律。

    动善时——水,冬雪夏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违天时;圣人做事审时度势,伺机而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执著奋斗,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或化而为雾,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冰,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下面是一篇咏水的诗词:

    有物名曰水,至柔有大能。  

    山泉露头角,立志向海行。  

    坎坷等闲过,奔流步不停。  

    执著不执著,无往而不胜。  

    巨石阻前路,转头绕道行。  

    悬崖临绝壁,呼啸跳涧中。  

    遇沙渗地下,暗行不逞能。  

    骄阳似火蒸,变云学龙腾。  

    聚团化作雨,遇冷凝作冰。  

    春融入江河,滔滔仍向东。  

    万难终归海,浩瀚波涛涌。  

    世人叹伟大,一笑又升空。  

 职业经理人十大心态修炼11——修身心态
    转身归山去,泉声常叮咚

4、宠辱不惊,褒贬由人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在有些人看来,人得宠则荣,荣则名利双收;受辱则贱,贱则无名利可图。这种观念都是社会意识形态造成的。在老子看来,因得宠而惊喜的人,是喜名利、贵自身的人,这种视宠为上的人,正是卑下之人——“宠为下”。因得宠而惊喜,因失宠而惊恐,全是名利之心在作怪。重名利的人,目光在外;淡泊名利的人,目光在内。目光在外的人,近名利而远众人;目光在内的人,近众人而远名利。远众人的人必有祸患,近众人的人必然获得众人的爱戴。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

5、不正之争,心诚则灵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其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诚:真实无欺、守信无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诚待人。总之,诚是做人处世的根本。正因为圣人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不争位,由此所造就的圣人形象,是那些一心贪争功名利祿的人永远无法与之相比的。古人所说的“曲则全”,哪里是假话呢?只要心诚,一切都会归属于你。

    “曲则全”这一说法,本是古人的见解,老子对它作了全面的阐述,并强调了“诚”是“曲则全”的必要条件。大道至真,求道必须心诚,心诚则灵。只要具备了诚心,就一定能够打开道的大门。君子心诚于众人,所以成为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领导者。这就是“无私而成其私”,“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6、损益结合,不断进步,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如果你想“新”想“益”,那么首先就要“损”,要会“损”,要持之以恒地“损”。这个“损”就是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过错,检讨自己的毛病,涤除自己的私心杂念和贪欲,冲洗自己身上不良的习气。尼采说过:“一个人智慧的增长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呢?就是看他的不良品性减少了多少,他的智慧就能增长多少。”这就是会损的意思。

    必须会损才会益。在损的同时才能受益,总不可能搬一个新家,而一些旧东西和垃圾也舍不得丢掉。所以有些东西当损则损,这损还要主动地去损,积极地去损,乐观地去损。而不是被动地损,消极地损,盲目地损。如果是被动地损就不知如何损,还可能将优的东西也“损”掉了;消极地去损是很无奈的,不得不损,不是出自内心的,很不愿意的;盲目地损,那更不好,那样连自己的优点、缺点也分不清了,好与坏、新与旧都不能辨明了。如果我们积极地去损,那么就会积极地回报社会。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则读书明理,为道则一切放下,这是一种事物的阴阳两面,是和谐的统一。道放下自我,象把杯子中的水倒掉,为学则是手捧千卷,做人做事,往这个杯子里装水。不倒水则无法装水,故为道是为学的基础;不装水,则无从知道如何倒水,亦无水可倒,故为学可助为道。人之一生,装装倒倒,去去留留,加加减减,看似做无为之功,其实在行大为之事。

其实,老子的“损”、“益”过程也就是人生的扬弃进步过程。肯定、否定、再否定,这就是人生是自我发展的途径和取向。从无我到有我,从对自我的否定,进而对自我否定的否定,自我便从幼稚走向了成熟,真正的把握了自己。正是成熟的自我,它谙熟社会而不圆滑,驾御人生而不放荡。平凡中饱以斟酌,进退中犹有分寸;爱与恨情深意切,生与死俱显从容。这时人生才更显珍贵,它有着现实的基础,又有着使命的未来,自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着真正的“我”。

    人是承载社会运动的主体,而个人、自我,不过在实现着这一历史使命。这种使命决定了人的本性:只有摆脱了外物的支配、内在的盲目,才能解放人自身。人的历史发展也如此,它不是意味着按照自发的愿望来行事,而是要求自觉地改造自己,按照已必然的归宿来改造自己。也许美好的未来终归遥远,但没有这只闪亮的航标,自我的发展永远是历史长河中漫无方向、漂流荡迹的小舟。

    历史孕育未来,未来给予现实的自我以力量。其实,人并非意着自我的东西,不过是反对了平庸、摆脱了困惑,才惯于本性的作为。思索着的自我,是平凡的自我,但不断扬弃的自我,却依然可以创有辉煌。即便无声地闪亮、迅忽中消逝,但来此一生,至终无悔的,是于世界中领略的无限的人性光辉。

四、禅宗的修炼之道

    有一天,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禅师宣布要传授衣钵,选付继承祖位的人,叫大家呈述心得。这时,一位首席的上座师神秀,在走廊的墙壁上,写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一个槽厂舂米的苦工看了神秀偈语以后,也写了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来这个苦工就继承了衣钵,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 



  慧能的偈语,是一种“高超脱俗”,即便在古圣贤那里,也是难以企及,若是容易,佛家也不会说:人生即“痛苦”,人世即“地狱”,要超脱只有到“天国”;道家也不会言人生本“无谓”,“无为”即“超脱”;孔老二更不会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

  神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于我辈俗人像是一种反思。生活在熙熙攘攘、磕磕绊绊、为生存忙得不可开交的现代社会的我们,这个偈语实在是战胜自身烦恼、解除心灵痛苦、获得自我解脱的一剂良药。 

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在现实的泥溷中偶然昂起头来喘几口气的超脱,是在对世界包括自我的本质有了充分把握之后作出的一种抉择。 



  人生活在世上,对同一事物,由于心境不同,感受也不同。同是花鸟,你可以感觉是“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也可以感觉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想那杜甫正处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心境,都快家破人亡了,这花鸟竟使人伤心流泪了。心境好时,会觉得万事顺利,就连普通的天气,也会变的阳光明媚;心境差时,明月光也会成为伤心色,风铃声变成断肠音。 



  生活如境,花鸟天气万物皆因心情不同而不同。“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有了这样的信念,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宁静坦然心态,不患得患失,不为名利所扰,便可得永年。 



  唐朝有位禅师赵州,曾向老师南泉请教:“什么是道?”南泉引用马祖禅师的话答曰“平常心是道”。如此高深玄妙的“道”竟被“平常心”淡淡化出,始于复杂,归于简单。如何拥有平常心,“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便可得。 



  一个“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人,能够拥有平常心,这样的人应该是永远幸福快乐的,他遇事想得开、看得透、提得起、放得下,处世清楚、为人豁达,虽宠辱而不惊,虽毁誉而不计。他可以在明媚的阳光下,自由舒畅地呼吸,以愉快的心情,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外云展云舒,享受生命的每一天。 



  一切是那么的自然,无需刻意寻求,就像是一股清泉,弯弯曲曲最终汇入大海一样自然。“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可使你真正进入“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的虚静状态,进而达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澄明境界。

也才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李白式潇洒、豪放、快意、脱俗的人生之境。



  人生悠悠, 

  从容如烟, 

  无忧无虑无求。 

  清风明月随意取, 

  半亩桑田随缘。 

  一壶酒, 

  竟忘年。 

  半人半佛半仙, 

  青山绿水谈笑间 

    滚滚红尘、灯红酒绿、风雨兼程之中的职业经理人,是否有过“半人半佛半仙”的瞬间?

(作者宋振杰,智者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注册高级咨询师,资深培训师,兼任多家企业首席顾问和企业培训教练师。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7294.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炒股心态修炼 职业经理人十大心态修炼11——修身心态》为网友放肆才叫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